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高校鋼琴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改變落后的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我國鋼琴的教學。本文從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研究意義入手,分析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和形式。
【關鍵詞】鋼琴教學;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大學選修鋼琴課程是公共音樂教育的基本課程,除此之外,其作為高校音樂教學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開設課程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增強學生對鋼琴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提升學生對鋼琴音樂和產品的審美體驗,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對于鋼琴音樂作品而言,其具有非常深刻的內涵與音樂本質,因此,高校加強創新鋼琴教學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對鋼琴音樂表演以及鋼琴作品的欣賞能力,而且可以使大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
一、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理念
到目前為止,分析我國鋼琴教學現狀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對教學概念的分析。對于我國而言,教學理念對所有學科的教學都有很大的影響。在社會進步的同時,國家更家重視人才的培養,更加需要音樂方面的人才,現下中國高校鋼琴教學的大力開展讓我國鋼琴教學的現狀逐步改變,更加適應國家的科學發展。在音樂教育中,核心點就是音樂美學。因此,在音樂教育中就應該強調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在這里,就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個性發展,讓學生懂音樂并學會創作音樂。然而,在我國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的關注點在培養學生音樂技能上,更加重視讓學生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和方法,這樣并不利于學生音樂個性的發展。第二,在音樂教學評價方法上,我國目前是比較單一的,評價者更加重視的是對學生的表演技巧的評估,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創造力和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模式
我國的鋼琴教學在傳統模式上比較單調,其中的課程最多的就是小組課。集體教學的缺點就在于教師根本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人都很了解。因此,教師對情況的掌握有時會在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引導課堂中的個別學生,這種教學相對簡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封閉的,在教學內容中,曲目也相對單一。
二、鋼琴教學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目的和地位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主要目的就是集中性地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這些教師大多數都只能算是合格。而對于一個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而言,其需要具備大量的技能。在專業學習中,學校不應該限制其他藝術專業學生的發展,可以在其他專業開放鋼琴教學,一樣學生也能夠學到更多關于樂器的知識。在高校鋼琴教學中,主要看重的是學生能否成為一個優秀的合格音樂教師或音樂從業人員。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教師還應加強對專業的學習,重視終身學習觀念的培養,迎合專業人才。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鋼琴教學可以普及和提高整個中國鋼琴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夠讓高校教師將教學重點由正確的學習轉向教育,鋼琴教育作為一種長時間表演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鋼琴表現在幾年的大學時間里不會有很大的提高,但通過鋼琴教學,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所表達的歌曲的意義和細節,提高演奏技巧和自學能力。
三、探究高校鋼琴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在新階段的高校教育中,更加重視素質教育,因此,教學實踐更加注重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想要對高校鋼琴教學進行創新,那么就應該遵循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讓高校鋼琴教學活動更加明確。其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讓教學更有效率。在教學中,教師要對自身觀念進行轉變,與時俱進,使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更好的激發,以便于更好地培養學生音樂創作以及欣賞能力。然后,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思路的改變,以學生為主,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拒絕灌注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跟隨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例如,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重視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表現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其樹立正確的音樂美學理念。
四、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創新
探索式教學是高校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式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結合,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為了幫助學生積極運用自己的知識庫,鋼琴的學習和練習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將探究式教學方法相結合,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讓學生輕易弄懂鋼琴的演奏技巧,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意境,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發揮個性,創作獨特的作品。獨特的知識將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演奏風格。同時,為了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注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使用,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讓教學不再單一和無聊,讓學生的綜合表現得到全面提升。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發揮小組課的優勢,對學生功能和聲學進行大量的練習,結合現代科技,讓學生能夠運用鍵盤進行演奏,從而擴充學生的基本知識,提高視覺技能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