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維 周金彩
[摘 要] 為提高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藥學專業《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分析比較并選擇了LBL與CBL相結合教學法。以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一章的教學內容為例,對該法在實際課堂中的實施與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 鍵 詞] 藥物化學;“LBL”;“CBL”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77-01
一、分析選擇高職專科《藥物化學》教學方法
《藥物化學》是藥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研究內容及任務主要包括新藥的發明、發現、發展與鑒定,以及在微觀分子離子水平上闡述藥物或先導化合物的作用機理等。目前,藥物化學課程在本科或高職高專院校里的教學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演講教學法,簡稱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法。該教學法具體的操作方式為:以教師為主體講授,學生被動聽講接受大量新知識。可見,該法是相對比較傳統的一種教學方法。LBL教學法在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上有它的優缺點。藥物化學教材中所涵蓋的藥品種類繁多,各類藥物的講授均以其化學結構為中心和重難點,單純而直白的LBL教學法容易使學生對滿篇的化學結構產生厭煩、枯燥、難懂、畏懼的心理,特別是化學基礎差的學生;但由于受有限的教學課時限制,一般課程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額定的教學任務,LBL教學法剛好可以完成這一任務,這是LBL教學法作為采用最多、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的主要原因。
要想使《藥物化學》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在基礎教育教學過程中結合更適宜的教學方法將藥物化學知識更好地傳播給學生,更好地培養藥學專業人才,促使其在學業結束后的從業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現常用的教學法,如問題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TBL)、教學法傳統講授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學法、在網絡條件下使用的問題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Web,WPBL)和案例式教學法(Case-Based Leaning,CBL)。其中,以案例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即案例教學法,簡稱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學法,興起于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課,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針對性和實踐性。目前,CBL教學法主要應用于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教學中,CBL教學法中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必須有高代表性、強針對性、生動實踐性以及可發散性,案例是該法成功實施的關鍵。能在LBL教學法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實際問題能力,但適宜案例的選擇需要教師花費比較大的時間與精力,《藥物化學》所有課程的教學不可能全部使用CBL教學法。
綜上所述,將LBL與CBL兩法相結合使用,可達到互補,即“1+1>2”的教學效果,特別是針對《藥物化學》的課程需要以及高職專科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此,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藥學院在《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中選擇采用LBL與C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二、舉例實施LBL與CBL相結合教學法
(一)以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教學設計為例
首先,由老師按采用LBL教學法,按照教學大綱及標準進行講授新知識。以一段發現并搶救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病人的社會新聞視頻引入新課,進而介紹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類型和常見不良反應,從而導入到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教學,具體內容包括: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概述,如定義、作用機制、發展歷史、體內一般代謝過程等;重點講授該類藥物結構類型、構效關系及理化通性。
(二)本章節重要的典型藥物采用CBL教學法進行講述,以“青霉素”為例
第一步,選擇社會新聞“青霉素過敏致死事件”為討論學習的案例,在授課前約一周布置任務,提出相關問題:青霉素的結構、性質和用途;青霉素制劑為什么要做皮試;“青霉素過敏致死事件”的警示;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并制作PPT作為案例分析成果提交。學生可以在老師授課前對本章內容進行了解與自學,同時在老師前期授課時對自學過程中有疑惑的地方進行提問,有利于學生后期對所布置案例進行分析。
第二步,分析案例,以PPT講解為主要展示方式,上課過程中任選兩名同學上臺展示PPT并簡要講解,其他學生提問或補充,教師進行最終點評PPT和答疑,并幫學生梳理一遍講解思路和解答第一步所提問題:青霉素作為抗生素類藥,臨床上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菌,如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所引起的全身或嚴重的局部感染。青霉素分子結構中含有四個原子組成的β-內酰胺環特殊結構,具有開環分解或開環后發生分子間的聚合反應的特性,在儲存或生產過程中均有可能發生并產生多種致敏產物。因此,在使用青霉素制劑前不要懼怕疼痛或嫌麻煩,必須要做皮試以確保安全。
第三步,歸納問題:結構決定性質,性質確定臨床應用,要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
三、結論
初步實踐證明,LBL與CBL雙軌并行教學法是傳統與新潮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的一種產物,在《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應用中互補,在有限的課堂時限內非常好地達到了課程規范的預期學習成果,也非常符合藥學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劍.淺析中等衛生學校生物化學新舊教學方法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23):152-153.
[2]閆華飛,孫元媛.案例式教學的實施與改進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7(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