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如何提升高校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古箏合奏作為高校古箏專業的必修課,在推動高校古箏專業教學工作優化改革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當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古箏合奏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本文選擇開放性古箏合奏教學模式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就如何構建開放性古箏教學課堂進行創設。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解決當前古箏合奏教學工作領域的困境問題,進一步提升高校古箏專業教學效率。
【關鍵詞】古箏合奏;開放性;教學模式;創設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識碼】A
古箏合奏作為高校古箏專業課程的必修課,其對高校古箏專業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到傳統“一對一”古箏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影響,古箏合奏教學效果成為了困擾古箏專業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主要障礙。如何利用現有教學條件見創新古箏合奏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古箏專業學生綜合素養成為了當前討論的熱門話題。
一、開放性古箏合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古箏專業教學“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因材施教,能夠根據學生專業特性、發展需求進行科學的授課,但是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對于合作中群體意識以及團隊精神的培養卻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古箏合奏作為古箏專業的必修課,如何提升古箏合奏教學效果、如何培養合作默契成為了影響整體學習的重要因素。
開放性教學模式自提出以來,在高校專業教學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開放性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釋放學生的音樂天性,為學生專業課學習提供一個輕松良好的氛圍。因此,開放性教學模式與古箏合奏教學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開放性音樂教學為解決古箏合奏教學存在的困境與難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解決方案,為深化高校素質教育改革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撐。
二、開放性古箏合奏教學模式的構建途徑
(一)構建原則
開放式古箏合奏教學在構建過程中必須要貼合高校古箏專業教學大綱,開放性古箏合奏課堂的設置不是盲目的,必須要突出其對于整體教學工作的輔助作用。古箏合奏教學方式、教學途徑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但是相關開放性的教學模式與途徑,最終指向的古箏合作教學目標必須具有一致性,由此才能夠確保開放性古箏合奏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確保開放性古箏合奏教學模式在古箏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二)課程創設
1.打造多元化學習課堂
開放性古箏合奏教學模式的構建,應當緊緊抓住當前學生在古箏合奏學習方面的興趣點,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古箏合奏學習課堂。
在實際的課堂創設之中可以將古箏合奏欣賞、現場音樂會作為重要的課堂補充,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專業角度的音樂欣賞,明確古箏合奏學習要點、自身在古箏合奏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能力缺陷,由此進一步明確目標,更好地把握古箏合奏專業學習的精髓。
2.注重基礎交流、融合
傳統的古箏專業課“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古箏合作教學工作開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要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融合的平臺,由此加快古箏合奏默契的形成。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古箏專業學生對于個人專業演奏技巧的重視程度相對較高,在古箏合奏方面的基礎交流明顯相對較少。因此,部分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演奏技巧,但是在古箏合奏練習方面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因此,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基礎交流的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古箏音樂合奏技巧,增強古箏合奏的演奏能力。
3.創新考核制度
古箏合奏考核對于增強學生的古箏合奏學習興趣、提升古箏合奏教學效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開放性教學模式的特點,創新考核制度對于古箏合奏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在實際的考核內容模式選擇過程之中,可以發揮學生在古箏合奏方面的積極性,邀請學生作為古箏合奏演奏考核評委,要求學生按照相關古箏合奏評分標準,對于同學的古箏合奏演奏進行評分與點評。進而在增強古箏合奏欣賞能力、鑒定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在古箏合奏演奏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古箏合奏學習目的性。
三、結論
古箏合奏作為古箏專業的必修課之一,高校在古箏合奏教學模式創建過程之中,要注重開放性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自主能力、興趣度的激發。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進一步彌補當前古箏合奏教學領域中存在的缺陷與問題,提升古箏合奏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胡彤彤.古箏合奏、重奏藝術教學研究[J].民族音樂,2017.
作者簡介:張婧(1966—),河南,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古箏教育與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