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巧靈 程瑞峰
[摘 要] 目的:研究婦產科護理實訓教學中克服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6級三年制高職護理7班和8班的學生,均為60人,共120人。設7班為對照組,8班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方式教學,實驗組更新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比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及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結果: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及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及教學方法克服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可準確提高婦產科護理學教學質量,豐富高職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并增強其實際應用能力,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 鍵 詞] 婦產科護理;實訓教學;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051-01
婦產科護理學信息量大,知識面廣,學習時間短,記憶的知識量大。學生對一成不變的教學易產生“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現象[1]。本研究擬進一步探討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并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加以解決。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6級三年制高職護理7班和8班的學生,均為60人,共120人。設7班為對照組,8班為觀察組。學生均為女性,對照組平均年齡(19.5±1.4)歲,實驗組平均年齡(19.4±1.5)歲。兩組學生基礎資料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方式教學,實驗組更新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調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況。開展教學課程之前需要對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和了解,如部分學生理論能力強,部分學生實踐能力豐富,可要求其進行交互學習,取長補短,由學生執行開展教學,將學習經驗與之共享,共同提升。(2)更新教學環境。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制作形象具體的CAI課件,使教學內容更富有吸引力和科學性;利用模擬產房、模擬病房進行病房情境模擬教學,使枯燥深奧的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具體;定期組織學生去醫院見習,讓學生感覺真實的病房環境,加深對教學內容的印象;組織課外學習小組,使一成不變的教室環境變得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教學環境的邊際效用。(3)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包括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模式等,教師應充分了解本門課程特點、豐富課外知識,并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自我,提高學生對婦產科護理專業的熱愛之情。改進教學模式則包括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根據學生需要及教學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得更具針對性、更輕松;開展啟發式教學、PBL教學、小組討論、情境模擬及病例討論教學等,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此外,可充分利用網絡及科技技術,如近年來相關軟件開發團隊研發的APP“學習通”,依托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基于海量的資源數據平臺和便捷的移動社交平臺,為學生提供優質資源、輔助培養教化的移動學習平臺,通過學習通平臺,學生不光能夠聽到教師的講課內容,還可以與教師進行問答與討論,使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研究指標
對比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及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
由婦產科護理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制定試卷,理論及實踐操作均為護理工作要點,內容包括護理流程、內容、規范、操作、消毒等多方面內容,由學生自行答題,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學生學習質量越好。
(四)數據處理
將本次研究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1.0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如果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及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分別為(92.14±1.44)分、(93.52±1.43)分,對照組分別為(76.20±1.25)分、(76.18±1.30)分,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4.751、69.500,P=0.000、0.000)。
三、討論
傳統的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多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教學環境簡陋,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每天重復相同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易產生與經濟學類似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現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級邊際替代效用是遞減的[2]。直接導致學生興趣逐步下降,并在心理上產生厭倦情緒,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克服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提高學習質量。
本研究擬借鑒企業經濟學的方法,更新教學環境和改革教學方法,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解決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因“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產生的問題,干預后,學生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知識成績得到有效提升,效果優于對照組傳統教學,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將經濟學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引入并應用于婦產科護理教學,開發新的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使婦產科護理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基快,馬秀娟,高方圓,等.思維導圖在新藥評價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1):44-46.
[2]丁郭平.婦產科護理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