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目前,盡管阿卡貝拉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如缺乏原創、缺乏展示空間、演唱者素養低等。本文在研究無伴奏合唱阿卡貝拉的演唱藝術和表演形式基礎上,對阿卡貝拉發展遇到到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探析。
【關鍵詞】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對策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現代阿卡貝拉是傳統阿卡貝拉音樂以及整個音樂史發展中沉淀而形成的藝術表演形式,“它是全人類共同的智慧和財富,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交流傳播音樂文化和音樂思想的重要紐帶”。[1]現代阿卡貝拉與中國文化的融合,更是中國本土音樂發展,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阿卡貝拉發展至今,主要參與群體是青年人,青年文化具有不穩定、矛盾的特性,“作為人生過渡階段的青年來說,他們并不具備經濟穩定性,他們也不是現實社會發展和變化的決定力量?!盵2]因此,阿卡貝拉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問題,這也導致現代阿卡貝拉難以成為社會主流文化藝術。就阿卡貝拉在中國的發展而言,也不算順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音樂文化受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方因素的影響,已逐步建立起傳統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和流行通俗音樂這三大體系,對于傳入中國的阿卡貝拉音樂并沒有形成本土化后的音樂席位。近年來,隨著各類電視綜藝節目的繁榮和展示空間的增多,阿卡貝拉音樂才逐漸被國人所認識和接受。
阿卡貝拉音樂是無伴奏純人聲演唱藝術,因此它對演唱者音樂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除了具備極高的歌唱能力外,還必須具備模仿等技能,因此,阿卡貝拉不像傳統音樂一樣只學會唱就可以,它的演唱技能不是人人都能學會的。這就導致中國的阿卡貝拉音樂團隊較少,阿卡貝拉音樂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較為緩慢。盡管如此,現代阿卡貝拉音樂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傳入中國后,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作為一種高級的演唱藝術形式,阿卡貝拉與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等進行了融合,近年來已有很多阿卡貝拉鐘愛者加入該音樂流派,開始了阿卡貝拉的本土化探索和創新,也有越來越多的阿卡貝拉演唱節目走上電視熒屏,被千家萬戶所熟知。本文就阿卡貝拉在中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阿卡貝拉音樂發展和中國音樂事業發展提供一些智力支持。
一、現代阿卡貝拉發展遇到的問題
當前,現代阿卡貝拉的發展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在缺乏原創、演唱者音樂素養和技能有待提高等方面。現代阿卡貝拉在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音樂結合方面,還有待深入,在開展藝術素養教育中所發揮的功能還需要提升。
(一)缺乏原創
目前,大多數阿卡貝拉演唱曲目都源于對已有經典曲目的改編,而不是純粹的原創作品。這與阿卡貝拉傳入時間較晚,音樂自身特性等存在一定的關系,但這不是缺乏原創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還是因為國內阿卡貝拉演唱者缺乏原創意識和精神,缺乏音樂技能素養等。國內目前存在的大多數阿卡貝拉作品均是在流行音樂、民族音樂,以及原有國外阿卡貝拉作品基礎上改編而成,隨著人民群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網絡平臺等的發展,人們獲取音樂作品的渠道和內動力在不斷擴大和增強,非原創作品一經呈現,便暴露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難以成為經典。只有原創的、優秀的作品才會在人們心中留下極好的審美體驗,并廣為流傳,成為經典。當然,原創并非易事,阿卡貝拉音樂的特性要求現代阿卡貝拉作品需經團隊集體創作、配準、調度,并且還需結合時代發展背景,弘揚正能量的主題內容,純人聲創作又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盡管如此,國內阿卡貝拉愛好者還是應該積極投身原創隊伍,打造能夠持久停留,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優秀的原創音樂,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中國阿卡貝拉音樂乃至中國整個音樂事業的發展。
(二)缺乏平臺
近年來,中國的阿卡貝拉音樂逐步受到關注和重視,電視媒體等都開始關照這一音樂形式的呈現,各類歌唱比賽也不乏阿卡貝拉作品的展示,但是與阿卡貝拉音樂的繁榮發展還存在很大的距離。國內對阿卡貝拉的展示平臺相較于商業氣息濃厚的流行音樂而言,屈指可數。專門針對阿卡貝拉音樂的競賽、藝術節等幾乎如同流星一般,曇花一現。展示平臺的缺乏是現代阿卡貝拉在中國發展的又一瓶頸,即使擁有優秀的音樂作品,但沒有平臺可以展示,沒有空間得以成長,這對多元音樂文化共存的中國而言,是一個需要走出的困境。要解決這一困難,就需要更多的阿卡貝拉團隊投身阿卡貝拉音樂創作,并共同為阿卡貝拉音樂發展展示平臺的構建做出努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類網絡展示平臺、直播平臺和自媒體平臺汗牛充棟,這對阿卡貝拉音樂愛好者來說是機遇,互聯網解決了人才懷才不遇的尷尬,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有才識的人的伯樂,阿卡貝拉音樂唱作者應該對此加以重視和運用,主動走出困境。
(三)缺乏教學
當前,現代阿卡貝拉人聲樂團不斷成立,越來越多的阿卡貝拉愛好者開始在該流派音樂體系下探索唱作之路。但這種探索僅僅是探索,大多都源于自發的學習和模仿,而不是源于專業院校的培養和培訓。在國內,音樂培養院校和專業本身就相對較少,對阿卡貝拉這種高級藝術形式的專業課程更是屈指可數。由于阿卡貝拉音樂的人聲特性,節奏和音色是重中之重,但對于節奏的教學,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并且學員特質不盡相同,能夠在某一領域的特長難以通過統一化的教學標準進行評判。此外,阿卡貝拉專業的教師隊伍也極為缺乏。目前,阿卡貝拉音樂的發展大都源于愛好者和唱作者的自我探索,學校培養與教學勢單力薄,由此,真正的專業的人才教師隊伍極為匱乏。這一系列因素最終導致現代阿卡比拉音樂在表面上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但是其技術層面因沒有專業培養著的教學而良莠不齊。因此,針對目前現代阿卡貝拉中專業技術提高的專業教育教學迫在眉睫。
二、現代阿卡貝拉發展的對策
綜上所述,中國阿卡貝拉演唱藝術發展相對緩慢,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關注并投身該項音樂事業,不僅為中國音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使中國阿卡貝拉音樂發展充滿希望。面對問題和困難,需要結合實際解決這些難題,以保證阿卡貝拉能夠在中國長久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首先,創建展示平臺。如前所述,現代阿卡貝拉在中國的發展缺乏相應的展示空間和平臺,限制了阿卡貝拉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和創新傳承,針對此問題,社會應該積極關注阿卡貝拉音樂展示平臺和空間的構建。例如電視綜藝節目是一個極好的渠道,可以通過組織阿卡貝拉音樂大獎賽、阿卡貝拉音樂欣賞節目等形式為現代阿卡貝拉提供一定的空間。當然,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歌唱藝術盡管近年來被用來以競賽的方式呈現在熒幕上,但是藝術的內容本身就沒有高低之分,對于生命力還比較脆弱的阿卡貝拉音樂而言,應該更加注重其參與性,而不是比賽性。只有通過大量的平臺展示,使更多的人們能夠了解并認識這一藝術形式,從而再產生興趣而投身其中。除了電視綜藝的形式外,還應舉辦阿卡貝拉音樂節、音樂沙龍、音樂論壇等方式開展線下的交流展示活動,以聚集阿卡貝拉音樂唱作人才。此外,互聯網的發展為阿卡貝拉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平臺,唱作人自身要利用好這一媒介,通過各類直播平臺、自媒體平臺對自身創作的音樂進行展示。而實際上,人們的審美已進入一定的疲勞期,需要新鮮的、有活力的音樂新元素來刺激人們的審美細胞。
其次,建立原創激勵機制。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在中國本土的發展中,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作品幾乎沒有,大多是已有作品和依托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進行改編而來的。一個沒有原創音樂的空間實際上仍然是一個空白的空間,中國阿卡貝拉音樂只有經歷本土化的原創后,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阿卡貝拉作品。這就要求我們應建立相應的原創激勵機制,以刺激和推動阿卡貝拉原創音樂的誕生。例如各網絡平臺可以通過發布原創作品而獲得經濟收益的方式鼓勵阿卡貝拉唱作者去原創作品,在原創作品的基礎上,還可以實現音樂作品的出版發行,從而更大程度上激勵唱作人產出優秀的、持久停留的阿卡貝拉音樂作品。此外,唱作人自身也要在兼收并蓄的基礎上,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創作經驗,吸取其優秀的成果部分,但一定要關照自身音樂與中國本土化的結合,而不是只注重學,卻忽視了作。這就需要唱作人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和技能,以滿足阿卡貝拉音樂的特性要求。
建設先進教學體系?!鞍倌觊g,我國的音樂教育一直都以西樂為主,雖然建國后成立了中國音樂學院等??谂囵B民族音樂人才的專業音樂院校,但仍未能改變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普遍西化的現象?!盵3]阿卡貝拉作為引入的音樂藝術類型,同樣也屬于西方音樂體系,但一經本土化后,仍然能夠成為支撐中國音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成為綻放光彩的部分。既然中國對阿卡貝拉音樂的教學體系較為缺乏,那就從高校做起,應該建立相應的課程設置,完善音樂教學體系構建。這不僅需要高校需要在國內挖掘相應的人才,還需要借鑒和吸收國外的教學經驗,以開展國內的音樂教學。還可以引進國外的阿卡貝拉音樂教學人才,構建和完善國內教師教學隊伍。
三、結語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彰顯著兼容并蓄的姿態,現代阿卡貝拉音樂作為一種高級的音樂表演藝術,盡管它屬于國外傳入,但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本土化的阿卡貝拉音樂融合傳統音樂、民族音樂特性,豐富和擴展了中國音樂發展的整體程度。通過融合民族音樂后的阿卡貝拉走向世界后,將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因此,面對阿卡貝拉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和困難,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原創之路,構建展示平臺,加強教育培訓,以推動現代阿卡貝拉在中國本土化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飛.從沉睡中蘇醒的天籟之音——“阿卡貝拉”——淺談無伴奏合唱“阿卡貝拉(A cappella)”的產生與發展狀況[J].才智,2012(25).
[2]董晶.論流行音樂世俗轉向的原因及合理性[D].長春:吉林大學,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