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雄
[摘 要] 項目班級學生的職業素養是企業文化內涵及技術魅力的展示。通過高職項目班級借鑒企業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來影響與激勵學生,實現職業教育企業化的目標。
[關 鍵 詞] 企業文化;項目班級;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021-01
一、問題的提出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是應用型職業教育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培養模式。學院自2009年以來,先后有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德國寶馬、德國保時捷、長安福特等十二個項目落戶學院,形成“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典范。通過企業走訪及反饋意見,我們發現這些項目部分學生在企業中的表現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不具有“為未來工作而學習”的職業理想;(2)學生的職業態度不堅定,工作上表現消極、怠工,甚至無故自動離職;(3)學生不具備相應的職業紀律,服從意識淡薄,企業忠誠度不夠,這嚴重影響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成效。
這些問題的出現不難發現,是學生的價值觀及職業品質的缺失所造成的,價值觀及職業品質的缺失又與項目班級的日常管理息息相關。
二、高職院校項目班級與企業文化的基本概念
(一)高職項目班級的基本內涵
班級是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載體,項目班級是以職業技能為重點,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借助企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來約束、激勵學生的日常行為,塑造企業員工的職業意識。
(二)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中通過經營實踐和員工行為所累積的除物質產品之外的習性或習慣以及觀念和制度等內容,它是企業思想價值觀念、行為、制度的總稱。
(三)高職班級建設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從哲學辯證的角度進行分析,高職項目班級建設與企業文化之間聯系密切,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首先,從高職的人才定位及專業培養目標來看,企業化班級建設,能夠形成職業學習氛圍,盡快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技能型人才+品質教育。其次,具有企業文化特色的高職班級,能為企業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優秀畢業生,促進企業人才梯隊的建設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職業院校為企業服務的宗旨。
三、學院項目班級建設概述
我們給汽車專業項目班學生的培養定位為:(1)培養學生成為車間一線的作業班長。(2)車間技術主管。(3)售后技術服務總監,以企業成功員工的案例,不斷上升學生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
在給學生準確定位的基礎上,以汽車企業項目文化元素及汽車企業學生培養標準為基點,首先教育學生紀律的遵守:(1)國家法律,做一個好公民;(2)學院紀律,做一個好學生;(3)企業制度,做一個好員工。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即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及工作習慣;最后教育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四、項目班級企業文化的創建方法
(一)物質文化激勵學生的職業理想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要求每一個項目必須以企業文化氛圍為標準,按照企業現場員工崗位要求營造學生實驗實習教學氛圍。它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職業情感,對某項目汽車的忠誠度。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精神文化陶冶學生的職業情操
學院每年進行的以“感動校園十大學子”“我的青春我的中國夢”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學生職業理想提煉的最有效途徑,而汽車文化節又體現了學生專業能力的釋放。
(三)制度文化來警示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學習
把企業特色的制度文化融入班級管理中,要求學生能夠在項目班級中學會學習、健康生活;提高人文底蘊、職業精神;責任擔當,實踐創新。
6S管理(清理、清潔、整理、整頓、素養、安全)在學院的成功運用已經成為學院教育教學的典范。在6S管理基礎上,深入剖析各個企業文化內涵與精髓,融入各個項目企業文化要素。
五、企業文化元素融入班級建設的實施路徑
高職院校企業文化元素融入班級建設的實施路徑主要有六個方面,即營造班級企業化管理氛圍、打造班級企業管理課堂、設立班級企業管理機構、建立班級及個人的職業目標管理體系、開展班級企業化管理活動、形成班級企業化獎懲制度等。
在項目班級管理中,目前學生已經習慣于稱班主任為技術總監,把班長稱為技術主管,各班級干部成為部門經理;同時在管理機構中也都根據各自項目的管理機構要素搭建班級管理框架。如此企業化的管理架構及稱呼,使學生在學校的氛圍里耳濡目染體驗企業化的管理模式,為學生將來步入職業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楠.德國雙元制對中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啟示[J].西部素質教育,2016,2(7).
[2]史志洪.校企合作模式與運行機制的探究及基本實踐[J].江蘇教育,2010(18).
[3]王娟.高職院校班級企業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2(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