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
【摘要】幼兒音樂教育,是啟發(fā)幼兒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具有形式靈活、內容多樣等特征?;诖耍疚囊愿拭C省隴南市幼兒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隴南民間童謠的融合應用為主要探究內容,分析現(xiàn)代幼兒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效果,以達到激發(fā)幼兒認知能力,輔助學生智力開發(fā)的目的。
【關鍵詞】隴南民間童謠;幼兒教學;音樂創(chuàng)新融合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一、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融合價值
隴南民間童謠具有濃郁的地域特征,是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一部分,將隴南民間童謠融合在幼兒音樂教育之中,具有較高的價值。從宏觀文化角度分析,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隴南民間文化,為隴南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傳播渠道,因此,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從微觀教育視角分析,隴南民謠包含繞口令、謎語、故事、搖籃曲等形式,多樣化的音樂形式,能夠拓展幼兒音樂視野,為幼兒音樂賞析帶來美的享受,實現(xiàn)智力開發(fā),同時,隴南民謠的音樂旋律活躍,形式多樣,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音樂情感,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成為輔助幼兒成長的主要依據(jù)。幼兒在進行隴南民間童謠學習過程中,對我國民俗文化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從而為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由此,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具有教育價值。
二、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一)隴南民間童謠與歌曲的融合
隴南民間童謠內容豐富,隴南民間童謠在現(xiàn)代幼兒音樂教育中的融合,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在幼兒音樂歌曲教學中的應用。以《數(shù)九歌》為例進行分析,歌詞內容為“一九暖,二九凍破臉,三九四九,閉門死守,五九六九,順河看柳,七九八九,河里洗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边@首民謠歌曲的節(jié)奏性強,整體節(jié)奏歡快,且童謠的內容均為簡單的生活事物,幼兒能夠在感受音樂歌曲節(jié)奏時,也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歡快的歌曲形式,也容易被幼兒記住,使幼兒的主動學習性增強。由此可見,隴南民間童謠的在幼兒歌曲教育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拓展幼兒音樂教育開展的理論知識,豐富幼兒在音樂教育中的學習內容,對幼兒的智力啟發(fā)、誘導發(fā)揮著作用。
(二)隴南民間童謠在樂器表演中的融合
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體現(xiàn)在幼兒樂器表演教學過程中。民謠內容豐富多樣,除了民謠的直接演唱,也可以配合一些特色的音樂樂器進行演奏,例如鼓、鑼等樂器。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應用隴南民間童謠時,也要善于抓住隴南民間童謠表演的這些特征,實現(xiàn)幼兒音樂歌曲的不斷創(chuàng)新。例如甘肅省隴南市某幼兒園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將《編花籃》作為主要內容,教師首先以小鼓敲打節(jié)奏,作為民謠歌曲教學方法,然后,逐漸將擊鼓變成拍手,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從觀看教師表演,到主動模仿教師拍手,能夠參與到音樂教育課程中來。案例中教師的這種隴南民間童謠應用方式,充分借助隴南民間童謠節(jié)奏感強,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優(yōu)勢,逐步引導幼兒的音樂教育工作,從“觀看”到“模仿”的有效過渡。幼兒在這一實踐轉變過程中,能夠不斷加深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對音樂韻律、音樂節(jié)奏感的全面探究。由此可見,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將幼兒音樂創(chuàng)造思維引導變得更有效,這是現(xiàn)代幼兒音樂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實踐的直接體現(xiàn)。
(三)音樂課堂活動中的融合
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活動課堂中的內容融合,使幼兒對音樂的認識更加多元。以《一根繩》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拍手進行童謠音樂打拍,然后教師與幼兒一同進行課堂編繩小游戲。案例中隴南民間童謠與幼兒音樂活動的有機融合,充分把握了幼兒自身“玩”的特性,民謠原本就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態(tài),因此,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融合,也達到了激發(fā)幼兒內在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提供了引導,使教師的音樂教育活動更貼近幼兒自身的生活,幼兒的接受效果更好。
(四)日常音樂賞析中的融合
我們?yōu)榱诉_到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教育中的巧妙融合,也可以將隴南民間童謠融合在幼兒日常活動中,歡快的旋律,符合幼兒思維簡單、樂感知能力強的發(fā)展特征,也能夠達到運用音樂旋律,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表達能力的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隴南民間童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分析,是我國幼兒教育工作實踐中創(chuàng)新的代表。在此基礎上,為了充分發(fā)揮民謠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應將隴南民間童謠與歌曲相融合、隴南民間童謠在樂器表演中相融合、音樂課堂活動中相融合、以及日常音樂賞析中相融合,實現(xiàn)民謠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