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胡練習曲是演奏者演奏能力提升的有效武器,二胡練習曲種類繁多,主要對左、右手演奏技能進行訓練,具體涵蓋各種弓法練習,指法練習,換把與音準練習,技能強化練習,綜合性練習等方面。是二胡教學中的重要課程,是二胡演奏者熟練掌握二胡演奏技術,提升二胡演奏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二胡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二胡;練習曲;分類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一、二胡練習曲
二胡練習曲指對二胡演奏基礎、演奏技巧和演奏能力具有規(guī)范、糾正、調節(jié)、強化、熟練等功效的二胡練習作品。二胡練習曲最早始于上世紀前葉劉天華的47首二胡練習曲,這套練習曲涵蓋對有弓法、指法、把位等重要演奏技術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是二胡練習曲發(fā)展歷程的重要基石。
二、二胡練習曲的分類
二胡練習曲至今經(jīng)歷了較長的發(fā)展階段,二胡練習曲是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較熱衷的話題,是專業(yè)二胡教學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也是二胡學習者每天的必修課程。起初,演奏者主要通過拉奏民歌、小調來實現(xiàn)二胡練習的目的。目前,二胡練習曲種類多,系統(tǒng)龐大,針對性強,難度高,出現(xiàn)了一部分小提琴樂曲的移植作品來作為二胡練習曲,演奏技術上已超越了多數(shù)二胡獨奏樂曲,有些練習曲已成為了專業(yè)獨奏音樂會的返場節(jié)目,由于二胡練習曲目前有較強、較完善的系統(tǒng)性、方法性、規(guī)律性和發(fā)展性,很有必要對二胡練習曲進行分類研究。
(一)基礎練習
二胡基礎弓法分為分弓與連弓,其中分弓包括有各種速度的分弓,而連弓主要包括二音連弓和四音連弓。劉天華先生的練習曲側重于這兩種基本弓法的訓練。如劉天華的《D調連弓練習》,王國潼、趙寒陽的《D調分連弓結合練習》,張韶的《G調連弓練習》等。
二胡演奏中的基礎指法主要包括簡易的指序組合和小指按弦規(guī)范。分為相鄰手指指序組合,如“一、二指”組合,“二、三指”組合,“三、四指”組合、“一、二、三指”組合,“二、三、四指”組合等。也可分為不相鄰手指的指序組合如“一、三指”組合,“二、四指”組合,還可以分為混合指序組合,如“一、四、三指”組合,“二、四、一、三指”組合,“四、二、三、一指”組合等。指序組合練習一般通過結合弓法練習來取得練習成效,如劉天華的《G調連弓練習》,在練習“四音連弓”的同時也強化了左手手指運指能力和音準。小指的按弦練習是統(tǒng)籌其他手指合理運動的關鍵。目前,一般通過演奏民歌、小調等曲調來練習小指,小指的熟練主要通過不斷反復來取得練習成效。基礎把位練習即基本換把練習,主要為一、二把位轉換練習。如劉天華的《D調換把練習》,劉長福的《D調換把練習》,王國潼、趙寒陽的《G調中位把練習》。只有熟練掌握基礎換把才能演奏更多的二胡獨奏曲。練習步驟為先熟悉D調、G調和F調的基礎換把技能。
(二)技巧練習
弓法技巧練習包括為右手的各種運弓形式,具體分為,快速短弓、頓弓、拋弓、擊弓、顫弓、跳弓等??焖俣坦毩?,快速短弓俗稱“快弓”,是快速弓法練習的基礎,在眾多快速短弓練習曲中,多數(shù)為結合左手快速指法和換把的練習,主要起到訓練兩手配合的功效。如王國潼的《兩手配合練習》;換弦練習,換弦練習是專門解決內外弦轉換的練習曲作品,如趙彥臣的《十一種換弦練習》。經(jīng)過換弦練習能夠使眾多二胡獨奏曲的快速演奏部分更為清晰流暢;頓弓練習,頓弓分為“分音頓弓”和“連音頓弓”,分音頓弓練習曲較少,主要采用改編其他練習曲的辦法完成練習,“連音頓弓”演奏難度較大,需要專項訓練,如劉長福的《G調連頓弓練習》,張銳的《G調連頓弓練習》;拋弓練習,拋弓為高難度的二胡跳弓類技巧,拋弓的練習一般借助于獨奏曲的拋弓片斷來完成練習,如《草原新牧民》結尾段落,《北京有個金太陽》和《奔馳在千里草原》的起始段落等,專項的拋弓練習不多見;顫弓練習,顫弓也稱“碎弓”,在獨奏曲中較常見,用于模仿一種特殊的音色,顫弓的練習多為選擇某些獨奏曲的片段進行熟練與掌握,如《光明行》結尾。顫弓的專項練習較少,如王國潼、趙寒陽的若干首顫弓練習曲;自然跳弓練習,自然跳弓是高難度弓法技巧,有助于增添快速樂段的色彩性,在二胡演奏中使用較少,專項的自然跳弓練習較少,如劉長福的《自然跳弓練習》,林梓的《二胡自然跳弓練習三十三首》的專項自然跳弓練習教材等;揉弦練習,揉弦在左手手指技巧中難度最大,訓練時間最長,前期一般更多地結合慢速音階進行熟練,后期放置于樂曲的慢版段落進行練習與掌握,關于揉弦的專項練習主要解決同指和換指揉弦的保持以及揉弦與運弓的協(xié)調,如劉天華的《揉弦練習》,王國潼、趙寒陽的《揉弦練習》;打音練習,打音分為“波音”和“顫音”,一般為快速交替音型,打音練習主要解決和強化左手各手指的機能和獨立性,以提升左手的總體演奏功能,劉天華先生十分注重左手打音技巧的訓練,寫作了若干首打音練習曲,李雙彥的《顫音預備練習》以及孫奉中《顫音練習》和張慧元《顫音練習》也是打音的專項練習;滑音練習,滑音分為普通的上下滑音和墊指滑音,練習滑音要有時間概念,關鍵在于清楚滑音的起始音和終點音,將這兩個音按音符時值要求準確地進行連接,如張韶的《滑音和倚音練習》。普通滑音較易,在多數(shù)風格性獨奏曲的學習中可以即時掌握,較難的是墊指滑音,考驗左手手指的柔韌性,需要專項練習,如劉明沅的《墊指滑音和滑揉練習》,劉建勛的《壓弦墊指滑音練習》以及周皓、趙彥臣的《墊指滑音練習》。
(三)強化練習
強化力度的專項練習較少,一般通過對一定數(shù)量和不同難度的二胡獨奏曲掌握以及演奏者自身演奏能力和素質的發(fā)展來實現(xiàn)和提升,也可以通過空弦進行強音和弱音的訓練,要求演奏者能更快速的進行兩手配合演奏,甚至超越演奏能力的限度,是一種帶有嘗試性和挑戰(zhàn)性的練習,如彭修文的《連弓與換把練習》,有效提高了連弓與快速運指、換把相結合的技術能力,移植曲《野蜂飛舞》強化了快速運弓與左手半音音準的技能,速度強化訓練可以把任何一條快速練習進行更快的速度強化,這一類強化練習主要在二胡演奏的中高級階段,音準強化練習主要為難度較大的各類換把練習,如王國潼的《各調五聲音階練習》,趙彥臣的《五聲音階練習》,張銳的《換把和高把位練習》以及王志偉的《換把練習》等,能有效地強化換把的速度和音準。節(jié)奏強化練習一般為運弓和弓法的混合練習,如張慧元的《節(jié)奏練習》,演奏耐力是演奏者的重要演奏素質,即在持續(xù)演奏中能夠適應體力下降的不適和排除生理疲憊的干擾,盡可能將演奏進行到底。如王國潼的《活指練習》,全區(qū)分五段,前三段帶有反復,使演奏者在快速運弓、運指中保持思路清晰,克服兩手疲勞,學會在演奏過程中調整狀態(tài)。
(四)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曲一般將左右手的各種技巧進行整合和連結,這類練習曲一般難度較大,用于二胡學習的中高級階段,主要鍛煉演奏者的對各項技巧的運用和轉換能力,考察演奏者的各項技能是否熟練。趙彥臣的《綜合練習》涉及換把、換弦、長短弓的綜合演奏技術,王曙亮的《降B調上把位音準校對練習》側重連弓、長短弓、節(jié)奏的綜合技能,趙彥臣的《琶音綜合練習》含有快速短弓、換把、指序等綜合技能,金偉的《快速分弓練習》包含快速短弓、換弦、八度、半音階、換把等綜合技能。
三、總結
二胡練習曲是一門包羅萬象的課程,二胡練習曲是通向獨奏曲的重要橋梁,是演奏者演奏技術成長的催化劑,是二胡演奏中常見問題、難題的羅列和總結,二胡演奏者通過練習曲能打造自身扎實的演奏基本功,夠熟練掌握二胡演奏的各項技能,磨練演奏意志,鍛煉演奏身心,為更好地演奏二胡獨奏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最終到達更高的演奏境界。
參考文獻
[1]劉俊.論二胡演奏中的換弦[J].藝術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