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樹發(fā) 許子健
【摘要】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來抒發(fā)情感的藝術,本文將對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表演能力的方法與技巧進行總結。
【關鍵詞】舞蹈教學;表演能力;方法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3 【文獻標識碼】A
一、提升舞蹈學生表演能力的重要性
對于舞蹈來說,若想將舞蹈情感充分的呈現(xiàn)出來,不僅僅是要做到肢體動作準確,還要將情感融入其中,讓觀眾能夠通過舞蹈表演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因舞蹈自身是無聲的情感傳播方式,需通過音樂以及舞美設計等多種因素的結合而展現(xiàn),但若舞蹈者只是機械地完成肢體動作,在面部表情以及眼神中沒有情感的流露,也會影響整體的舞蹈效果。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更能夠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其舞蹈情感,與觀眾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二、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表演能力的方法
(一)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每段舞蹈動作以及節(jié)奏安排都有其所蘊含的感情,因此,學生理解舞蹈情感能夠更好的詮釋舞蹈動作。為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以及思維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感悟舞蹈的主題。每段舞蹈都有其對應的音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聽舞蹈音樂,感受該段音樂所表達的氣氛,并將其結合到舞蹈中。部分舞蹈音樂有相應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故事由來,教師可在舞蹈動作教學之前向學生將其介紹,使學生了解音樂背后的故事才能夠更深入的感悟故事,并將情感融入到舞蹈中。例如在學習新疆舞蹈《快樂的跳吧》中,教師可讓學生先聽富有新疆風格的舞蹈音樂,感受音樂氣氛,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穿上新疆舞蹈特定的服裝,通過對音樂的理解,用舞蹈動作自由的發(fā)揮聽到該段音樂后所想表達的肢體動作。然后教師向學生介紹新疆的地域文化以及風土人情,也可通過多媒體播放新疆在某些節(jié)日中跳舞的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領略到該段舞蹈的表演方式以及表情拿捏[1]。
(二)注重學生的形體語言培養(yǎng)
在舞蹈表演中,形體語言是最重要的,觀眾會根據(jù)表演者的形體而產(chǎn)生第一印象。表演舞蹈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形體姿態(tài),因此,需加強對學生形體的培養(yǎng),從而為其塑造優(yōu)美的形體姿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學生日常的形體姿態(tài),例如在“行走坐臥”方面,若學生有駝背、探肩、含胸或走路形態(tài)不雅觀等多種不良現(xiàn)象,應對其及時糾正,并時刻提醒學生改正。讓學生從日常中便養(yǎng)成良好的形體姿態(tài)習慣,適當?shù)男误w糾正以及科學的舞蹈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優(yōu)化體型并矯正形體缺點。在訓練學生舞蹈站姿時應提出多種要求,例如挺胸收腹,兩腿并攏、自然抬頭等多種相關標準,要展現(xiàn)出年輕向上的活力。除此之外,還需注意對學生肢體反應、靈活度等相關的協(xié)調訓練,并在該方面需強練習,逐漸提升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眼神的情感流露
舞蹈表演包括肢體表演以及面部神態(tài)表演,在打好舞蹈中作肢體表演基礎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加強對學生眼神的訓練,讓學生通過眼部神情向觀眾傳達除肢體語言外的情感。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眼部訓練,在每次上課的前幾分鐘,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做“眼睛靈活操”,就是通過眼球上下左右的轉動,來增強眼睛的靈活性。教師也可給學生出題,讓其用眼神加以表達。游戲是營造課堂氛圍以及提升學生興趣的主要方法,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做“猜眼神”游戲,即讓學生通過眼神流露,其他學生猜其想表達的意思。在該項訓練進行之前,首先需要教師先給學生明確的介紹動作要領,或進行示范,讓學生通過模仿增添自己的情感從而將其創(chuàng)新。
(四)加深學生對表演角色的理解
通過舞蹈能夠表現(xiàn)多種情感,舞蹈的類型也是種類繁多,有的舞蹈能夠直接表達情感,也有一部分舞蹈是借助舞蹈的形式來演繹一個故事,在該種舞蹈中,將會賦予舞蹈演員某一角色,因此,就需要鍛煉學生對其表演角色的理解。舞蹈雖是以肢體動作為基礎,但仍需要眼神、形體姿態(tài)以及舞臺方面的多種輔助方能夠將舞蹈精神充分的向觀眾呈現(xiàn)。因此,舞蹈教師需持之以恒的加強對學生多種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通過適當?shù)姆椒ǎ瑵撘颇奶岣邔W生的舞蹈基礎與舞蹈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李瑞祥.談學生舞蹈能力的培養(yǎng)[J].青春歲月,2015.
作者簡介:魏樹發(fā)(1962—),男,吉林省長春市人,本科,吉林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與教學研究;許子健(1992—),男,吉林省長春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