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是歌唱表演的一種形式,能夠加快學生集體主義意識養成。基于此,本文通過提高教師合唱教學水平、用心挖掘演唱材料以及開展音樂比賽,培養學生演唱熱情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推動合唱教育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養成的觀點,希望能夠對一些教育工作者起到啟示作用。
【關鍵詞】學生合唱;演唱內容;集體主義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校園從來都是合唱的搖籃,校園內部大型活動,如:元宵晚會、誓師大會、畢業典禮等都有合唱的身影,其氣勢磅礴浩大,聲音低沉洪亮的特點讓人印象深刻。但是想要演好合唱,技術要求很高:單一聲部音高度統一、旋律和諧。學校通過合唱演出的優點,對學生進行合唱方面培養,以達到讓學生擁有集體主義意識,維護集體意識的目的。
一、合唱教育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作用
(一)藝術培養
音樂就是非常注重感情表達的一門藝術,能讓人從聲音中感受到喜怒哀樂,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因此讓學生接觸音樂,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去感受他人抒發的情感,是在培養學生對聲音美的鑒賞能力。在合唱過程中,學生的聲音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極具特點的感染力,能夠激發聽眾的感情共鳴,也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集體榮譽感
歌唱表演分為合唱與獨唱。唱獨唱更需要一種個性,有一種辨識度,戴上耳機聽到聲音,便能知道這個聲音是你的;而唱合唱要的是共性,不是簡單的一群人站在一起唱歌,而是根據指揮定下的基調,每個人駕馭一段音調,配合著唱歌。在一個合唱群體中,最忌諱用唱獨唱的方式唱合唱,一旦個性太突出,會毀掉所有人辛苦創造的歌聲。合唱對個人的音調、音量、節奏等聲樂基礎的控制和使用,具有嚴格的要求,也非常鍛煉學生的控制能力。通過對學生這些素質的培養,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讓他們自行收斂自己的個性,控制音量和音調,在合唱中選擇照顧到整個集體,從而達到個體服從集體的意識,而不是毫無意義的凸顯自己的個性。在合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意識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如何推動合唱教育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養成
(一)提高教師合唱教學水平
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有限,所以教師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表達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只有教師對音樂的能力遠遠超過學生,才能做到駕馭學生整個合唱過程。所以提高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學生合唱教育有重大的意義。作為音樂教師,要有指導學生鑒賞、演奏、歌唱的能力,還要有簡單的創造音樂能力。為了提高教師合唱教學水平,我們可以舉辦一些合唱教學相關講座,聘請合唱方面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在指導過程中還能增加同行之間的交流,或者定期舉行一些比賽,就能很好的提升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合唱教學指導水平。
(二)用心挖掘演唱材料,合理選擇演唱動作
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合唱材料,對引導學生合唱積極性有很大幫助。在選擇歌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生活經驗方面的不足,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歌曲,例如《青春舞曲》;或者音域偏中低、曲調流暢、歌詞朗朗上口的歌曲。例如:周杰倫的《告白氣球》。這類的歌曲對學生來說可謂是百聽不厭,一首歌下來,學生們便會群情激昂。這時教他們一些動作,比如《告白氣球》齊唱時,雙手緊握護胸;女生唱時,男生輕輕搖擺手臂;男生唱時,女生輕輕擺頭。這種組合的表演形式,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肢體交流和眼神交流,對于推進學生集體主義意識養成具有很大幫助。
(三)開展音樂比賽,培養學生演唱熱情
培養學生演唱的熱情,對學生合唱教育的實施十分有效。學生都有表現欲望,學校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開展歌唱比賽,并送出一些文藝班級的獎狀或者彩旗類榮譽證明,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演唱的熱情,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校可以讓同學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大合唱比賽,學校領導作為評委。在操場上,報幕員對班級以及歌唱內容進行介紹。宣到的班級走出隊列,等這個班級唱完,宣下一個班級入場。一場比賽在緊張熱烈的勤奮中如火如荼的進行,最后由學校領導作總結,并宣布學校唱歌比賽冠軍為文藝班級。那些沒有得到榮譽證明班級的學生,會有屈辱的感覺。在這種氣氛下,教師鼓勵學生:爭取下一次拿到比賽冠軍,成為學校的文藝班級。這種積極的音樂比賽,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對推動合唱教育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養成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合唱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培養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歌唱水平以及藝術鑒賞水平。本文就藝術鑒賞、合唱的配合、提升教師對學生合唱的駕馭能力、合唱曲目的精心選擇、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歌唱比賽等方面進行簡要闡述,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音樂課程進行改革,繼而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簡介:王帥(1993—),男,內蒙古包頭人,碩士,中北大學藝術學院2016級音樂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合唱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