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摘 要]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發展,在高職教育階段,體育教師不僅僅注重學生自身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的提升,更應該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逐漸培養學生的品德素養。從現階段高職學生體育道德出現的問題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實踐,對高職籃球比賽對學生體育道德培養的策略做出了一些探索實踐。
[關 鍵 詞] 籃球比賽;高職體育;體育道德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99-01
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是由原來的故意犯規逐漸演變過來的,這種以故意傷害他人為目的或者投機取巧的行為為手段的犯規行為,已經嚴重觸犯到了籃球比賽的體育道德底線。就現階段而言,高職學生由于自身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籃球比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觸犯體育道德的行為是必須得到教師的重視的,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籃球比賽的競爭性,促進學生體育道德的提升。
一、現階段高職學生體育道德出現的問題
(一)功利主義橫行,道德素養不高
受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高職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難免自身的行為會帶有明確的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這不僅僅存在于學生競技體育的賽場上,更普遍存在于學生的生活中。功利主義的逐漸普遍,就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不惜一切手段獲取比賽的勝利,甚至會出現一些比賽黑幕等,都是體育道德缺失的重要表現。其次,由于高職學生大部分成績較差,因此一些學生屬于在學校和班級中比較調皮的學生,這種學生具有任性、誰也不服的好勝心理,這種心理在大部分的時候是一種良好的意志品質,但是在比賽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極端情況,這種心理就會讓學生逐漸為了競技的勝利不擇手段。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讓學生的體育精神真正符合學生的體育素養。
(二)重視結果成績,忽略體育德育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不論是教師舉行的教學比賽還是大型的體育比賽,往往教師和學生更加注重的是比賽的結果和成績,而逐漸忽略了體育比賽的教育作用。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求教師能充分發揮體育的教育作用,以體育比賽的過程為導向,引導學生體育道德的提升。另一方面,競技體育的比賽形式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通過公平競爭引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通過體育教育,鍛煉學生的體育道德。
二、高職籃球比賽對學生體育道德的培養策略
(一)以體育精神為引導,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
籃球運動是學生熱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學生的道德觀念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在輸掉比賽之后也會有不服氣的情緒出現,在贏了比賽之后也會表現得驕傲自滿。因此,教師在進行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體育精神的引導逐漸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精神。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對學生的籃球理論知識、籃球技術和技能進行詳細的指點和教授,也會將體育道德教育擺在核心位置上,筆者會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的分組對打、一對一對打等形式來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并且在筆者的監督下,讓學生避免一些打球時“下黑手”。通過不斷地灌輸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開展體育道德教育,讓學生真正理解體育的公平競爭精神。
(二)以體育比賽為主,讓學生享受比賽
學生在進行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哪個球隊的輸贏,哪個人得了多少分等,誠然,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于對勝利的渴望,但是教師也應該逐漸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比賽觀念,讓學生能夠在每一場籃球比賽過程中享受比賽,讓學生尊重比賽規則,不惡意犯規,促進學生比賽樂趣的提升。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就會逐漸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在籃球比賽時,如果隊手摔倒了,鼓勵學生在不影響比賽的前提下能夠拉起來,發揮學生的友善精神。又如在比賽時,讓學生享受和隊友配合,通過傳接球得分,享受合作帶來的勝利。
(三)以體育道德為準,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面對籃球天賦不同的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尊重每個學生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樹立起籃球信心,通過教師分層次、個性化的教學,讓每個學生的體育素養都能得到提升。例如,在籃球比賽過程中,筆者適當地讓基礎較弱的學生上場進行鍛煉,通過緊張環境等因素的作用,讓學生更加努力、認真地提升自己,并且樹立良好的籃球信心。通過籃球比賽上的道德實例為講解,讓學生能真正沉醉于籃球項目,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
總之,體育道德就是學生品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高職階段開展籃球比賽活動受到了學生的極大歡迎,但是由于一些學生自身體育素養的不足,會在比賽過程中出現一些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從籃球比賽的角度出發,逐漸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體育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波.競技體育中過程與結果的認識問題剖析[J].體育學刊,2016(2).
[2]彭勁松,張少柏.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選擇和調試[J].體育學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