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欣 程婭晶
摘 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能源型企業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本文梳理了其他學者關于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以安徽省能源型企業為例,結合淮礦集團的會計信息披露,闡述了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能源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應對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型生產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在不斷深入,我國將在近幾年完成全面化解過剩的產能、降低企業庫存量等任務。我國能源型企業,例如煤炭生產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類上市企業會計信息的正確、合理披露,可以對外提供更有價值的會計信息。
二、文獻綜述
有關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能源型企業發展的研究。供給側改革使能源型企業面臨著挑戰,宋丹、李向榮等人認為能源型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而解決這一問題,只能從供給側入手,削減產量。朱超對煤炭產業去產能去庫存的政策措施進行了分析,指出煤炭行業正經歷困難時期,煤炭企業應當在供給的數量、質量和成本上下足功夫,以此來達到一個新的供需均衡狀態。
有關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余四林、周文瑾從上市公司與各方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分析,指出會計信息披露往往在真實性、及時性、完全性存在問題,隨意性較大。于梅指出會計信息披露中舞弊現象仍然存在,還需要在法律層面、信息錄入等方面加強,提升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
有關能源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陽秋林、周新穎通過對2005―2009年煤炭企業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企業應當提升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充分性。黃國良、羅旭東等對比了國內外煤炭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制度,認為我國煤炭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統一規范,還應當加強煤炭相關重要會計政策、社會責任等信息的披露。
綜合現有研究成果,能源型企業供給側改革道路和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已經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但是鮮少有對能源型企業處于供給側改革會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價值。
三、供給側改革下能源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1.使得投資者、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對能源型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實力有一個真實全面的了解
首先,能源型企業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戰場,在推進供給側改革、企業去產能、去庫存上任重而道遠。過去能源產業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支柱,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去產能、去庫存的改革任務不斷落實,能源型企業的經營業績受到各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企業經營業績信息向外界的傳達,就是通過各類會計報告中所披露的內容傳達,投資者對披露的信息加以分析,以此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2.更好地為上級主管部門提供準確的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等信息
企業在供給側改革的環境背景下,想要合理的達到供給側改革下去產能、去庫存等目標,同時保證企業保持一個較好的運營狀態,并不容易,在改革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阻撓因素。企業在變革中面臨的利潤下降、職工福利和薪金發放等諸多問題,對于會計信息的合理披露為決策者明確方向,對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
3.幫助國家了解掌握能源企業的發展狀況,在宏觀調控上有所把握
供給側改革的改革進程情況;對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有何促進作用;推進改革的方式、速度是否符合實際情況;供給側改革作為我國現階段新發展的一大重要舉措,我們就必須精確把握改革的具體成效,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這樣才有助于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向決定了社會經濟發展,關乎民生,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能夠為制定相關政策的部門提供有效的分析數據,為經濟宏觀調控起到指導作用。
四、能源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上的形式和內容不完善
首先,能源型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內容不多,不僅如此,有關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也并不全面。在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外界對于能源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的需求更加必要,企業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的時候,有關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占比較少,正因為如此,各方外部信息的使用者難以獲得全面的信息。其次,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往往不夠注重定量的數字性報告,大多數都是定性缺乏指出企業有關環境方面的信息。
以淮南礦業集團最新公布會計信息披露為例,從財務報告中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僅僅只是在財務報告的附注中簡單地加以文字性的定性表述,缺乏準確的定量信息披露。
2.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充分,無法全面顯示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能源型下企業的經營狀況
所謂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足夠充分,是指企業通過財務報告將企業所有的重要信息在會計報表及附注中對外公布,給外界信息需求者提供評價、決策必要的信息。但是分析近年來各大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都不同程度地遺漏重要信息。以淮南礦業集團為例,淮南礦業集團是一個以煤炭生產為主、覆蓋多種其他非采礦業務的能源型企業。在供給側改革推進過程中面臨著利潤降低甚至虧損的困境,職工薪酬的發放也同樣且出現了一定困難。而企業化解產能的相關業績指標,比如,企業財務杠桿的降低成效,企業產能的降低帶給企業的影響等問題,在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中沒有足夠的信息量。
3.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由于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導致部分信息披露存在偏差
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影響著企業管理效能。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越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的風險點也會相應越少,對于報表使用者而言,所披露的會計信息更具相關性和可靠性,同時有助于投資者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以及風險。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企業改善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轉型,從而使會計信息的披露也就更加真實、系統。
然而在相關產能過剩的行業里,有些傳統的能源型企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會計制度,在人力資源、存貨管理、資金流動等方面缺乏相應的監管,從而大量的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以淮南礦業集團為例,從基層員工至管理層,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會計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偏離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企業缺乏對內部信息的統計以及整合,無法合理估計產能,在市場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擴大生產。
近些年來,相關能源型上市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債務危機,企業管理層為了制造“利潤”吸引投資,在會計報表上隱瞞重大事項,給投資者傳遞錯誤的信息。偏離實際情況的會計信息不僅可能導致投資者利益的損失,而且也不利于相關企業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應對措施
1.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會計制度
管理層應該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具體是做好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所有經營活動都應該在財務報表上做相應地會計處理和披露。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的效率,同時加強內部審計,在企業生產循環的各個環節點上加強監督控制,嚴格把控經營活動中各個重要節點的資金、物資的流動。
2.加強第三方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和評估分析
企業在對外披露財務報表時,報表上的會計信息披露必須經過第三方審核,由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進行審計以及出具審計報告。
企業的會計報表信息可由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統計整理,政府可引進相關有鑒證資格的財務公司對其信息進行綜合評估分析。
3.建立健全與會計信心披露相關的法律制度,加大對虛假會計信息披露的處罰力度
對出具虛假會計信息,并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責任人追究其相應的刑事責任,同時政府應將這些企業納入重點監控的黑名單上,定期檢查企業財務信息情況。
4.建立全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健全信息披露機制
由于不同行業以及不同企業間的會計信息存在零散、不全面等特點,須由政府建立一個統一的全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收集并整合企業的會計信息,在這個基礎上挖掘其中有價值的大數據,在相關專業人員的分析下,將這些數據統一整理成全面、可比較、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以此幫助企業、政府更好地把握宏觀經濟發展情況。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有助于相關能源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化,增加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比性等,從而有助于企業、投資者、政府及時了解相關行業的發展情況,引導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投資者的投資方向,增加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
在建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的基礎上,健全信息披露機制,政府應制定會計信息披露的細則,強制相關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披露相關重要會計信息。在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上,政府應制定相關定性的質量標準,加大對重點行業中重點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評估分析。
參考文獻
1.宋丹,李向榮,呂變喜,賈懷軍.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的山西煤炭產業結構優化.中國煤炭,2017,43(05).
2.朱超.我國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探索.中國煤炭,2016,42(10).
3.余四林,周文瑾.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11).
4.于梅.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分析.財經問題研究,2015(S1).
5.陽秋林,周新穎.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分析.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01).
6.黃國良,羅旭東.我國煤炭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中國礦業,2009,18(10).
7.曾富全,趙序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會計發展趨勢.經濟研究參考,2017(53).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