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雅杰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其從“精英化”逐漸走向“大眾化”,高等音樂教育也獲得了大眾化發展契機。然而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大眾教育下;高等音樂教育;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一、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現存的問題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普及,一些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類院校等都在擴大招生規模,這樣一來考生的門檻錄入就比較低,生源的質量逐漸變低。藝術類院校幾乎被當作低分考生的收容所,這些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都比較差,盲目地填報藝術類學校,為的是能有一個大學可上。而且,音樂類學生需要有較大的天賦與實力,其專業性比較差,底子也較弱,若是沒有被專業的音樂院校錄取,就會選擇綜合類學校,像一些文化成績比較差、底子比較弱的沒有被綜合類大學生錄取,也會選擇一些職業技術類學校。這樣看來接受高等音樂教育的學生,大部分文化知識儲備是不夠的,專業素質也并不樂觀,可能還存在學習能力差、自覺性差,領悟能力弱的問題,使得高等音樂教育面臨著極大的困擾。
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的課程設置問題由來已久,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的辦學理念與培養模式都要進行的調整,明確高等音樂教育培養目標。然而有的高等音樂教育類學校一直沒有進行明顯的革新與推進,特別是在課程設置上缺乏針對性,使得我國高等教育類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培養目標都存在定位問題與分工問題,也沒有形成一種特色教學,出現專業音樂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課程設置趨同,培養目標與培養方針都含混不清。
就目前勞動市場供給角度來看,音樂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問題,還是高等音樂教育體制的問題,造成音樂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不足,與實際社會市場勞動力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在學校除了專業課的訓練、少量文化課學習之外,也沒有開設教育類與就業指導類相關課程,音樂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足,最終導致就業問題的出現。
二、大眾化教育下高等音樂教育發展的策略
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需要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相關院校可以發掘地方優秀的文化資源,給高等音樂教育提供更多優秀的教育資源。地方政府則要積極發揮其主導作用,站在宏觀角度進行地方文化優勢的利用與發揮。學校可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開設特色類音樂課程,像西北地區就可以開設“秦腔”類音樂課程,在滿足音樂專業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還能實現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一些教育水平比較高的音樂學校可以利用當地文化整合戲曲、音樂等文化資源,逐漸呈現出大眾化音樂教育。
在大眾化背景下,要積極優化高等音樂院校的教育,以區域學科建設為出發點,進行教育資源的合理優化,保障區域間高等院校教育的均衡發展。地方相關教育部門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對藝術類學生報考政策進行改革,糾正“藝術生是考大學捷徑”的思想,讓廣大學生注重自身文化課的學習以及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從根本上解決音樂專業生源素質差的問題;還有要注重音樂類藝術生教育的發展銜接問題,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像一些高等音樂教育經驗豐富的地區,可以帶動其他地區的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在資金、技術、人力等資源上進行相互幫扶,鼓勵更多高校開設種類豐富的音樂類專業,吸引更多師資力量致力于高等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高等音樂教育發展中,要重點培養專業性比較強的音樂表演人才,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對于教育性質不同的學校,實際培養目標還是有比較大差距的,像一些綜合性院校,其就比較注重研究型音樂人才的培養,而師范類院校則比較注重師范教育型人才的培養,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逐漸緊張,高等音樂教育院校應當注重這一問題,不能再一味地閉門造車,忽略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其應當明確學校自身的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構建新型音樂教育理念,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滿足社會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總結
大眾化教育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相關工作人員要積極進行高等音樂教育發展策略的探索工作,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實施一定解決措施,對高等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史昀冉.淺議大眾化教育下高等音樂教育的定位問題[J].黃河之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