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鄭保瑞執導、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西游記女兒國》于2018年大年初一登陸全國院線,影片的主題曲《女兒國》由李榮浩、張靚穎傾情獻唱,并于2017年末發行推廣,其滄婉旋律與真摯詞句觸人思緒、撼人心靈,將唐玄奘與女兒國國王的經典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本文將從音樂旋律、作曲手法等方面出發,簡要分析歌曲《女兒國》的創作溯源與內涵。
【關鍵詞】女兒國;女兒情;西游記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獨具浪漫主義性質的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其中西天取經的故事與跌宕起伏的情節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學之瑰寶,更為眾多影視作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2018年伊始之時亦如往年光景,眾多賀歲檔接踵而至,《西游記女兒國》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從其音樂代表作品《女兒國》入手,感受歌曲背后的力量。作品《女兒國》作為《西游記女兒國》的主題曲,隨著影片的熱映躍然于大眾面前,其意切切、其情真真、其境幽幽、其樂深深,故而受到了一致好評。著名音樂制作人趙英俊以歌曲《女兒情》為藍本,在增添了許多現代流行元素進行編創的同時,還將原來女聲獨唱變為男女對唱,并特邀李榮浩和張靚穎聯袂獻聲,至此歌曲《女兒國》橫空出世。
《女兒情》是1986版電視劇《西游記》中“取經女兒國”的插曲,由許鏡清譜曲、《西游記》總導演楊潔填詞、吳靜傾情演唱,在當年可謂是風靡一時。作品主要描寫了師徒四人途徑西梁女國,國王初遇唐僧便一見傾心、親表愛慕,面對如此柔美端莊的女兒國國王,唐僧心中不免動容,然而,心懷天下的他只留下一句“若有來生”,鑲嵌著伴卿一生的癡癡情意與普渡眾生的大善慈悲,即便最后師徒四人還是踏上了西去之路,但筆者相信這段深情早已藏于玄奘心底,化作博愛,寄予世人。
《女兒國》遵循了《女兒情》的特點,全曲以弱起小節開頭,但將原本的四二拍改為四四拍,更富抒情性。整首歌曲呈三段式,主要由十六個樂句構成,第一段中男聲演唱前八句,女聲演唱后八句,二三段均為第一段的重復變形。歌曲中男聲與女聲在旋律上并無相似之處,仿佛二人各唱各曲、各說各話,既不相連亦不相欠,這與唐僧和女兒國國王所展現的形象如出一轍。
男聲部分的音高較低、音域范圍較小,旋律多按歌詞的漢語音調起伏而成,整體線條也較為平穩,可見語言是音樂的一種變相表達形式。此外,全曲慣用模仿的寫作手法,男聲部分的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的旋律基本相同,且后四句的音高走向也與前四句基本保持一致,這種相似度極高的旋律以李榮浩輕柔空遼的音色為媒介重復出現,不僅能表現出唐僧作為佛門弟子自始至終應當過著的清幽平靜的生活,還能不斷加強聽者對此段旋律的記憶,進而心領神會。
女聲的前兩個樂句完全出自于《女兒情》,可謂是全曲的點睛之筆。旋律由do開始先同音平行后向上小三度移動至fa,緊接著從最高音fa向下依次級進回到第一個音do上,如此有始有終的設計仿佛讓人看到善惡神魔、因果輪回。原本從男聲變換為張靚穎濃情細柔的女聲已然使聽者眼前一亮,這兩句膾炙人口、獨具匠心的旋律更讓人身臨其境,讓人思緒萬千。在此部分中,趙英俊不僅運用了模仿的寫作手法,還采用旋律模進的方式進行編創。譬如之后的第三句,就是將第二句的第一個音向下移動小三度所得,促使第二句的尾音與第三句的頭音保持一致。所以,這一部分亦可看作是本曲的第一個高潮。
歌曲的最后一段,兩段旋律出乎意料地交織在一起,共同創造出本曲的第二個高潮。旋律之間雖仍無相似之處,但兩種各執一詞的聲音此起彼伏,竟莫名地產生了和聲效果,像訴說、像嘆息、像泣血、像默然,更像是臨行前二人纏綿繾綣的道別。令人們癡迷的不只有女兒國國王的蕙質蘭心、國色天香與唐僧的溫文爾雅、清新俊逸,還有博愛與私欲、卿卿與天下的糾結,還有這句“若有來生”的無奈與惆悵……你我今生有緣無份,若有來生,天涯海角、矢志不渝。
歌曲《女兒國》不僅繼承了經典作品的音樂本體與內在情感,更融入了精辟的作曲技法與現代的時尚元素,在當今作品改編的流行音樂大潮中另辟蹊徑、獨樹一幟,不隨波逐流、不迷失方向,堅持傳承經典、發展創新,可以說是一部極具獨特性與代表性的精品之作。
參考文獻
[1]趙敏.《西游記》改編研究的進展與思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5(06).
作者簡介:李星寰,女,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史學與文化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