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葦
[摘 要] 簡要分析了當前素質教育狀況,指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引導學生自我培養的重要性。闡述了引導學生自我培養的前期準備工作以及提出了以“完成目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我培養的建議。
[關 鍵 詞] 素質教育;自我培養;載體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94-01
一、前言
(一)素質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內涵
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二)當前素質教育狀況
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各大高校緊跟國家政策方針,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全面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可否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高校為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之外的其他綜合能力,建立了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通過這些組織確實也培養了不少的學生,開發了他們在專業之外的潛力,然而學生會、社團的成員僅占高校學生總人數的一小部分,對其余大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仍然令人堪憂。
(三)引導學生自我培養的重要性
學校提供的素質拓展平臺是有限的,學生獲得的有效資源受到了限制,那么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怎樣去自我培養,比“強制性”地培養學生更重要。美國心理學家指出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在此動機的驅使之下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這為引導學生自我培養指明了方向。
二、引導學生自我培養的前期準備
(一)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自我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發現當我問學生自己有什么優點時,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能夠自信地回答,一個人不可能只有缺點沒有優點,這反映出學生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自我可以從學生的技能、社交、領導、組織、文體、學習、性格等多維度,讓學生找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二)幫助學生養成自我肯定的習慣,樹立積極的心態
對心智還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更多地應該引導他們自我肯定。在傳統教育下,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家長否定、批評自己的孩子,學生的天性被壓制,許多潛能可能在成長過程中被扼殺,然后家長再把學生交到我們教育工作者這里,試圖讓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這時我們教育工作者更需要肯定他的獨特,讓他發現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自信起來,樹立積極的心態。
(三)教會學生自我反省
荀子在《勸學》中寫道:“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生常常在一些相同的小事上反復犯錯,這就是沒有及時反省,找到犯錯的原因。通過訪談,了解到學生知道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堅持自我反省。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督促學生、指導學生自我反省,讓學生養成科學的自我反省習慣。
三、以“完成目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我培養
上文中提到“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在此動機的驅使之下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通過“完成目標”的形式,讓學生感受“自我實現”所帶來的滿足感,這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自發地為下一個目標而奮斗,在完成一個個目標的過程中學會自我培養。
(一)協助學生建立目標,關注學生目標完成情況
在初期學生建立目標的過程,應給予指導,指導學生思考近段時間最想實現的目標,以此設立第一個目標。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人而異,總體來說對心智還未成熟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為欠缺,因此需要關注學生目標完成的情況,監督他們推進目標完成進度。
(二)教導學生正確認識困難、挫折
學生在為目標努力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和挫折,許多學生可能會選擇逃避困難,消極面對挫折。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教師能及時發現學生正面臨的問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最終實現目標,讓學生體會到“戰勝困難,勇于面對挫折,實現目標”所帶來的快樂、滿足,這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則產生負面的影響。
(三)通過完成目標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人的自信源于自己對自己過去的認可,通過引導學生設立、完成目標,讓學生認可自己,從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如此,反復設立目標,引導學生去完成,長此以往最終使學生脫胎換骨,自信、健康地發展,學會自我培養。
四、總結
通過“完成目標”模式,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在為目標奮斗過程中的自我成長,獲得“滿足感”,讓學生建立起自己可以培養自己的思想觀念,同時獲得自信,讓學生學會自我培養。
參考文獻:
[1]潘銀忠,唐征友,陳鐵夫.大學生素質教育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楊叔子,余東升.文化素質教育與通識教育之比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7.
[3]立春.素質教育新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4]張陸,佐斌.自我實現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7,15(1):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