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娜
【摘要】對于青少年的聲樂學習來說,變聲期是在他們的聲樂學習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由于變聲期階段的特殊性,對于他們的聲樂訓練方法也必然要求具有特殊性。因此,變聲期的聲樂教學,要全面考慮到青少年變聲期的特點,采用不同于幼兒及成人的聲樂教學及訓練方法。
【關鍵詞】青少年;聲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越早進行聲樂學習的科學訓練,對日后的聲樂學習越是有利。青少年時期的聲樂訓練,不僅可以讓學生較早而又系統地展開音樂學習,而且可以幫助青少年進行專業的演唱技巧培訓。尤其是對于青少年科學用嗓知識的傳授,能夠對其日后的聲樂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筆者認為青少年變聲期的聲樂教學,應該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師、家長加強對變聲期知識的了解并提高重視
筆者認為各方包括學生自身對變聲期的應對策略不夠了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敦促教師學習變聲期有關的嗓音保健知識與技巧,并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詳細地講解變聲期的咽喉生理變化情況,引導他們進行科學的嗓音保護。
青少年在變聲時期,雖然發聲器官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也是聲樂學習的關鍵時期。不能因為變聲期的緣故而盲目地停止一切聲樂教學及訓練活動。這一時期的青少年還是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歌唱訓練,參與到聲樂教學活動中來。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要注意嗓音的科學保健,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科學地用嗓。顯然,青少年在變聲期用嗓時間不宜太長,用嗓頻繁有可能加重聲帶的充血現象,使聲帶的閉合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最好在演唱十五分鐘左右的時候就停止教學活動,讓學生適當休息。
教師應盡量避免選擇難度較高的聲樂作品,音域不宜太寬,避免讓變聲期的學生在演唱中感受到來自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負擔,以期科學、適度地保護學生的嗓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告知青少年避免過度用嗓,切勿無節制的大聲嘶喊而造成聲帶損傷。尤其對于那些變聲期生理反映較大的青少年個體,更應該進行特殊的指導,幫助他們依靠科學的訓練方法順利渡過變聲期。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家長會或電話、電子郵件等各種手段和方式,向家長介紹變聲期嗓音保健的知識和技巧,使家庭也成為督促、引導變聲期青少年進行嗓音保健的一塊“主陣地”。
二、教師、家長應積極引導青少年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
由于變聲期正值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處于非常敏感的狀態之中。由于缺乏正確的知識普及和引導,很多青少年對變聲期的概念都是相對陌生的,對于應當如何做才能順利渡過變聲期的問題更是迷茫。不僅如此,在青少年的變聲時期,發聲器官容易出現一些病理表現,比如感冒、咳嗽、鼻炎、扁桃體發炎等等,會加重聲帶的水腫,導致聲帶無法正常關閉。所以,要讓青少年意識到:對生理健康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嗓音的保護;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青少年缺乏對變聲期的正確認識,再加上聲音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音色怪異突兀,容易導致青少年敏感自卑的心理,精神負擔變得更加沉重。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幫助青少年克服身心上的障礙,保持樂觀的情緒。讓他們在變聲的關鍵時期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進而科學地保護嗓音。
教師和家長還要積極引導青少年通過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來促進發育,使身體的各項機能得到良好發展。但由于變聲期的呼吸系統比較脆弱,尤其可能產生對青少年成長發育不利的刺激因素。所以,青少年要適當地進行一些體育鍛煉。然而,勞累過度有可能加重聲帶的水腫程度,故而應避免進行激烈的運動。在這一階段還要在飲食上加以注意,應該以清淡的瓜果、蔬菜為主,輔以高蛋白的動物性或植物性食品,以便提供足夠的營養,滿足青少年身體發育的需要。變聲期的青少年,要杜絕一切辛辣食品,以免刺激發聲器官。還應遠離吸煙場所,避免吸煙環境造成對嗓子的傷害。總的來說,青少年要根據自身的變聲期狀況,合理地進行飲食與運動方面的安排,以便為保持健康的嗓音提供適宜的身心狀態。
三、學校應強化對于變聲期生理、心理知識的教學
筆者認為,應該更為有效地擔負起疏導學生變聲期身心問題的責任。具體來說,應糾正“唯分數論”、“唯主科論”等比較偏頗的理念對教學工作的不良導向作用,強化生理、心理類課程等輔科的教學。通過在這些課程中強化變聲期身心板塊的內容,對處于變聲期的學生進行生理及心理知識的普及教育。作為正式課程的輔助手段,中小學校還應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專題講座,向學生普及有關變聲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識。
這樣一來,中小學校通過整合、優化自身的教學資源,就能夠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來有組織地為學生講解變聲期間科學用嗓的方法以及進行必要、合理的嗓音保健的技能,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地對待變聲期這一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