陳舒婷
【摘要】通過對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的女聲合唱團的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總結出合唱團日常訓練的優缺點,討論最適合合唱團發展的道路,并且通過研討和總結促進合唱的進步。
【關鍵詞】合唱;合唱團;合唱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漳州的合唱教學在近幾年的蓬勃發展中日益進步,我們看到了合唱對學生的音樂專業綜合教育、團隊協作精神、德育的潛移默化、價值取向的培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們看到了它蘊含的美好,所以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團——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女聲合唱團(以下簡稱漳一職女聲合唱團),為了追趕合唱的前沿,探索合唱的魅力,我們在不斷的訓練中尋找自己的問題,并協同合作找出了一條屬于我們的訓練方式,但我們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希望通過總結和研討能對合唱團的進步有更多的幫助。
一、合唱團的組成成員和人員交替更新問題
漳一職女聲合唱團是由漳一職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挑選組成,她們的入學成績在中考成績50%左右的分數線上,實際專業技能都是從零開始,我們急需尋找一個快捷的訓練手段,尋求能用一學期的時間訓練出有效成績的方法,讓合唱團的成員能快速掌握訓練技巧,達到快速成長的目的,讓合唱團能參與到各種比賽當中,在比賽中獲得經驗得以再成長。但是新成員底子薄,聲音弱,又除去很多因素,老成員能帶新成員的時間大致在6到7個月之間。我們的訓練時間是每周兩個或三個中午的時間,如何破除束縛,破繭成蝶。
二、合唱團的組織辦法
在組織方面我們采取了變通的集中方式:1.我們組成了聲部長管理制度,由聲部長對成員進行點名,并組織時間各自利用空閑時間排練。對本聲部的成員進行曲目考核。2.寒暑假是我們最長的放空時間,每位成員的家都在各自的縣市,無法集中訓練,我們采用錄音的方式,通過QQ群平臺提交聲部錄音作業。教師對個人錄音進行點評和記錄,使個人訓練更加有目的性。3.采用網絡教學手段進行課外彌補,我們運用“學習通”軟件,建立合唱團課程群,這里的課程是通過現場錄制后,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課程教學回放,增強課下自學輔助功能。
三、如何破除基礎訓練的枯燥無味
(一)氣息訓練
氣息訓練是一件長久的工作,它需要反復地、有韌性地訓練。在這個訓練上我吸取了婭倫·格日勒教授的做法,變著法給學生找樂子訓練。例如:吹硬幣,帶個毛巾放上1角或5角一元的硬幣吹翻面,從小的、輕的開始,直到一元的硬幣。或是用安德烈教授的憋氣法,先把氣息一口氣吹干凈,然后憋氣,直到急需氧氣時深呼吸,加強對瞬間深呼吸的感覺并學會控制訓練,又或者學馬喘氣等等。同時鼓勵學生課后運動,增強體質加深氣息深度。
(二)發聲訓練
通過氣息的訓練帶動發聲,從而找到聲音的支點,為了讓過程更加有趣,我盡量尋找各種動物的叫聲如羊、馬、青蛙,打招呼(你好、哈嘍、嗨等詞匯),同時加上豐富的表情,例如,“以師生問答的方式發出不同類型的笑聲,如嘿、好哇,以及洪亮的笑聲ha或ho。笑使身體活動使的精神狀態得以放松,同時改變笑的方式,如銀鈴般的笑、輕浮的笑、狂笑、傻笑、悶笑、歡笑。”[1]既能提高學生的表演技能又兼顧使學生訓練時能注意到氣息和聲音的交織,可是到了歌曲的和聲訓練階段就比較難尋了,也會強調等氣息吸飽后再發聲,這樣聲音會飽滿不輕浮。但中文的多韻母變化讓學生難以一直保持聲音的位置,總有偏頗,總會往下掉,我想這與音準訓練密切結合,后文將在音準訓練方面做討論。
(三)音準訓練
曾經上過田曉寶教授的課,田教授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們天空可以一個音唱非常的久,甚至到我去上廁所回來并且跟人聊了一會兒天。”從田教授的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聲音訓練中的氣息和音高訓練是如何結合的,又是多么的堅持和磨練。我也會每周嘗試保持一個音一會兒,但是我們的定性不強,基本在換氣前有微滑落,換氣后再找音準的難度就加大了,耳辨音準的能力比較差,所以我又選擇了單音傳遞的方法,這個就更加明顯地顯示了她們的音準弱點。聲音有沒有波動,如何使氣息與聲音相結合保持音高又不會因為換氣而導致音準偏離?這是訓練中的一個難題。在《合唱隊的聲音與訓練》一書中提到:“音準偏低現象往往是因為緊張所消耗能量以及嗓子過度疲勞而產生的發聲問題,另外,因為錯覺,也可能產生音準問題,另一方面是關于吐字,當合唱團員吐字不清楚時造成的音準問題。”[1]通過參詳本書范例對合唱團音準進行訓練。
(四)節奏訓練
節奏訓練是一個最有游戲性的訓練,可以多人配合,打不同的聲響、不同的節奏。從最基礎的2拍開始,加切分、加延音、加三連音等。也找歌曲的不同節奏點讓學生擊打,弱點是上下節奏交錯時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出錯,直到熟悉后。從訓練的程度上來說,學生對節奏的多樣化還是反應稍慢,遇到快而復雜的節奏型就會錯亂,尤其32分音符反復出現時,三連音的掌握不夠均勻,容易產生附點。我們也嘗試手腳節奏不同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節奏反應能力,加強節奏感同時游戲氣氛濃烈,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把速度、音色結合訓練更有趣
把不同的速度利用節奏的改變加入和聲的訓練,使學生能通過和聲感受音準與和聲音色的完美結合。這個訓練我將隊伍分散開,每個人的身邊站著的都是不同聲部的隊員,她們在唱和聲的同時要完全確立自身的音準是否與身邊的同學形成二度、三度、四度……有聲部強弱音色區別的狀態,辨聽出自身所唱的音高與對方的和諧度并相對地互相調整,然后加上節奏與速度從二拍到三連音再到4個16分音加上指揮的強弱控制,不斷的變化,找不到規律隨意的更替,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指揮的重視,必需集中精神關注指揮,加強了和指揮之間的磨合,也有利于將來上臺表演時指揮的一個小動作就能對她們進行快速調整。我們一直堅持有效的訓練,通過不斷的摸索,把自身的優點發揮出來,雖然我們的起點并不高。
五、歌曲的情感處理和表演
不同的歌曲,都具有不同的風格,除了需要指揮的智慧,做出不同的處理外,如何讓學生體會歌曲的韻味,并且能夠通過表演的方式體現出來,這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前面我們已經描述過,對不同的笑意進行訓練,除此之外,我們還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訓練,例如歌曲《想你的365天》這首歌的主線是沉香尋母,歌曲開頭,曲境悠揚輕緩,學生學會歌唱后,要求其創設一個意境表達曲意,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突出重點,這樣學生又演又唱從而達到情感釋放,促進歌曲的聲音情感表達。又如《新年快樂》這是一首小虎隊的歌曲,主線通過節日表達情意,那么如何創造青年人的熱情與羞澀,如何讓歌曲的節奏活躍起來,我們通過舞蹈的方式,輕輕隨著音樂節奏踏舞,把前部分的調皮,青澀、愉快的情趣抒發出來,這樣歌曲就能動起來,學生也能在表演中找到歌曲的情感真諦。
總之,漳一職女聲合唱團,一直在尋找自身的不足之處,指揮不斷地學習專業和教學經驗,學生不斷地積極協助教學,我們平時除了指揮外出訪學外還帶回各種合唱教學視頻與合唱團共研究,并邀請了專家來我校進行教學,同時我校和漳州市教師合唱團共建,我校女聲合唱團也經常觀摩學習。我們尋求一切可能取得進步,超越自己,希望在不斷的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合唱團的答唱水平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威廉·埃曼,富克勞·哈澤曼著,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譯.合唱隊的聲音訓練[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