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肩負著我國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履行的重要使命,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國民經濟建設及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也直接影響國家各項政策及管理決議的有效推行,所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以筆者所在單位資產管理為例,從其管理現狀分析入手,探討如何通過資產清查工作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并提出意見與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資產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近年來逐漸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這不僅在于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重要性,同時也在于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及管理能否有序推進,直接關系著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有效履行。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現狀來看,較前些年有了明顯進步,但仍然在某些方面存在著進一步改進與提升的空間,例如資產管理一直是困擾單位內部管理的重大難題。所以,只有重視資產清查這一重要環節,從源頭入手,才能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現狀
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管理對象核查不清、管理流程不明、責任歸屬不詳以及過程監管不力等,都給固定資產管理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此外,在應收款項和預付款項的管理中,沒有相關制度,影響管理工作質量。在庫存及物資材料清查及管理中,管理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賬實不符現象,且未能及時做出書面說明,影響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重要性分析
資產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核心問題之一,資產管理的前提與基礎是良性且積極的資產清查工作。資產清查對于資產管理的有序推進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
首先,資產清查是資產管理的摸底階段,是資產管理的風向標,通過資產清查,能夠充分確保賬實相符,做實財務工作,確保各項財務會計數據的真實有效,避免財務數據失真,從而實現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在整個單位管理決策過程中的有效支持與輔助作用發揮。
其次,資產清查能夠找出單位目前在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問題與漏洞,如發現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人員安排的不足等,從而及時研究并解決問題,幫助資產管理找準改進方向,獲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最后,資產清查不僅是對單位內部管理及領導層負責,同時也能夠充分優化內部資源,實現資產管理及配置的進一步優化,避免部門間發展不均衡現象,積極推動新興業務及各項主要業務及工作有序開展,塑造行政事業單位良好的社會形象,提升社會影響力。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的具體措施
為了完成本次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筆者所在單位研究決定成立由館長為組長,館領導、財務室、辦公室、物管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資產清查工作小組,開展清查工作主要有基本情況清理、賬務清理、財產清查、資產清查核實、完善制度等內容,具體如下。
1.單位基本情況清理
主要是根據資產清查工作的需要,對單位戶數、編制和人員狀況等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清理,為資產配置提供基礎數據。
2.賬務清理
主要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種銀行賬戶、會計核算科目、各類庫存現金、有價證券以及各項資金往來等基本賬務情況進行全面核對和清理。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已實行零余額賬戶管理,如筆者單位實行零余額賬戶管理,一般期末沒有現金余額、銀行存款,此外往來款單位也沒有,資金管理方面比較規范,簡明、清楚。
3.財產清查
主要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的清理、核對和查實,單位對清查出的各項資產盤盈和盤虧、報廢和壞賬等損失,按照資產清查要求進行分類,提出相關處置建議。
筆者單位首先在固定資產系統中導出《資產盤點表》,然后組織人員對單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盤點、核對賬卡、賬實、賬賬是否一致,盤點中發現有電梯、空調等資產盤虧,經清查小組討論分析,主要原因是歷史遺留問題、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相關管理人員變動沒有做好交接等因素從而導致的固定資產實物與賬目多處不符,甚至出現資產丟失且去向無法查明等嚴重問題。其中,金額較大的電梯由于單位改造,當時報廢的經辦人員稱已書面申報財政局國有資產管理處,批準后委托產權交易所公開拍賣,由于相關審批手續已遺失,導致資產未能及時處理,長期掛賬。
4.資產清查核實
對資產清查中涉及資產損益的,需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出具專項審計報告,并將資產清查結果報送主管部門,財政部門進行認定審批。根據清查工作方案要求,單位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盤虧資產進行了審計和鑒證工作,并出具經濟鑒證報告,同時將該批資產按規定程序上報申請核銷。
5.完善制度
固定資產往往購置金額較大且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固定資產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開展及工作推進的有力物資輔助,其清查工作的后續制度完善也應當更具目的性與系統性。筆者單位圍繞清查工作內容開展自查,針對所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因為種種原因存在的較嚴重問題,經清查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提出以下措施。
首先,通過政府采購或自行采購的任何固定資產,使用前辦公室必須告知管理資產人員,協助做好資產入庫登記工作。
其次,對于各部室使用的固定資產,比如個人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物品采取責任到人,其他共有固定資產由部門主任負責的管理方式,杜絕任意更換或棄用現象發生。因人員調動導致資產變更需事先向管理人員匯報。
此外,嚴肅固定資產使用管理制度,個人不得私自使用。如確實因工作所需,必須用完后及時歸還。
最后,還要特別重視固定資產報廢結果的清查。鑒于目前普遍存在著的由于固定資產管理不善而出現的固定資產被私自報廢處理的不良現象,在固定資產清查過程中,還應當特別重視對那些已做報廢處理的固定資產的歷史數據排查,一旦發現處理不當和違規操作,立即進行書面說明及匯報,便于清理歷史遺留問題,為固定資產的良性管理打好基礎。
四、其他措施與思考
資產清查是加強資產管理的前提與基礎,在有效落實資產清查的同時,資產管理的其他方面也應當隨之跟進。除筆者所在單位以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同時還在應收應付賬款、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應收應付賬款管理工作必須安排專門責任人負責跟進與監督,同時確立應收應付賬款周期性研討會議制度,對當前管理問題進行集中討論與分析,找出問題原因、制定解決方案。同時,為后續管理工作給出指導性意見,促使應收應付賬款管理更具科學性與規范性。
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要從源頭入手,加強固定資產購置審批關。加強市場分析及單位自身財務狀況和業務開展情況分析,嚴格審查固定資產購置申請,避免部門間的盲目攀比和重復建設,避免不適應單位發展需求的過度消耗。在購置環節,要推行固定資產招投標采購制度,避免采購人員與供應商的暗箱操作,同時降低采購成本、增加采購透明度,加大監督力度。在管理過程中,應當積極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如固定資產編碼管理和使用過程中的數據收集,及時控制與調整,避免傳統管理模式下因長期無法有效監管而出現賬實嚴重不符的問題。
此外,無形資產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資產管理類別。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不斷發展,無形資產其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也在更大范圍內被認識與重視。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擴展和業務水平提升,諸如專利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以及自動化管理及應用軟件等都在工作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這一類無形資產也應當進行有效核算與清查,以維護單位的自身利益。
資產清查是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資產管理的有效保障,加強資產清查不僅要分清對象,更要落實細節及過程管控。通過筆者所在單位本次的清查工作,發現并解決了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歷史遺留問題、管理漏洞、實際問題,為后續的資產管理打下堅實基礎,實現單位內部管理及外部業務開展質量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黃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的實施與建議探析.財經界,2016(13).
2.張秀娟.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財經界,2016(8).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