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王小妹
[摘 要] 剛剛結束的2018年度全國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視頻會議對職業教育提出“要打好職業教育提質升級攻堅戰,抓質量,聚焦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有學者研究認為,職業素養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基礎上的工作精神、勞動態度、質量意識、服務觀念和職業道德。根據國內眾多學者對高職學生在校現狀的調查,課題組認為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職業學校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前提與基礎,這也是職業教育提升育人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3+2”分段制高職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貫徹國家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特別是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刻不容緩。
[關 鍵 詞] “3+2”分段;高職學生;自我管理;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018-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高職教育“3+2”分段教育中學校教育有義務、有責任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中國青年網、江蘇教育分別對學生職業素養做了專題討論,王永保等學者研究認為職業素養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基礎上的工作精神、勞動態度、質量意識、服務觀念和職業道德。根據近年來國內眾多學者以及課題組自身對高職學生在校現狀的調查,我們認為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職業院校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前提與基礎。“3+2”分段制高職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貫徹國家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特別是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刻不容緩。本文同時針對“3+2”分段制高職學生自我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提升對策。
一、高職學生自我管理現狀
(一)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由于“3+2”分段制高職學生是由初中生直接升學的,大都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且沒有經過高考的洗禮。在當下激烈的人才競爭和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面前,他們仍舊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并且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缺乏學習動力,沒有遠大理想,具體表現為:沒有學習意識,不認真聽講等,這些都是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的表現。就護理專業而言,它不同于其他學科指著臨陣磨槍就能通過考試,知識必須經過反復的積累,才可以在實際的操作中得到發揮。然而當下院校對報考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較高,在招生時分數較低,所以這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差,這是高職學生自我管理中出現的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3+2”分段制高職學生還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自我管理能力不夠,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脆弱,雖然已經有了大致目標,但鍛煉較少,這就使他們非常容易碰壁,心理遭受打擊,更有甚者,可能會出現負面情緒。近些年來,因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出現了一系列稍有不順心就出手的現象。高職學生王某在學校的足球場與同學一起開展踢足球比賽時,由于比賽較為激烈,王某不小心犯規,另一位同學姜某便常常斥責王某,另外,還有一些女同學在觀看。王某覺得自己在女同學面前很沒面子,于是在比賽結束后,王某聯合幾個小伙伴找到了姜某理論,此類事件比比皆是。由此可見,高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是影響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一大因素。
(三)對未來職業沒有合理的規劃
大氣候影響小環境,學生就業問題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國總體就業大環境的影響。國家領導人在剛剛結束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透露,今年的大中專畢業生達1320萬,創歷史新高,還有一些退伍軍人和失業后重新就業的職工,目前我國總體就業存在著供大于求的問題。面對如此艱難的就業形勢,調查卻顯示“3+2”分段制高職學生大多沒有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的學生甚至進入高職院校以后隨心所欲。經調查發現大約有70%的高職學生從來沒有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實習過。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對所選擇的專業不感興趣;另一部分則是學生自身沒有吃苦耐勞、加強自我管理的意識。
(四)消費觀念不合理
“3+2”分段制高職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容易出現好面子、愛攀比等心理行為。另外,盲目跟風、不懂勤儉節約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觀念的不合理也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得不到發展的一大因素。
二、高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對策
(一)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一個正確的教學目標能指引學生前進的方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適當改進學習內容和方法。從課題組成員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分別展開的幾個教學實驗項目來看,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手段,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提高實踐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開展定期的心理輔導,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
由于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學校在開展工作時可以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開設諸如護士職業心理等專業心理課程進行教學。我校聘請了多位具有國家二級、三級心理資格的教師坐鎮心理咨詢室,同時配備專門的心理解壓教室長期對學生開放。同時,班主任、任課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學生消除學習和生活上的障礙,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工作。另外,學校學生科還利用每周一次的班會或者晨會,讓學生表達情感、增強自信,從反饋的結果來看,效果比較顯著。最后,我校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能夠表現自我,找到自身價值,從而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有關調研表明,當前專業技術人才供不應求。針對課題組對學生的調查現狀,我校專門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時間也調整為入學第一年,積極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專業和目前的就業形勢。同時班主任、任課教師鼓勵指導每位學生參加國家“文明風采”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以賽促學,使職業規劃內化于心,讓學生在校早早明確目標,自身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努力。反饋結果表明,“3+2”分段制高職學生開始愿意從基層做起,從“小”單位干起,腳踏實地鍛煉自己;一些學生在職業規劃中甚至選擇偏遠地區,結合所學專業真正了解當下人們的需求,提出合理的創業思路,先就業后擇業或者創業的就業觀深入內心。另外,學生普遍意識到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將是畢業擇業時謀取自己理想職位的重要因素。
(四)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消費觀念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下有這樣一句話很流行,“你現在所有的輕松都是父母在替你負重前行”,因此,學校學管部門可以適時開展感恩等主題教育,讓學生在消費時首先去想想父母,并通過信息公告欄、宣傳展板等方式,提醒學生合理消費。另外,通過節假日組織多種實習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更多地了解當下社會的經濟形勢,提高自身的危機感、使命感;提供理財講座、財經類書目推薦活動等,多渠道提高學生的財商。很多學生學會在節假日打工兼職,更加理解父母,同時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五)開展家校合作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主要任務就包括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及能力的培養,學校一方面傳授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定期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另一方面需要及時聯系家長,協同家長共同擔負起學生的教育工作。我校通過較長時間的準備,在今年3月初,成立了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第一屆家委會,同時建立了年級、各班級家委會。家委會的建立,使父母更加及時地了解了學校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校的情況,并且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引導、督促的積極推動作用。
(六)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對高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高職教育和管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學生干部隊伍發揮的作用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學生干部是聯系教師、學生、學校的重要紐帶,學生干部既是學生又不同于一般學生,他們往往具有帶頭和監督的作用,有較高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學生干部主要有班干部、團干部、學生會干部部這三種,在高職院校的日常管理中,學生干部的加入可以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學校在選拔學生干部時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為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七)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作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培養高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來完成,網絡平臺作為一種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而有趣的環境,有利于維持學生的興趣,并且這種教育管理方法比較新穎,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利用網絡平臺上的一些虛擬招聘、虛擬理財等方式,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自我管理意識,再結合一些實際活動,從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為今后學生順利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3+2”分段制高職學生來說,在校學習時期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關鍵時期,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職業學校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前提與基礎,這也是職業教育提升育人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反饋表明,課題組所做的提升策略對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建華,張婧,職業生涯管理[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263.
[2]麥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82.
[3]景懷斌.中國人成就動機性別差異研究[J].心理科學,1995(2).
[4]彭永新,龍立榮.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測評的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1(2).
[5]陳大柔,從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5.
[6]車文博.心理學原理[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
[7]李小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