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 當前農村教師力量薄弱,農村小學教師存在“被全科”的現象,為了幫助小學教師實現全科化,進而適應新時期農村教育發展的需要。通過對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特征的論述,試著探討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的途徑。
[關 鍵 詞] 農村小學;全科教師;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10-01
我國的小學教學主要將學習進行不同學科的劃分,但是這種方式在小學生認知規律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僅不利于小學生對知識的全方位探索,也不利于教學評價。因此,在我國的小學教育中,開始探索全科式教學。但是在全科教師的培養方面,對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當前,農村小學教育中對全科教師的需要更加緊迫,這種緊迫性不僅是教育觀念的轉變,更涉及教育公平問題。本文將通過對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內涵特征進行分析,敘述培養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必要性和培養途徑。
一、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特征
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是指在學科劃分上沒有明顯的界限,可以勝任農村小學課程各個學科教學任務的優秀教學人才。這種全科性并不代表教師要掌握各科的所有知識,如果各科都要統統掌握,不僅要耗費老師大量的精力,可能還會導致“樣樣通,樣樣松”的后果。因此,我們所說的全科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在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學科之外,還能夠掌握其他學科的一些常識性、通識性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提高綜合知識的掌握水平,有助于教師擔任多學科的教學任務,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二、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全科教師也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偏遠地區農村教育的改革,全科教師培養顯得更加迫切,更是體現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
(一)全科教師培養符合教育發展的時代需要
教育水平較為發達的國家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基本都采用全科教師的教學模式,如美國、德國、日本等,都是一名教師擔任多學科的課程教學任務,一般情況下2~3名教師可以承擔起一個班級的全部教學任務。從我國目前小學教育的現狀出發,仍然是以分科教學為主,對教師的培養也主要是分科培養的方式,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在自己的學科上非常專業,但是對其他學科內容的了解非常少,教師的綜合能力也較為欠缺。因為地理位置、環境資源匱乏等因素的限制,農村小學教師也變得越來越少,為了保證偏遠地區小學教育的公平性,我們需要更多能夠教授多學科的綜合性教師人才,來滿足小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二)全科教師培養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本質要求
我國當前大部分農村小學仍然按照不同學科進行細致的劃分,這種方式不利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小學生正處于對外界事物非常好奇的階段,對新知識的接受往往會受自身經驗的限制,同時,小學生的思想還存在著易變性和可逆性的特點,為了適應小學生這種認知發展規律,全科教師的培養是必然選擇。全科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運用多學科的知識進行講解,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所學知識。
(三)全科教師培養是為了保證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訴求的實現
隨著城鄉發展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到城市發展,但因為教育改革和經濟水平的限制,孩子不得不留在農村,留守兒童成為農村人口中一個特殊群體,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留守兒童人數多,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安全感缺失、心理問題嚴重等成為這個群體的重要問題。農村教師因為缺乏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面,對學生的生活情況并不是很了解,缺乏和學生的溝通,這就讓老師很難發現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這樣非常不利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同時也不利于農村教育的發展。
三、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培養途徑
(一)定向培養方式
為了保障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讓人才留下來,可以采取定向培養的模式,這樣既能提升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也能保證其隊伍的穩定性。在招生選拔上針對特定區域進行招生,這樣可以讓教師人才因為地緣關系愿意留在當地教學,保證隊伍的穩定性。其次,進行多元化培養,并加大實踐教學力度,讓全科教師培養人才多進行教學實踐,以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
(二)構建全科教師培養的課程群
根據全科教師培養的目標,在高校全科教師培養課程中應該注意教材的編寫和使用,要有所側重,構建全科教師培養的課程群,在課程設置上除了核心課程內容的設置外,還應該把心理教學課程和小學教師職業素質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盧琦.關于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及農村小學教師現狀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09(4).
[2]黃正平.關于小學教師培養模式的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9(4).
[3]徐雁.全科型本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4).
[4]周德義,李紀武,鄧士煌,等.關于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的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