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容 黃永秀
[摘 要] 通過對重慶中職園林綠化專業進行調查,根據園林綠化專業招生情況、教學分布點、人才招聘渠道、園林專業所對應的職業資格、專業從業人員分析及園林市場對人才培養的建議等八個維度進行分析,針對當前中職園林綠化專業存在一些問題與缺陷,對中職園林綠化專業的建設有所裨益。
[關 鍵 詞] 中職;園林綠化專業;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07-03
本次調研重慶地區關于園林行業單位共計20多家,重點調研了10家單位。涉及調研人員有公司經理、場長、辦公室主任、技術人員、生產一線的工人等。主要采用三類調研問卷:企業負責人訪談提綱、企業中層干部調查問卷、企業一線員工調查問卷。其中訪談提綱發放了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企業中層干部調查問卷發放了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企業一線員工調查問卷發放了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獲得了園林綠化專業對應的行業、用人單位的總體情況,對于一些問卷沒有調查到或無法調查到的信息我們采用個別面談、電話訪談作為補充,通過調查較全面、準確地把握了園林綠化行業、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專業課程的設置及教學內容改革,以下是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重慶園林行業中職生就業職業崗位分析
中職學歷從業人員在崗位選擇上還是比較廣泛的。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城鄉園林綠化部門、城建部門、花卉生產企業、城市公園和森林公園,從事園林綠化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與養護、花卉藝術加工、盆景制作及養護、園林植物病蟲害檢疫與防治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創業或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技術工作。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培養重在落實學生對崗位的適應,穩定就業。通過對10家有代表性的園林企業的調查,中職學歷從業人員的崗位情況如下。
園林專業所覆蓋的職業(崗位)群的劃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為依據。經分析研究,園林專業業務范圍涉及園藝技術人員、園藝作物生產人員等4個職業小類,在每個崗位上則可擔任中高級行政技術或技術管理人員、基層行政或技術管理人員、技術或業務人員、市場營銷人員、一般操作或服務人員及其他崗位。由圖1,通過對中職學歷從業人員崗位的調查,基層行政或技術管理人員占13%,一般操作或服務人員占12%,中高級行政技術人員僅占8%。除了擔任技術、管理、營銷外,他們可以從事其他崗位工作,而且從事其他崗位工作的比例也是比較高的,占到職業總崗位的56%。中職畢業生根據崗位需求應具有以下能力:(1)園林綠化專業知識,包括園林花卉生產與應用專門化知識。如掌握花卉種苗生產方法,掌握起苗、移植和栽培方法,掌握植物造型、花藝制作和盆景制作方法等。還有園林植物養護管理專門化方向知識,如掌握園林植物的繁殖、培育和出圃方法,掌握園林植物水分管理、土壤管理和營養管理方法,掌握園林植物整形、修剪和更新調整方法等。(2)專業能力主要是園林綠化專業能力,如能識別常見園林植物和園林有害生物,能正確觀察與測定光照、溫度、水分、大氣、土壤等環境因子,并對觀察與測定結果進行簡單分析,能運用素描技法和色彩技法初步表現園林景物和理解園林設計意境,能識讀園林設計圖和施工圖,能繪制簡單的園林設計圖等。
二、重慶園林綠化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分析
園林行業需要一定的園林綠化專業人才,但是園林綠化專業畢業生進入園林行業也需一定的職業資格,因此有必要對園林綠化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進行分析。基于此,分析了中職畢業生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和職務等級。結果見圖2、圖3。
由圖2可以看出,在中職從業人員職業資格中占比較大的是高級工,占到41%,其次就是中級工24%,初級工13%;而技師的比例較低,尤其是高級技師只有3%。由此可以知道,中職人員職業資格還是比較廣泛的,可以擁有初、中、高不同級別的職業資格,但是擁有技師及高級技師的職業資格是比較困難的,對中職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職業經歷、專業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
如圖3,中職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分布比較均勻。其中高級職務占比例不大,占到總體的14%,中級職務與初級職務分別占到28%和22%,其他職務占到36%。由此可知,從業人員的職務等級是與其職業資格相掛鉤的,職業資格較高的不一定擔任較高的職務,而較低的職業資格一般擁有的職務等級也較低。
三、重慶園林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園林檔次的提升及服務的細化,對園林行業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基于此,對重慶園林行業從業人員的基本狀況進行了調研。調查內容包括人員的學歷情況、年齡結構及從事的崗位層次。具體結果詳見圖4、圖5、圖6。
由圖4可以看出,重慶園林行業從業人員學歷構成包括中高職畢業生、本科畢業生及其他學歷的人員。園林行業作為一項職業教育事業,應該有大部分人員來自職業教育畢業生。但是,從圖4可以看出重慶園林行業職業教育畢業生數量較少,中、高職畢業生分別僅占9%,本科畢業生人員僅占8%。其他學歷的人員(主要是中小學文化水平)占74%。從調研數據來看,重慶園林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水平較低,專業化程度嚴重不足,應加大對園林從業人員學歷層次提升,特別是應讓更多中職園林專業學生真正進入園林行業。
由圖5可以看出,園林行業從業人員年齡分布不均,總體看來,呈現出年齡偏大的趨勢。20歲以下的人員僅占2%,21~30歲之間的也只有1%,而51歲以上人員占的比例偏大,占到62%。由此可知,園林行業從業人員主要以中老年人員為主,而具有活力的青年人較少,因此園林行業從業人員還存在著年齡結構不合理的現象。
從圖6可看出,重慶園林行業從業人員的崗位有普工、技工、骨干、高層等,從調研的數據來看,其中,普工占4%,技工占15%,骨干占14%,高層占5%;然而占絕大多數的是其他崗位的從業人員,占到總崗位的62%。由此可以看出,重慶園林行業從業人員的崗位層次較低,這可能與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等因素有關。
四、重慶園林綠化專業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園林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質量對園林行業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而招聘渠道的來源影響著從業人員的質量水平,因此要對園林專業人才招聘渠道進行調查分析。根據調查問卷匯總得知,通過就業市場來獲取專業人才占21%,通過與學校就業中心聯系來獲取的占11%,還有8%是通過接受訂單培養,4%通過在職人員引進,1%的通過事業單位公招。這些渠道來源占總專業人才來源的45%,但是還有一大半來自于其他渠道。如圖7所示,企業通過事業單位招聘人員僅占1%,而訂單培養的也只占8%。分析原因得知:一方面開設園林綠化專業的院校不多,另一方面學校還應加強宣傳,進一步提高辦學知名度。因此,重慶園林行業應進一步拓寬人才招聘渠道,而中職學校也應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探索,實現人才共培共享。
五、重慶中職園林綠化專業招生情況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職業教育認識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投入職業教育中。重慶中等職業學校園林專業招生學校30多所,但中職園林專業招生情況并不是很理想,與其他中職類專業相比招生人數還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園林綠化專業招生情況更為困難。究其原因,一方面學生及家長對園林專業認識不清,認為園林專業沒前途;一方面園林綠化專業就業率不高;一方面中職學校對園林專業的宣傳力度不夠,中職園林專業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
六、重慶中職園林綠化專業教學點分布情況
隨著城市建設的深入以及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許多中職學校開設了園林專業。這些學校根據自身的條件及對園林專業的理解,設置了不同的專業及課程體系。總體上來說,園林專業名稱還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據調查,目前重慶市20多個區縣的中等職業學校都開設了園林專業。可以看出,園林專業越來越受到政府及中職學校的重視。但是,重慶還有一些區縣的中職學校沒有開設園林專業,尤其是開設園林綠化專業的學校更少,開設園林綠化專業非常必要。
七、園林企業對中職園林綠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
由于園林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工作去向就是園林企業,企業喜歡招收什么樣的員工對提高中職畢業生的就業率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了解園林企業的用人標準并了解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園林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科學的培養目標
根據園林行業人才市場的需求,中職教育應將培養目標定位于“素質好、技能強、適應廣”生產一線的技術勞動者。要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目標,以“勤奮實干、職業資格、創業精神”作為畢業生的質量標準。
(二)師資隊伍建設
一流人才的培養,取決于一流的教師,教師質量是園林教育發展中的關鍵性因素。中職園林專業畢業生要想提高就業率就必須要有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因此,中職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此外,在教學中還應加大教育經費的投資,建立完善的硬件設施,建立與企業掛鉤的實訓設備。
八、結束語
從對重慶中職園林綠化專業的調查中總結出了園林市場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在:
(一)園林市場的社會資本化
目前,重慶園林綠化行業的資本來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政府投資,二是民間資本,三是社會資本。但是政府的投資處于主導地位,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只處于輔導地位。因此,在重慶園林行業發展過程中也要借鑒國外發展的優勢,以政府引導為前提,發展多渠道、多元化的市場,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大力吸引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進入園林建設領域。
(二)園林設計理念的多元化
與過去相比,我們的園林設計已經由傳統走向現代,未來園林設計的發展,必將以傳統理論為基礎,這些傳統理論包括美學理論、環境美化理論、田園城市理論、綠地空間結構理論等,并不斷吸收借鑒其他學科理論諸如環境倫理學、環境心理學與生態哲學等新的觀念,以人為本為原則,以人與自然協調為目標,逐漸向生態設計、文化設計、區域設計、科學和藝術設計的綜合發展。
(三)建設“生態型城市”的趨勢化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已將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和水平提高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高度。建設生態型城市就要求建設生態型園林,而生態園林的建設要遵循生態學原理,以保持生態平衡、美化環境為主導思想,因地制宜、適地適栽。隨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成為城市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求建設生態城市需要實現生態園林和人工園林的有機結合,做到保護和建設并舉。
參考文獻:
[1]許啟德.淺談園林中職教育的現狀與改進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4).
[2]嚴俊鑫,關樺楠,劉曉東.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探索,201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