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嫣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學合唱團的組織策略及訓練方法為重點進行分析,結合當下學校合唱隊組織訓練的意義為主要依據,從學校合唱隊的組織策略、學校合唱隊的訓練方法這兩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培養初中生的自覺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合唱活動中。
【關鍵詞】合唱;組織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中學合唱隊組織訓練的意義
組織合唱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當前素質教育要求,其是藝術教育活動的主體內容,在音樂基礎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使音樂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素質培養中,在訓練與演出中讓學生體會音樂具備的獨特魅力。另外其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培養學生自覺性。合唱屬于一種特殊的表演形式,在我國藝術教育中占據主體地位,合唱能夠啟發學生心智,長期的訓練與演出,能夠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加強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協同能力,讓學生通過對不同聲段進行演唱來感受音樂的美妙。合唱藝術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對一代代人的影響極大,因此其成為了目前藝術發展中美麗的風景。
二、合唱團的組織策略
合唱具有較強的集體性,是加強學生思維意識的主要手段,能夠切實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組織紀律性,提高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方法。其可以增強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聽辨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通過長期的訓練的與演出,可以加強學生集體意識,提高協作能力。組織合唱隊的首要任務為隊員的選拔,教師需依據合唱類別來選取隊員。合唱類別大體分為三種:第一,同聲合唱。女聲、男聲或者是童聲一同演唱稱為同聲合唱。第二,混聲合唱。男女共同演唱為混聲合唱。其能夠分為二部、三部合唱等。第三,童聲合唱。由兒童演唱的合唱為童聲合唱。其沒有男女之分。只有充分掌握了合唱類別才能選擇相應的合唱隊隊員。其次,還需對合唱團的人數與聲部進行劃分。通俗的講,初中合唱團人數構成為50人最適,能夠依據具體狀況進行自動增減。聲部的劃分能夠依據作品需求進行調動。除此之外,組織合唱團隊形的排列十分重要。其排列形式有很多種,每種隊形的排練同聲部間皆有巨大影響,使合唱的完整性準確性受到直接影響。
三、合唱團的訓練方法
(一)呼吸訓練
呼吸為歌唱最主要的條件,好比高樓的地基,具有支撐整座高樓的作用。若想獲取優美動聽的音樂效果,就務必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單獨對呼吸方法進行訓練:比如歌唱中的胸腹結合式呼吸法。能夠通過哈氣、咳嗽等方式來體會胸腹結合式呼吸法。除此之外,在合唱團中需重點注意循環呼吸。這才會確保合唱團的聲音聽起來更加有張力。循環呼吸為合唱藝術中相對特殊的呼吸方法,由于加強了合唱團的演唱張力,需利用較專業的呼吸方法進行訓練。
(二)發聲訓練
若想獲得優美的聲音,需注重科學的發聲訓練。所謂的科學發聲訓練是指從吐字與呼吸方面練習。上述所提出的胸腹結合式呼吸法,想要同這一部分發生共鳴,需利用小鳥哼唱、哼鳴等方式來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對于聲音而言吐字的影響是巨大,需要保證吐字清晰,才能確保聲音優美。我國比較注重字正腔圓,這是非常有理的。所謂的字正指的是聲母的準確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要要準字頭;而腔圓則指的是韻母的準確性,也就是歸韻。若是字咬的不夠準確會使歌曲表達受影響。
(三)作品訓練
針對每個作品,都需要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做好提示工作,常見的提示有語言提示、歌唱提示、樂器提示等。而針對合唱訓練,首先需依據合唱的主題來選擇適合的合唱歌曲,比如一些愛國歌曲需選擇《我的中國心》《我愛你,中國》等。之后依據人聲色的差異性,混聲合唱一般會分為四個聲段,在實際訓練中,需要分聲部進行訓練,當每個聲部的隊員都熟悉自己的聲律以后再進行合唱。當合唱團熟悉作品以后,才能對作品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會保障合唱團演唱出優美的歌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藝術活動中合唱藝術占據主體地位,其是音樂教育中一項主體內容,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還能加強學生自覺性,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能夠看出合唱對學生審美情操的構建與發展重要性,因此加大對合唱團的組織策略及訓練方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陳惠子.初中生合唱排練實效性提升措施探討[J].黃河之聲,2016(0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