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音樂是一種藝術,其中有豐富的情感和美感。音樂教育要從小抓起,要注重小學音樂教育,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基礎的音樂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本文探究的重點,下面談談筆者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創新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育的不足之處
(一)教育觀陳舊
現代教育觀念是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每一個學生。但事實上,有很多教師習慣地把自己當做課堂的主體,僅僅把學生視為教學對象。在音樂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得到提高,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十分枯燥的技能訓練,長時間地在課堂上講解有關的樂理知識、音樂欣賞課,教師將曲名、作者、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等一一介紹完畢,學生還沒有聽到音樂,就已經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框框里了,無法發散學生的想象力,極大地損傷了學生的創造積極性。
(二)考核的內容與形式過于單一
新課程對小學教學考核的標準不再有統一的規定,這本應該使得教師的考核標準更加多樣化,更具彈性和更廣的開放度。但目前小學音樂成績的考核,大多數還是以期末考試一次性的考核為主,考核的內容與形式過于單一。學生為了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想方設法去迎合教學考核標準,學生的思想無形中也被禁錮了,創造力也被限制了,更不必說是創新能力的發展了。
二、小學音樂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性的方法研究
(一)引進先進的教育觀念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尤其是小學教育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培養小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首先要先從教師隊伍建設入手,優化小學音樂教師的素質。雖然我國現在的小學教育教學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按照傳統的單一的音樂教育方式進行教學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學生基本的需求了,傳統教學方式會限制學生藝術思維的發展,使學生缺乏創新的意識。新課改教育體系要求小學音樂教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突出學生課堂的主體角色。
(二)豐富考核的內容與考核形式
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考核形式和考核內容也是十分關鍵的。“一考定一學期”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弊端太多,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豐富考核的內容與考核形式,注重學生平時的表現,多進行幾次考試,不要只考核樂理知識,可以考歌唱、樂器等,或者給予自由發揮的考核形式,讓學生能夠選擇表演自己擅長的音樂才藝,作為考核的一部分,當然學期末的考試還是不可取消的。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也能夠開發學生對音樂的創新思維,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音樂教師在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時要注意,首先,在教學觀念方面,教師要秉承師生平等、和諧相處的原則,和學生成為朋友,向學生主動詢問其學習效果。只有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下,學生才會踴躍地在課堂發言,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在欣賞藝術的同時,還要求師生雙方及時進行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自然就會在課堂上展開音樂互動。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的《愛我中華》這一曲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歌曲創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相關資料,歌曲是歌頌了民族大團結,表達了五十六個民族的愛國熱情,因此要帶著奮進、積極向上的感情來演唱,課前鋪墊后,然后再進行曲目的演唱。教師在進行歌曲的演唱過程中可以讓學會的學生共同來配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學會音樂曲目,也加深了師生之間對《愛我中華》的情感。有利于師生感情的培養,能夠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肯定,都有較強的表現欲,希望得到贊許,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渴望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肯定和欣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好好把握這一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給予學生肯定。比如,在教五年級上冊《綠色的歌謠》時,教師教了幾遍要讓學生進行試唱,如果學生唱得很好,要進行表揚,可以說“你可真是一個音樂天才呀!唱得真棒!”如果學生唱得不是特別好,也不要給予學生批評的語言,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可以說“你還是很有音樂天賦的,再練習幾遍,肯定會唱的更好聽的!”。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激發學生創作,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三、總結
“一個沒有創新潛質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教育更是要不斷創新。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要從引進先進的教育觀念、豐富考核的內容與考核形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四個方面出發,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中心點,進行創新性教學,讓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愛上音樂,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思維方式,自由地翱翔在音樂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