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自歷史發展至今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舞蹈將音樂、情感、表情、場景、意境等元素有機融合,最終借助表演者的肢體動作將這種藝術完美地呈現出來。現今的表演領域,有眾多研究者展開了對舞蹈動作、舞蹈情感、舞蹈教學的研究,舞蹈表演也隨著研究和實踐進程的推進踏入了新的里程。舞動情感就是指舞蹈表演過程中,以舞蹈肢體動作傳達情感,通過表演藝術將情感傳遞給觀眾,表演者以情帶舞,以舞怡情,觀看者身臨其境,感受舞蹈的美和魅力。舞動情感是舞蹈表演審美表現中的重要內容,舞動情感的表達能夠給觀眾以深刻、深入的藝術體驗,塑造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形象,讓表演者和觀看者之間以非語言的方式交流、共鳴。
【關鍵詞】舞蹈表演;審美表現;舞動情感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舞蹈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多年的發展中,與其他舞臺表演藝術相同,表演的質量與情感的體驗和傳遞有直接的關系。[1]舞蹈演出是否成功,取決于舞蹈表演者能否通過舞蹈和情感的傳遞,產生出藝術審美,讓觀眾感受到舞蹈藝術的魅力,解讀出舞蹈所要表達的含義。舞蹈表演藝術通過動作中傳遞的情感來表達作品,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通過情感表現能否與觀看者建立某種情感聯系,結合音樂的律動規律,以不斷變換的肢體動作能否舞出情感,其都是衡量一部舞蹈作品的必要因素。舞蹈表演的基礎是動作語言,而動作語言能夠呈現出藝術情感。[2]可以說,舞動情感是舞蹈藝術表現的重要內容,也是反映舞蹈演員專業性的重要標準,沒有情感的舞蹈無法呈現藝術的真諦,也將失去舞蹈的魅力和色彩。
一、舞蹈表演審美表現特點
(一)獨創性特點
獨創性特點是舞蹈表演審美表現的重要特點,獨創性特點揭示了舞蹈作品的選材、主題、意境、藝術構思、藝術表現等眾多要素的核心內容。缺乏獨創性的舞蹈表演作品,通常會以墨守成規的老套路博取觀眾的眼球,而大量重復性缺乏新意的內容早已經造成了觀眾的審美疲勞。因此,缺乏獨創性的舞蹈表演作品,就如同沒有靈魂的木偶,只是以既定的套路、動作跟隨音樂的變化而變化,與其說是一種藝術,不如說是音樂呈現的輔助工具。[3]因此,舞蹈必須具備獨創性的審美特征,并且呈現出獨創性的表演藝術。正如馬克思對審美的闡釋“美的本質具體表現在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創造活動當中”,創造中能夠表現出美,因為創造本身就是一種美,這一特點在舞蹈藝術創造中更為重要,因為舞蹈藝術是一種通過表演者呈現的抽象性概念,在固有的舞蹈基礎上經過加工。創新的作品,才能呈現出藝術美,從而獲得觀眾的情感共鳴。
(二)技藝性特點
技藝性特點是舞蹈表演審美表現的另一個特點。舞蹈表演的本質在于,以舞蹈者的肢體呈現舞蹈藝術,而人的身體動作則是舞蹈的主要藝術呈現形式。現今,舞蹈類型更為豐富多樣,可供舞蹈者選擇的主題范圍也不斷擴大,同時舞蹈題材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充。在此基礎上,舞蹈表現的技藝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扎實的舞蹈功底以及高超的技藝才能將舞蹈有效呈現。技藝性揭示了舞蹈表演中將多彩生活元素和豐富情感有效融入舞蹈的能力,同時也表現出了舞蹈者的藝術功底。舞蹈表演的技藝性主要涵蓋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舞蹈表演者本身的表演技巧,這與舞蹈者的基礎有關,衡量標準在于表演者是否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藝,例如高難度騰空、翻轉、跳躍、滾翻動作的表達,肢體與舞蹈動作的協調性等;二是舞蹈作品的藝術結構、舞蹈情境、外部環境、舞蹈場面等的融合和設計,能否在舞蹈中對人物性格、內心情感細致刻畫和表現。[4]
(三)綜合性特點
綜合性特點可以將其理解為綜合性的舞蹈表演藝術。舞蹈表演審美表現的綜合性是衡量舞蹈作品質量的總體標準。綜合性不僅包含了舞蹈作品的文學、音樂、美術因素,同時也包含了舞蹈內容、人物、環境等因素。一個優秀的舞蹈表演者能夠利用音樂、利用場景、利用現場各項因素制造氛圍,表達藝術,這是舞蹈表演者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也是與觀眾互動,抓住觀眾視線,以舞蹈控制觀眾情感變換的基礎。一個單純練習舞蹈技藝的表演者,沒有把握舞蹈本身的藝術構成及內在因素,只能跟隨音樂、跟隨場景被動地呈現固定的肢體動作,這樣的表演沒有情感、沒有靈魂。綜合性是舞蹈表演者綜合素質的有效體現,因此,舞蹈表演中,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能夠將所學習的技藝轉化為實際應用、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將一部舞蹈作品完美呈現。
二、舞蹈表演審美表現中的舞動情感表達
(一)舞蹈表演中生活情感的表達
舞蹈情感與生活情感的聯系十分密切,可以說,舞蹈情感的內容形式與生活情感類似,舞蹈的創作靈感本身就來源于生活,是生活實質的一種演化,因此,舞蹈表演審美表現中舞動情感的表達與生活情感也有密切的關聯。舞動不是人原始的本能沖動,而是極富創造性的肢體語言,通過一系列的包裝、升級策略,最終呈現出來的舞蹈動作。可以說,舞蹈動作與人類實際生命活動中的慣性動作有很大的差異。[5]創造性的舞蹈動作是經過潤色、提煉、組織、美化后的成果,音樂的節奏和動作形式變化有特殊的規律予以協調。因此,節奏的變化也會帶領舞蹈情感的波動。舞蹈情感通過舞蹈藝術呈現,舞蹈藝術又能夠表達舞蹈情感。在實際表演過程中,舞動情感的靈感源泉在于表演者身處的社會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自然環境,表演者在生活中體驗到的情感,并且感受過這種情感帶給人的心理沖擊,才能將個人的舞蹈觀念、對舞蹈的理解融入到表演中,并且將生活情感作為舞蹈藝術形式的源泉,最終呈現出融入情感的舞蹈藝術作品。舞蹈情感屬于高級情感活動,舞動情感表達是情感呈現的高級境界,與演員自身的道德感、審美感等復雜情感有直接的關系。一個優秀的表演者,能夠在音樂的韻律中,在舞蹈環境的襯托下,通過舞蹈將內心深處真實的高級情感活動有效呈現,讓觀眾感受到舞蹈中的生活寓意,無疑是一部成功的舞蹈表演作品。
(二)舞蹈表演中藝術情感的表達
藝術情感是舞蹈表演審美表現的內容之一,藝術情感與生活情感不同,其屬于一種表演情感。舞蹈表演中的舞動情感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的感動方式,是舞蹈表演者綜合素養以及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它不僅僅代表著一種情感,也代表著一種敬業精神。藝術情感是舞蹈表演者舞動情感的一部分內容,是舞蹈演員詮釋作品的過程中,結合作品、場景、情節以及音樂類型的實際舞臺需求展開的特殊心理設計,在表演者本身理解并認知這些要素之后,身心合一,將這種心理設計以舞蹈方式引導觀眾呈現,進而演員真實的情感流露,觀眾也跟隨流露真實情感。舞動情感的藝術情感,能夠將本身不存在的情感引入,并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是表演者內心深處的深刻表露,也是內心深處感受的迸發。藝術情感的表現體現了舞蹈表演者真實細膩的情感態度,以及演員對待舞蹈的職業態度,通過舞蹈表演者的藝術情感,觀眾可以深刻理解并感受到舞蹈表演者對舞蹈的熱愛之情、敬仰之情、表達之情,觀眾會因為舞蹈者的藝術情感感受到藝術情境、氣氛、氛圍的性質,從而有效實現了觀眾、表演者、舞蹈、音樂的互相烘托、互相理解,舞動與情感相互促動,情感則表現的越強烈。[6]藝術情感是舞蹈表演審美表現中,舞蹈情感的深化表現,同時也是舞動情感突破更高境界的必經之路。
(三)舞蹈表演中肢體情感的表達
舞動能力是表演者舞蹈能力的表現基礎,而舞蹈表演中肢體情感是舞動情感的舞動本質。肢體情感可以理解為一種無聲的語言情感,也就是說,這種情感和美感不是以語言來表達的,而是以一種能夠傳遞語言的媒介去表達,在舞蹈表演中,這個媒介就是舞蹈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肢體情感的表達本質在于通過人體的動律美去表現舞蹈的主旨思想,闡釋某種帶有啟發效果的精神。舞蹈表演以人體舞動來塑造舞蹈形象,因此,舞蹈表演審美中,舞動能力是衡量舞蹈審美的重要標準,舞蹈表演者通過對舞蹈基礎技藝、基礎動作以及基礎技巧的加工、升級、改造、創新,包括線條、形態的調整和美化,最終將肢體動作轉化為語言動作,完成身體語言意識的表達。肢體素質是舞蹈表演者的訓練基礎,良好的肢體素質是統領動作節奏、調節動作力度的基礎能力,在此基礎上綜合舞蹈表演的各項基本要素,將舞感和樂感有效融合,通過肢體的變換呈現肢體情感,把控觀眾的情感機制,讓觀眾隨著肢體和音樂的變化而移動視線,進而產生情感變換。
(四)舞蹈表演中的情感推動意識
在舞蹈表演中,只有適宜的情感動作語言,才能表現出舞蹈的寓意,刻畫人物的靈魂。舞蹈表演者之所以能夠通過無聲的方式傳遞某種精神和情感,是因為舞蹈表演者在舞臺上所呈現的某種狀態、動作、表情或是感覺,觸發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某種記憶或情感,進而跟隨舞蹈的進程,心理感受不斷演變,最終釋放和表現出來。[7]表演者在角色動作和內心情感結合表現的同時,要具備情感推動意識,情感不能僅僅靠舞動來表現,舞蹈表演者應該有意識地設置情感推動的情節,將表演在適宜的時間推向高潮,讓觀眾能夠屏住呼吸,融入舞動情感的場景中,從而釋放自身內心的情感。情感使表演者具有能動性,主觀的投入、盡情、忘我能夠賦予舞蹈作品特殊的情感意識,但不斷地重復某種個性特征,會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因此,表演者不僅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更要以鮮活的表現力推動觀眾的情感迸發,從而營造更為熱烈的情感氛圍。
參考文獻
[1]吳迪鋒.深入開展舞蹈審美教育——建立學生的舞蹈審美體系[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3):125-126.
[2]王婧.關于民族民間舞的情感教學方式芻議——以藏族舞蹈為例[J].藝術科技,2017,30(06):337.
[3]侯玨.如何運用舞蹈表演心理學理論指導舞蹈表演實踐——評《舞蹈表演心理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5(02):117.
[4]崔景秋.淺談舞蹈審美特征中的獨創性、技藝性和綜合性[J]. 邢臺學院學報,2011,26(02):144-145.
[5]王亮.淺談舞蹈情感對肢體表達的重要性——以單位文藝晚會的舞蹈表演為例[J].大眾文藝,2013(14):149.
[6]薛一村子.情感的力量,舞蹈的魂——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民族情感的教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1):344,346.
[7]王紅亮.探討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應用[J].音樂生活,2016(11):88-89.
作者簡介:馬婧(1982—),女,講師,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