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 信息技術的出現和應用給教學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創新機遇,混合的學習模式給教師帶來了綜合的考核機制。教師要在時代的背景下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學校也要建立綜合的考核機制,促動教學體制的完善和提升。
[關 鍵 詞] 混合學習模式;工作考核機制;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36-01
基于混合的學習思想和教學設計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和評價,推動一個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
一、混合學習模式下教師教育技術的培養問題
當前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過度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很久不更新自我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最新的教學技術缺少正確的認知,日常的教學模式中缺少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對混合學習模式缺少正確的認知,無法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對新鮮教學理論的接受能力差,參與培訓的模式和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多數教師在參與混合學習培訓的時候,培訓形式單一,時間緊、任務重,教師承擔的學習壓力較大,又要開展日常教學,又要參與培訓學習,多數教師秉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尚未端正學習心態,參與培訓的效果也無法得到真正的發揮。
二、混合學習模式下優化教師教育技術培養的措施
(一)混合學習模式下教育技術培訓前期的分析
在培訓開始之前,要對教師當前的培訓技能、教育理念以及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在培訓開始前對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設置一個整體目標,細化學習的任務和知識點,使教師對新時代的計算機技術進行學習,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應用。
在混合教學培訓中綜合化建立完整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從理論學習應用到實踐應用之中,將基本技能和實際訓練結合在一起,在培訓前準備優秀的教學案例,包括“教學理論設計與方法探討”“信息化資源設計與開發技能”的案例,為教師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基于混合學習模式的教師教育技術的培訓措施
首先,在選擇教育內容的時候從教師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課程內容,更新專業知識,選擇不同的教材進行培訓,與信息時代結合更新培訓體系。讓學生對課程的控制程度逐漸提升,加入培訓體系中的內容可以是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Office辦公軟件系統、多媒體教學素材的采集與處理等,使教師的網絡資源整合應用能力大大提高。
其次,在教學資源的剖析之中引入先進的案例,集中培訓資源進行課件內容的優化,借助網絡資源進行數字化、媒體化資源的優勢營造課堂氛圍,針對性地進行活動設計。
最后,在培訓內容選擇的時候從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利用問卷、訪談以及觀察的方式對教師的需求進行調查,從學校的硬件和實際需求出發合理選擇設計培訓內容以及培訓方式,在日常的工作考核和培訓過程中引入專業講座、技術培訓以及師生論壇等,重點培養和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在培訓內容上不落后于社會的更新速度,調整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在混合式教師培訓過程中,學校要采取保障措施確保教師的培訓體制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進行,創建網絡平臺支持教師的個性化學習,整合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問題,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提升教師培訓的積極性,讓教師真正地落實自我的進步和成長模式,確保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
例如,在培訓教師掌握“如何編寫教學方案”的時候,結合教學設計方案和培訓活動,采取教學演示和操作方式,以網絡技術為輔助,基本的培訓框架如下“編寫教學設計方案—選擇教學用媒體—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成果—教學設計實踐的實施與評價反思”,期間應用的培訓活動可以是“了解教學設計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學設計的步驟、編寫教學設計方案、分析并改進教學設計方案、填寫培訓日志”,使教師在完整的工作考核過程中認識混合學習模式的優勢和應用意義。在培訓的后期,對教師的教育技術掌握成果進行考核和評估,綜合網絡和移動學習的方式對整個培訓的效率和培訓的效果進行肯定,使教師認識到最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觀念對當前工作完善的影響,使教師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和專業技能,之后在教學和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掌握教學的關鍵問題,增強自我對學生的影響。
三、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當完善自身的信息素養,利用先進的教育技術優化當前的教學模式,本文從混合教學模式的培養出發,分析當前教師參與教育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優化的措施,提高自我的教學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增強自我對學生的影響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1]殷周平.基于混合式學習的高校C語言課程設計及無紙化考核實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3,32(2):133-134.
[2]朱霆,黨勝春,陳兵海.混合學習模式在普外科護理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09,16(8):151-152.
[3]張麗娜.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J].都市家教月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