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妮
【摘要】節奏是舞蹈藝術必不可少的,是舞蹈動作區別于人在自然狀態下的生活動作的主要標志。不同感情色彩,不同意義的舞蹈作品通常都是由不同的節奏形式組成。本文通過雙人舞《戈壁沙丘》的概述,對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的關系以及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關系分析的意義這三部分進行論述。
【關鍵詞】雙人舞;音樂節奏;舞蹈動作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女子雙人舞《戈壁沙丘》概述
《戈壁沙丘》是以兩位女兵舍己救人為故事題材創作的當代舞。創作靈感來自于對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思考。“兩位女兵”是一個代名詞,面對困境,因“讓水”而引發的一段動人的故事,贊揚那些具有舍己為人的大無畏奉獻精神的戰士,也是“革命友誼”的化身。老戰士的大無畏精神,小戰士的不離不棄,老戰士在困境中因沒有水把水讓給小戰士。二人相互謙讓,艱難前進,卻相互扶持,不離不棄。兩個女兵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因水而產生一段生死離別的動人故事,舞蹈表演時利用音樂的節奏的變換,再結合舞蹈動作隨著音樂節奏的輕急緩慢來變化,通過強烈的節奏變化,給觀眾呈現一場充滿視覺和心靈沖擊。
二、女子雙人舞《戈壁沙丘》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的關系
(一)作品情節決定音樂節奏
逆境中的“相互攙扶“,對戰友主要表現在非常殘酷的生存環境下,兩位女兵在完成任務時遇到了沙漠,自己準備的水已經快喝完了,發現水壺里僅存的一點水,兩人同時將手伸向水壺又收回,而后的互相謙讓,表現對“水”的渴望以及兩人同時的遲疑。出場時,利用黃色的燈光渲染惡劣的生存環境,寧靜得讓人害怕。舞蹈為表現行軍之路的艱難和戰士頑強堅定的品格,在編排“行軍”內容時,設計了一些較強勁的舞蹈動作,二度空間過渡到一度空間。這個時候的節奏是快的、強烈的,以第一個節拍為重拍,體現著腳步的沉重,隨后女兵情緒的崩潰,節奏的音色越來越重。“革命友誼”的爆發,對老戰友崇高的敬意在互相推讓之后, 老戰友還是把水給了小戰士喝。這個時候的音樂節奏慢慢變慢,營造出一個欣慰、純凈的氛圍。老兵最終還是把水讓給小戰士,安靜得躺在小戰士身邊昏厥過去。小戰士向老兵表示深深的感激和敬意,并將她緊緊地抱起,艱難地向前走著……燈光再次暗下,選用基調低沉的音樂,通過幾個舞蹈動作的重復,以及向地面延伸的流暢性,節奏是拖延性的,是以首拍為重點,再一次突出惡劣的生存環境下舍己救人的大無畏精神。最后,以一個動感的造型結束, 強調表現這一路上兩人的相互陪伴,戰勝了內心的恐懼與失望。結尾運用直升機的音效,給觀眾一個想象的空間……
(二)音樂節奏表現戰士的壯舉
舞蹈和音樂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對音樂組合,它是通過有組織的節奏在時間的流動中創造極為豐富內涵的表現藝術。在雙人舞《戈壁沙丘》中音樂節奏隨情感的變化而變化,慢板的舞蹈中運用了一些兩人纏繞在一起的動作,在舞蹈的語言流動中和內心的情感營造出一段溫馨甜美、純凈的氛圍。隨后,又利用了小提琴二重奏的出現來渲染兩人深情的交流,整體烘托出軍中的姐妹之情。最后,又重復利用一串地面延伸,再一次表現了在殘酷的環境下女兵們不能丟下戰友的決心,然后在結束的動作里利用動感的造型,強調兩人的同行。
三、雙人舞《戈壁沙丘》中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關系分析的意義
音樂的節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種方式,舞蹈中的節奏是指舞蹈動作在進行時所占用的時間,動作的長短、強弱、快慢及相互間的關系。在舞蹈藝術中,音樂節奏是跟隨舞蹈情節的變化而變化,它的改變更加突出作品的主題塑造人物的形象。舞蹈中的每個層次都有自己相對應的音樂,每段音樂的節奏也是相不一樣的,這樣可以更好地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體驗。節奏在舞蹈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它的強弱分明使舞蹈與現實生活中更加地結合,音樂的節奏與旋律散發出了舞蹈的魅力。
在編創雙人舞《戈壁沙丘》的過程中,組織舞蹈的主題動作,結合舞蹈節奏的音樂化、程式化特點,以及根據舞蹈動作力度、速度、幅度的變化來表達作品中的情感內容。選取適當的音樂,本身就是一種理解、分析、創作的過程。節奏是舞蹈和音樂的統一基礎,原始舞蹈之所以與音樂結合,其根本點就是節奏。舞蹈的動作去吸收音樂的節奏然而形成自己的律動,與音樂密不可分,才能夠展現出自己所要帶給觀眾的意境,可以更好地帶給觀眾一場完整的視覺和心靈的盛宴。
舞蹈《戈壁沙丘》通過音樂節奏和舞蹈動作的組合,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一致性,節奏始終作為作品的表演線索,來支撐整個作品的完整度與豐富性。舞蹈作品的特點與表演的預期效果就是通過肢體動作呈現作品預想體現的精神與情感,俘獲觀眾的心,不但需要舞者對作品動作較高的完成度,更需要對音樂節奏的敏感度。
參考文獻
[1]隆萌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