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爽
[摘 要]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滿足學生完善自身的需要,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提升思政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構建學生參與度高,制度化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將是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
[關 鍵 詞] 實踐教學;教學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33-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當今高職院校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多元文化觀念的影響和復雜社會思想的誘惑,思想的獨立性和多變性越來越強。逆反、攀比、急躁、冷漠、嫉妒已經成為大學生不可忽視的負面心理問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必須更加關注學生在價值觀層面、人格層面和社會適應能力層面出現的心理問題和變化,加強其實踐育人功能。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的指導思想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實踐教學比重,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協同育人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理應加強實踐教學,發揮實踐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高職學院在實施大學生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可以通過成立思政實訓室、制訂活動主題、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徑,處理好創新與繼承、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形式和內容三大關系,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究內容
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提升教學實效,完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首先要解決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在環節設計上要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多種實踐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學習任務的完成,設置內容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為學生展示才華、鍛煉實踐能力提供機會和舞臺,使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并獲得生動、全面的發展,以此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其次要解決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隨機性和偶然性、不能長期穩定開展的問題,在教學制度上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長效運行機制,使實踐活動的開展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最后要解決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成績評定問題,在實踐教學成績的評定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予以給分,并將實踐教學的分數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熱情。
在日常教學中利用多種輔助教學手段輔助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設計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形式上,根據教學內容充分發揮“互聯網+”和手機APP客戶端等多種新媒體,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學識,提升學生的修養。例如,根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教學內容,以“我的地盤德做主”為主題,指導學生利用多媒體設備完成微視頻的創作,通過學生前期收集資料完成腳本到后期的拍攝和剪輯過程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真正將思想道德理論入腦入心。
另外建設思政實訓室,利用思政實訓室里思想道德經典事例為核心的展示內容,結合思政課教學的有關章節,擴展相關知識點的橫向內容,并結合在社會生活中與就業單位工作中需要的道德素質為核心內容讓學生在教學實訓室里完成任務報告書、社會調查問卷。在這一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通過分工合作、學習書本知識、收集資料、分析討論、成果展示及評價與共享成果可以看到學生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團結合作的綜合品質,同時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個人道德素養和個人能力也可以獲得提升,明白道德品格的重要性。
在日常教學中設立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實踐教學活動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1)每學期定期開展傳統文化學術報告。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講座、經典著作推薦等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2)加強“社團”的理論指導和專場主題活動指導,指導社團學生骨干在學習理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中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例如,每學期開展以愛國、愛黨、紀念革命傳統為核心內容的專場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既提升社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同時也讓參與主題活動和觀看主題活動的學生提升個人的思想覺悟和道德認知。
在日常教學中完善成績評定機制確保實踐教學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的成績以40%的比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績評定采取過程考核的方式,根據考勤、學習態度、課堂參與和實踐成果為主要考核依據,結合學生對實踐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以及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綜合能力綜合評定。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實施效果
在推廣應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這幾年以來,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愛國教育、黨史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中國傳統優秀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提升了個人的道德素養。根據不完全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在進行思政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自覺地用優秀的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來約束自己(占調查人數的95%);而且在做項目中,能與人合作,完成項目制作(占調查人數的85%);道德品質已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占調查人數的90%)。
無論在教學中還是在人文素質培養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無疑都是高職思政教育探索的有效形式,這種教學形式將更加有利于高職院校公共政治課在有限的教學時間發揮更大的教育功能,也為今后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改革提供一個新的思考視角。
參考文獻:
[1]趙光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08(6):19-20.
[2]徐燕秋.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改革探索:建立“思政”課程實訓室[J].科技資訊,2006(3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