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瑩
[摘 要] 隨著國際競爭日趨白熱化,在國際視野下需要把中等職業教育從國內市場推向更為寬泛的國際空間,打造一個立足于國際市場的中等職業創新人才系統工程是現代中等職業教育的共同目標。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更應該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服務社會、服務世界的觀念,把學生的知識積累作為首位,把學生的能力培養作為重點,把學生的素質提高作為核心,積極探究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基于國際視野下,從三個方面探究了培養職業教育有特色技能型人才的過程。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特色技能;創新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96-02
沒有創新就沒有一個民族的進步,沒有創新就沒有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過程潮起潮落、徘徊而行。在網絡全球化的時代,職業教育直面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教育國際化的洗禮,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社會大眾眼前。現代人才的培養過程不能再是老牛拉破車的一路前行,必須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讓他們成為新時代的中流砥柱。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應該一脈相承,都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在傳授學生科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必須發展學生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才能提高民族的整體素質。
一、時代賦予中等職業教育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機遇與挑戰
目前,世界經濟正向一體化進展,我們的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必須富有國際視野。民族文化必須相互交融,職業教育就像曾經的絲綢之路一樣向著世界進軍。要使教育具有國際視野,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種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之中。國度不同、學校不同、時期不同,目標自然是不同的。如在職業學校開設學前教育就應該具有前瞻性,必須與世界接軌,讓學校培養出來的幼兒教師在幼教工作中有著與時代同步的理念,讓未來的花朵不再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所以,在教育市場中,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空間前景一片光明,市場迫不及待地需要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人才。
二、在中等職業學校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
創新型人才有豐富的內涵
無論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作為人才培養都必須符合社會的需求,培養人才目標就必須與時俱進、專業知識與時代同步、融于世界不同特色文化。當今社會人才的方向發展是多層面、多形式的整合,人才要具備的不再是單一的專業知識,而是多方相互滲透的知識,因此,在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應該具有的是同一專業中的多面手,也就是說有過硬的基礎、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術、高素質、良好的環境適應性。譬如,職業學校常常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眾所周知,旅游管理包括酒店、旅行社、旅游風景區、會展旅游、餐飲、休閑娛樂、旅游行政等管理方向,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必須將這些專業知識、管理能力、方向素質融為一體,讓他們成為時代的佼佼者。培養的人才進入社會不僅要與本國各地、各民族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且還會與世界各地的友人之間進行交流,不懂得他們的語言,不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就不能很好地與他們溝通,那在學校培養都將成為空談,就失去了“人才”的實際意義。即使是旅行社管理方向,面對游客接待不僅要知書達禮,更應該善解人意,游客需要的不僅僅是旅游的路線,還需要知道地方的風景特色、餐飲特色,甚至休閑娛樂特色。盡管旅游專業僅僅是職業教育中的一個專業,但可以看出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社會需求的創造型人才的搖籃,也是知識創新的一個發源地。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有兩層內涵。
(一)根本目標重在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過程
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一方面要適應社會的需要,讓培養的人才能夠更有效地融于社會之中;另一方面也必須富有國際視野。能在社會大熔爐里立穩腳跟,在教育過程中就必須培養學生智勇雙全、開拓創新的潛能。例如,職業學校開設的旅游專業,怎樣才能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創新型人才,通過教育實踐表明,必須從以下幾個基本點出發,發展學生的素質:
第一,有深厚的世界文化積淀和文雅的民族氣質,樹立亮麗的個人形象。
第二,加強身體鍛煉,有陽光的精神面貌,談吐風趣、善于交流合作,待人接物恰如其分。
第三,在專業上敢于探究、敢于實踐,對知識的追求永不滿足,事業心進取向上。
第四,處理事情思路清晰,擁有很強的判斷力和敏捷的思維,善于解決實際問題。
因此,職業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但要重視專業知識的發展,更應該重視專業知識的形成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負時代賦予職業學校的希望。
(二)職業教育的特色就是培養的人才能夠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培養學生要在專業知識方面全面發展,不但要求專業基本功扎實,還要擁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適應社會的能力要求。如職業學校開設的電氣運行專業,電氣化的管理必須與世界接軌,經濟的迅猛發展讓世界日新月異,因此,在培養人才過程中,要以開發學生的潛在創造力為前提,突出創新思維。同時,在培養人才過程中注重啟發誘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能在電氣化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
三、在中等職業學校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
的創新型人才必須有合理的構建框架
合理的構建框架不僅是建設偉大國家的需要,更是職業學校自身面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的必然選擇。職業學校對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擔負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責任,而且還要構建一個各具特色、符合自身客觀實際的人才培養過程體系。
(一)在職業學校樹立創新的教育理念
沒有創新的精神,沒有奇思妙想,職業教育就會成為一潭死水,與國家成立職業學校的愿望大相徑庭。一個民族的興衰靠的是人才的培養,只有提升全民族的整體素質,才能讓民族立于世界之林。職業學校與普通學校最大的不同點在于,職業教育更重視實踐,更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同時,更注重形成人文精神。因此,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重在實踐能力,將專業知識用于社會中去服務社會。如電氣化鐵路技術專業就是培養能從事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及其裝置的設計、運輸與施工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了更多地實踐,職業學校需要開設的課程有:電路——讓學生熟練掌握電源、負載、連接導線和輔助設備功能的基礎課;模擬電子技術——指導學生研究對仿真信號進行處理的模擬電路的學科。還有電力電子技術、鐵道供電、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應用、檢測與傳感技術、信號基礎、電子電路實訓、電氣安裝實訓、PLC應用實訓、畢業綜合實訓等。這些專業知識只有在電氣化鐵道及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單位去實踐,才有可能領悟專業知識的真正內涵。
(二)創新教學方法,優化專業結構是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創新型人才的基本手段
職業學校的生源較差,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只有創新教學方法才能驅動他們對專業知識學習的動力。怎樣才能讓職業教育敢為天下先?唯有創一流的能被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界認可的專業品牌,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會到所學知識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就必須融入先進的國際理念,讓專業化的光環時時籠罩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學生生生不息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職業學校開設建筑專業,職業學校培養人才就必須以學生達到熟練掌握建筑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創建原理為前提,培養他們具有藝術情操和合理解決城市規劃,建筑、室內等設計的能力,能勝任建筑、規劃、裝修等設計單位、建筑科研或教學等單位的工作,成為政府機構、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等部門中與建筑設計、建筑管理和建筑開發等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建筑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讓學生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培養學生有較扎實的物理、化學、數學等科學基礎、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運用外語的綜合能力。這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應用知識的來源。
(2)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建筑設計專業知識的原理和掌握基本設計方法,這是專業必須達到的標準,并在實踐過程中達到不斷提升表達風格各異的建筑設計意圖的能力,初步的計算機文字、圖形和數據的處理能力。這是專業必須達到的境界。
(3)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建筑史料,讓學生領悟生活環境、人的行為與建筑環境的關系,社會文化、地方習俗的基本知識,以及建筑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這是拓展專業知識的需要。
通過這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足以讓他們看出專業知識之間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在歷史的熏陶下與國際兼容。新的教育思想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大有作為,只有讓學生獲得眾多的知識,培養更強的能力,才能在專業上有專攻,在實踐上有突破,才能與時代為伍,擠入民族教育的先進行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職業教育也不能例外,中等職業學校的目標已經轉變為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盡管職業學校的學生知識水平較差,但只有職業學校能夠堅持以生為本,根據時代的需要、市場的需要辦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職業教育,在教育行列肯定能夠闖出一片藍天。各職業學校應當攜起手來,準確把握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明確中等職業教育在時代潮流中的角色地位,在職業學校培養既彰顯中國特色又富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這條路才會更加通暢。
參考文獻:
[1]張莉.國際化視野下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機制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5(18):33-35.
[2]凌斌.ESP視角下的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討:以導游英語課程為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4(9):102-103.
[3]陳穗麗.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創新性平臺建設的探索[J].科教文匯,201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