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鶯
[摘 要] 吳方言和吳文化在以蘇州為中心的太湖地區有其特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外來人口的涌入,吳方言和吳文化正在漸漸地弱化與衰退,這是非常遺憾的一個過程。嘗試探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沒有考試與升學壓力的職教語文教學中,如何把蘇式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與喜愛吳文化。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忘品德的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吳方言與吳文化,保護祖先留給后人的這份珍貴遺產。
[關 鍵 詞] 蘇式教育;職教語文;融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94-01
何為“蘇式教育”?張家港崇真中學的曹國慶校長在《蘇式教育研究芻議》一文中指出:“蘇式教育就是指在蘇州區域范圍內形成的教學流派。”這是一種教學理念、教學主張、教學風格的融合。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蘇州地處太湖之濱,自古便是江南地區的文化中心。這里小橋流水人家,吳儂軟語花香。如此溫婉、嫻靜的城市,孕育出一批批崇文尚德的學者文人。因此,蘇式教育崇尚道德、責任,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不忘品德的培養。蘇式教育提倡“教好每一個學生”。這不僅僅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正是蘇式教育的魅力所在。
然而近年來,蘇式教育的發展令人擔憂。首先,面對升學率、高考本科率等殘酷現實,各科教學趨向反復做試卷的單一模式化。其次,隨著蘇州經濟的騰飛,越來越多的新蘇州人來到蘇州,他們的孩子在學校上課學習,全部用普通話交流。因此蘇州方言在課堂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少,這使得蘇式特色的教學難以開展。最后,每一所學校都在推廣普通話,蘇州本地的孩子在學校已經習慣于普通話的環境,回家也很少說或者幾乎不說蘇州方言了,常常是聽得懂蘇州話,卻說不好,對蘇州的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蘇州人,看到這種現象覺得非常遺憾。那么該如何改變這種困境呢?筆者認為蘇式教育在語文課堂上推行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非常大,特別是職教語文課堂。職業學校的學生本身沒有考試和升學壓力。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語文課,更多的是承載著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和審美情趣的作用。在《語文》教材的《致同學》中,編寫組是這樣告訴學生的:“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同學們能夠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蘇式教育”正是一種優秀的文化,值得學生了解、接受并傳承。筆者認為在職教語文課堂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融入蘇式教育。
第一,在語文課堂上融入蘇州傳統文化的介紹。蘇州的傳統文化是蘇式教育的廣闊背景。而語文學科是介紹傳統文化最便捷的途徑之一。語文學科的特性主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學生掌握必要的文學常識、語法知識和課文內容之余,語文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對蘇州傳統文化的相關介紹,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比如,在學習《景泰藍》一文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查找蘇州的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流程,再在課堂上交流。《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是“走近家鄉”。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絕佳的機會,讓學生走進吳方言,走進吳文化。可以參觀蘇州博物館,可以游覽古典園林,可以去蘇州圖書館查找以前的檔案等。不是流于表面的了解,務必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第二,開設蘇州方言學習的相關活動。周言在《試論蘇州方言的文化價值》一文中指出:“語言是保存和發展文化遺產的基本工具”,蘇州話里存留了大量的“雅言美語和重文尚志詞匯”,這是蘇式教育形成的歷史積淀和環境氛圍。蘇州方言在歷史上曾輝煌一時,而如今,蘇州方言的使用日漸萎縮。根據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邢雯芝和馬瑞兩位老師的問卷調查,蘇州青少年“非但在課堂上習慣用普通話來回答問題,而且在課后同學們之間的閑聊中也自然而然繼續沿用他們熟練使用的普通話,互相間用普通話聊天的比例竟然超過80%,而最適合用于閑聊的方言,使用者連20%都不到”。因此,各個學校可以以選修課或者慕課的形式,開設學說蘇州話的課程;也可以以社團活動的形式,舉辦蘇州方言的講故事或者表演活動。還可以邀請評彈界的老前輩或者蘇州話方言節目的主持人來學校做講座,以鼓勵更多本地的學生講蘇州話,同時吸引更多的外地學生關注和學習蘇州話。
第三,關注教師整體蘇式教學風格的形成。蘇式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在蘇州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我們要把蘇式教育的發展融入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中。筆者建議,可以在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增加這一方面的內容,以培養出更多蘇式教育的引領者。這樣,我們在推廣蘇式教育、踐行蘇式教育的同時,收獲的是每一位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風格的提升。
一種風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蘇式教育的推廣還在不斷地發展與成長中。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邢雯芝和馬瑞兩位老師曾提出在中考語文試題中增加蘇州話考題的建議,目前雖然還沒有實現,但相信在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蘇式教育將會朝著積極、健康、理想的方向邁進,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曹國慶.蘇式教育研究芻議[J].江蘇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10).
[2]惠蘭.蘇式語文課堂的實踐與構想[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3]邢雯芝,馬瑞.蘇州話有效傳承對策之一:中考語文試題中增加蘇州話考題[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
[4]楊九俊.語文[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