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小
【摘要】舞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形式,對于幼兒來說可以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所以,幼師舞蹈教學對幼兒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的幼兒舞蹈教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師必須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不斷地進行舞蹈教學模式創新,以此來提高舞蹈教學效果。
【關鍵詞】幼師;舞蹈教學;創新策略設計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幼兒在家長的安排下進行舞蹈學習。舞蹈學習是一個享受力與美、陶冶審美的藝術過程。然而,如果教學中不能把握幼兒獨特的身心特點, 在客觀上很容易磨滅幼兒對舞蹈學習的興趣,挫敗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尤其在幼兒舞蹈學習的入門階段,部分幼兒是被動地接受舞蹈學習,部分幼兒對舞蹈的最初興趣也是脆弱易變的,一旦在舞蹈學習的起始階段受到意外的打擊,可能會使幼兒對舞蹈產生相反的抵觸情緒,從而再難以找尋到舞蹈學習的動力。因此,對幼兒的舞蹈教學更應注重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幼師舞蹈教學現狀分析
(一)幼師整體學歷偏低,文化底蘊不足
在當前幼師教育行業中,大部分幼師都是中專學歷,還有部分幼師是第二學歷,具有高學歷的幼師相對匱乏。很多幼師舞蹈教師都是從童年時開始學習和練習舞蹈,訓練的時間和強度要遠遠高于文化課的學習。在藝考過程中,設置的專業技能的分值占比也要高于理論基礎知識。從幼兒學校課程設置來看,舞蹈課堂體系中,無論是課時安排,還是教師選配和活動安排上,舞蹈專業技能的教學所占比重也是最大的。因此,學校和家長都會更加重視幼師培訓的技能訓練,忽略了文化知識的教學,導致幼師的文化底蘊都相對較低,不利于幼兒的全方面發展。
(二)缺乏良好的職業情感
幼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同一個舞蹈動作需要重復好多年。由于長時間的反復工作,幼師在教學中缺乏一定的新鮮感,放棄了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追求,產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導致對自己的職責懈怠。由于教學管理松散和教學理念老化等原因,幼師教學中容易產生對學生缺乏耐心、表現冷淡、缺乏教學熱情和激情的情況。另外,幼師工作收入相對穩定、有些評價機制對幼師缺少激勵性,也是幼師工作熱情受挫的原因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家庭對幼兒的嬌縱越來越成為普遍現象,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會使幼師在教學中對幼兒的管教越來越困難,這就更容易因為反向作用導致幼師對幼兒教學產生厭煩心理。上述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幼師在職業生涯中容易產生懈怠的心理,難以形成良好的職業情懷。
(三)輕視理論教育,重視專業技能訓練
從當前社會實踐中可以發現,很多幼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進行舞蹈動作的專業技能訓練,只有少數時間用來學習相關理論基礎知識,導致很多幼師對于舞蹈教學的理論知識知之甚少。幼師的專業文化基礎和理論知識較差,對于舞蹈發展的歷史、舞蹈創編的過程和舞蹈欣賞的能力方面都比較欠缺,致使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偏頗。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師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舞蹈動作的學習上,忽視了基礎文化和理論教學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幼師舞蹈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差,學習效果留于表面而不能深入,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四)幼師滿足于現狀,缺乏創新意識
在當前的幼師中,很多教師因為具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安逸的環境,都比較安于現狀。她們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進行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在目前的學校來看,很多幼兒學校并不具備充裕的資金來進行改革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資金的制約,限制了幼師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提升,使得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案進行教學,理念缺乏創新,教學內容單一,不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二、幼師舞蹈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加大幼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師文化水平
學校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幼師教育體制,高等院校開設幼師教育專業,讓更多的幼師專業的學生接受到更加系統的、完善的教育,提升幼師的整體文化程度。在專業課程設置中,需要通入創新理念,與時俱進,使用先進的理念進行幼師專業學生的教育,使幼師在學生時代接受更加先進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培養創新精神,鼓勵進行理念、知識、舞蹈動作的創新。同時,學校需要對現有的幼師進行多方面的業務培訓,聘請舞蹈行業的專家進行講座,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模式,提高幼師舞蹈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學校應當搭建良好的發展和展示平臺,完善評價機制。
(二)實現課堂教學和多媒體的科學融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已經成為學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的主要載體。因此,幼師在進行舞蹈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的融入多媒體,加強舞蹈教學中理論課的開展。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于理論課很是頭疼和厭煩,枯燥無趣,使得本就不太善于表達的幼兒更加難以開口。所以,幼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與舞蹈相關的視頻,如一些舞蹈家的故事,一些有意思的動畫,讓幼兒可以對視頻中的內容產生興趣,通過看、聽進行知識的輸入,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興趣,以此來加強幼兒對舞蹈動作的理解,提高幼兒的接受能力。
(三)實施即興創作教學,實現動作表現和情感的充分融合
在幼師課堂教學中,即興創作也是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不能只是對理論知識進行傳授,也需要利用模仿和游戲等各種方式來進行實踐,讓幼兒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斷地進行發現、審美和創作。在幼兒掌握基礎動作以后,可以讓他們利用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動作的編排和創造,不斷優化舞蹈動作,將孩子的感情能夠充分的體現出來。在多媒體進入課堂以后,更加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的,枯燥的教學模式,使孩子能夠真切地感受和理解舞蹈動作的內涵。可以對孩子創作的動作進行錄像,展現出孩子最想展現的一面,并對錄像進行保存。這樣,孩子就可以通過觀看自己的錄像來完善自己的舞蹈動作,一方面增加了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促進了孩子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完善。
(四)實施多樣化訓練,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
幼兒舞蹈教師需要對自我教學方式進行檢討,可以對舞蹈的訓練方式進行轉變,實現多樣化訓練,將學生的潛能充分的挖掘出來。如將現代舞和古典舞進行有效結合,很多學生喜歡現代舞,也有很多學生喜歡古典舞,將兩者進行科學結合,可以擺脫學生的枯燥乏味感,激發學生對肢體語言的學習和感悟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給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轉變學生的心態,讓學生能夠自發的喜歡舞蹈,并鼓勵孩子進行不斷的摸索和創新,配合上各種動畫,調動幼兒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展現出幼兒獨特的活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是促進教學發展的源動力,也是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設置豐富的教學內容,創新舞蹈教學方式是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幼兒教師需要對舞蹈進行科學性的編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展現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教師必須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文化素養,不斷實現自身技能的專業化,對現有舞蹈教學方式進行科學創新,實現“學-創-教”為一體的發展式教學。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心跳,以此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為社會培養創新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瓊.淺談“角色互換”在幼師舞蹈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