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陽
[摘 要] 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院校。而本科院校主要培養的是專業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教學應區別于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為培養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走“工學結合,就業導向”的發展之路。從分析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模式入手,通過仿真實踐教學、開設實踐課程、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以及實踐實訓課程等四個方面探索實訓課教學改革嘗試。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實訓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46-01
在高職高專教學中,實踐、實訓是教學重點。高職高專的專業定位是“工學結合、就業導向”,這也是主導高職高專辦學的主要思想[1],因此,“頂崗學習”在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崗位要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培養具有實際動手能力和實操技巧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高專辦學的出發點。當今社會對電子信息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各類高職院校都開設了相關課程。為培養社會需要的電子信息類技能人才,高職高專類院校在開設電子信息類課程時要充分結合行業特點,不斷加強電子信息類實訓課教學,提高實訓教學的效果。
一、實訓教學模式
實訓教學被廣泛應用于很多高校的工科類專業,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驗證原理。實訓教學就是要求學生在了解原理的基礎上,按照步驟進行試驗操作,通過具體操作觀察是否可以達到實驗預期,以此驗證相關原理[1]。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中經常采用的是模電、數電、單片機等試驗箱。這些理論原理很容易在相應的載體上實現驗證。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擅長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記憶,但缺乏具體的實操技巧,工作后,出現學習和工作脫節現象。
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因此,必須注重實踐操作,以適應畢業后工作崗位的要求。但目前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實訓課主要是復制或微調本科的教學模式,實訓課還停留在搭建電路、操作硬件等階段,未達到實戰、實訓的效果,學生畢業后學習能力不能滿足企業用人標準。因此,需要改進和完善高職電子信息類實訓課教學改革,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需求。
二、實訓教學改革探索
結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實際,加強電子信息類實訓課改革必須拓寬視野,不斷嘗試,提高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實操技能。
仿真實踐教學、理論試驗實訓課程、單獨設立的實踐課程、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專業方向設定的崗位實訓項目、畢業實習實訓是目前實踐教學的主要方式,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2]。不同方式具有不同特點,教學實踐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仿真實踐教學
模電、數電是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采用EDA或PROTUES等仿真軟件進行仿真實踐教學,實現生動準確的觀察各種參數,還可以對結果進行實時監控。與傳統實驗中采用開發箱的教學方式相比,采用EDA或PROTUES等仿真軟件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仿真實踐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而非灌輸者。例如,在數電課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PROTUES軟件驗證三八譯碼器,學生在驗證的過程中,通過PROTUES軟件可以對譯碼器內部實際操作進行很清晰的觀察,加深對三八譯碼器工作原理的理解。但如果使用開發箱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二)單獨設立的實踐課程
單獨開設實踐課程時,需要以相關背景做鋪墊,做好素材收集工作,達到加強課程針對性的目的。例如,電子工藝實訓課程中,涉及眾多的元器件,要把這堂課上好,需要了解焊接技術、電路板設計等,而且必須認識課程中涉及的元器件,因此,在上這堂課之前,鼓勵學生到電子交易市場了解和認識元器件,只有這樣才能在實踐課中深化認識,更有針對性地完成課程學習。
(三)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
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是檢驗學生學習技能和實踐經驗的綜合體現,是所有實訓課中與工作實際最接近的一個環節。高職院校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可以與頂崗實習結合起來,一方面,增強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實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社會中的“用工荒”實際上就是技能型人才的缺少,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依據企業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既可以解決企業用人需求,也可以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同時,學生在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時,結合企業需求,提供更有建設性的設計作品。
(四)實踐實訓課程
實踐實訓課程是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頂崗實習也是通過具體工作檢驗學生學習技能。因此也可以嘗試將實踐實訓課程與頂崗實習相結合,在企業中提供理論課程等,這樣教學過程會更有針對性,而且將學習和實踐統一在一個系統中,增強學生學習樂趣,提供學習動力。與傳統教學中課程學習與實訓分離模式相比,效果截然不同,統一學習和實踐實訓,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必由之路。在進行實訓教學時,要根據電子行業的特點,結合地區發展優勢,開闊視野,加強課程學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與實習實訓有效結合,通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桂娟.高職影視后期特效合成教學改革初探:以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才智,2015(2):17.
[2]陳新銳.基于專業技能競賽的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