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馨
【摘要】本文主要是對關于《民族音樂學概論》書評的評析,通過對各篇書評的結構以及內容優缺點的分析,可以更客觀、科學地了解《民族音樂學概論》這本教材的優缺點,以及對教材大致內容的認知。
【關鍵詞】民族音樂學;客觀;科學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第一篇評析:本篇文章對伍國棟先生所著之《民族音樂學概論》做了較為全面準確的評價。文章伊始先明確伍國棟先生引入民族音樂學概念之必要性和描述的成功之處,同時也深刻認識到民族音樂學所涵蓋內容之廣并非一本簡單書籍可描繪而出,但是就整體而言,本文作者仍然認為,伍國棟先生著此書之功必大于其不足與缺陷,仍有很多內容值得學習。
作者分析本書的具體內容和結構組成。書籍選擇的每一個主題,彼此經典獨立但又相互連結,構成統一整體。分析內容時采用總—分的方法,讓人一目了然又詳細之至,描述作者之觀點之余更有自己的深刻見解。
最后,作者強調了伍國棟先生經常性地引述國內外 (主要為歐美日及中國) 諸多名學者之相關論述,生動形象并且具有強大說服力地佐證伍國棟先生個人之觀點,使整本書更加飽滿生動。
第二篇評析。本篇文章的整體感覺是細致入微的分析了伍國棟先生《民族音樂學概論》之優缺點,但是缺乏總體的認知和評價。文章開頭首先把《民族音樂學概論》這本書定性為具有教科書性質的書籍,是應教學之急需。隨后作者以章節為單位分析書籍的詳細內容,每個章節又只是一句話概括,夠簡而不夠精,很多內容難以概括。而后再次強調本書具教科書性質難免有重復贅述之嫌,個人認為也不必舉例予以說明。
作者認識到本書存在的缺點,有些內容論述不夠詳盡,有些詞語使用‘簡而不‘練,確實從另一個方面客觀描述了此書之缺陷。但是隨后作者又繞回本書的優點所在,難免讓人暈頭轉向,優點缺點的論述看不出邏輯可言。但是整體上看,本篇文章還是可以帶領初學者較快的領悟認識伍國棟先生的《民族音樂學概論》。
第三篇評析。本篇文章整體邏輯清晰,分析有理,引用有力,總結深刻。文章第一段雖然存在錯別字問題,但是不影響作者從民族音樂史入手,到引用外國著作和相關人物,進而進入寫作的主題伍國棟先生的《民族音樂學概論》,邏輯層層遞進,順理成章。
接下來,作者通過分—總的方法,先把書籍內容分為三部分深入分析,沒有一章一章描述的啰嗦,語言簡練而又全面。而后總體概括描述本書的優點所在,從讀者切身體會《民族音樂學概論》一書到底好在何處。然后就是關于此書缺點的陳述,認識深刻,描述準確。
最后,優缺點過后是對此書的整體分析,語言當中有肯定也有自己的真摯批評,是篇不錯的書評。
第四篇評析。本文以伍國棟先生之《民族音樂學概論》的背景入手,此書特殊在不僅分析了西方民族音樂的歷史,更加結合了“中國人”的背景,有了自己民族特色,成為了和同類書籍不一樣的一本書。
本文同樣采用分—總的分析方法,把書籍結構簡而言之又不乏邏輯的展現出來。在總體論述中,先優后缺的描述也容易讓人接受,在缺點論述中的語言十分委婉,并且以舉例之方式把缺點大而化小,又小而見大,讓人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
最后,作者暢想了《民族音樂學概論》一書的傳播的必要性和適時性,有回顧,有展望,總體前后呼應,結構完整。本文語言簡潔,閱讀順暢,通俗易懂。
第五篇評析。本文開頭引入伍國棟之《民族音樂學概論》一題有些過猶不及,背景性東西太多,不夠簡練。從民族音樂學到比較音樂學,從西方國家到中國本土,大片論述之后才引出文章中心,未免有些頭重腳輕。
本篇文章分章論述結構內容,十分詳細但缺少總結概括。每章內容有詳盡描述,但是沒有對本書的整體把握,看完之后,感覺沒有中心思想和重點內容,這一方面需要改善。
優缺點論述得到,分析到位。但是不足的一點,舉例時可以抓典型和重點羅列,把所有例子羅列上去不會顯得文章內容豐富,反而有種不知道說什么而湊字數之嫌。
綜上所述自我認為第一篇、第三篇書評相對其他篇來說是非常不錯的,充分應用了科學的思維辯證的觀點去討論和探究,這樣也更加科學和客觀。也認識到在學習《民族音樂學概論》中的方法中田野調查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對于民族音樂學的發展,人們應該科學理性的分析,看待前人的學術觀點與理論,并應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他們。
參考文獻
[1]魏琳琳.民族音樂學“音樂與認同”的研究路徑譯介——以1982~2015年《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個案研究為例[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7(02):52-59.
[2]尹瀟敏.民族音樂學理論探究——評《民族音樂學概論(增訂版)》[J].中國教育學刊,2017(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