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羽 羅斌 宋丹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辦學條件的改善,電教手段正日益廣泛地在教學中得到運用。電教手段的運用,改變了過去靠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進行傳統教學的現象,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加快了教學進程,也促進了教學改革。
[關 鍵 詞] 電教手段;興趣;動手能力;突破難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88-01
一、適時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內科護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醫學專業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對專業知識熟練掌握,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臨床崗位體驗以及平時的見習課,但是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上有所體現。視頻教學較早被引入醫學教育,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醫學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1],彌補了學生臨床思維方面的欠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醫學是枯燥的,復雜的疾病表現及其護理容易讓學生學習倦怠,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電教手段具有生動性、趣味性、系統性的特點,能把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如在教學“肺結核的預防”知識點時,利用幻燈片,適時播放公益動畫科普短片,生動幽默的解說將肺結核的預防知識展現出來:如果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甚至咯血超過兩周,就需要到醫院進行診療。在預防上平時應勤洗手、多通風、強身健體,都能夠有效預防肺結核,最重要的還是全民接種卡介苗。學生學習興趣瞬間提高,很快就掌握了肺結核預防的相關知識,教學效果極佳。
二、利用電教手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護理專業學生不僅要求理論知識扎實,還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在內科護理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安排了實踐課,如“心電監護操作”。心電監護儀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每個護理專業學生都必須熟練掌握心電監護儀,但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學生初次面對心電監護儀仍然一頭霧水。這時,就需要輔以電教,以視頻的形式將心電監護儀的操作流程播放出來,學生面對儀器,觀看視頻,做到了動眼看、動手學、動腦想。我再及時指出學生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全班正確示范,操作難的問題得以解決。
三、利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難點
內科護理學大部分知識是抽象的,比如疾病的發病機制。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教師應抓住時機,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幫助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教學“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的護理”時,疾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有三種學說,分別是種子學說、土壤學說、病蟲害學說。教師課堂理論講授后大部分學生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這時結合“再障”電教,簡單明了的動畫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地將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機制以土壤、種子、病蟲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立刻就明白再障為什么會受多方面影響。電教的補充播放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四、利用電教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渠道,優化課堂40分鐘的教學質量,以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成果。不僅可以利用學校視頻點播系統的視頻進行播放,教師還可以將網絡上最新的醫學成果或新發現制成影片,根據教學需要適時播放,會大大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并且讓學生和最新的醫學進展接軌。
同時,還需要經常了解學生對內科護理學教學的建議和意見,及時修改和調整教學方法。只有加強自身的建設,提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長處,使教學得以順利實施,內科護理學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蕾.視頻反饋結合模擬教學法在兒童體格檢查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5,44(7):993-995.
[2]姚壯.研究性教學在內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