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思
[摘 要] 創新能力被現代社會學家視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因此要在學習中不斷創新,積極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學習相關知識,積極開發更多的新型知識,有助于將新知識引入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促進自主創業的順利進行。
[關 鍵 詞] 理論創新;高職學生: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223-01
國務院明確提出:推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指導思想,由此看來,創新創業是國家發展的基本戰略,因此要大力推進高等教育,積極強化綜合改革,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創業教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構建課堂教學,提倡自主學習,在結合實踐的基礎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得到了順利開展。
一、關于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相關分析
對高職學生來說,創新創業就是自身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注重教育體系完善。需要各個部門和機構共同形成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指導平臺,主要是由高校教育系統以及社會教育機構組成。因此相應的政府部門和社會企業要為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提供相應政策和創新型的教育思路,強化專業技術指導,為學生今后發展提供有效支持。創業教育、指導體系直接影響國家整體創業工作的穩定發展,所以政府和社會要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如何構建完整而又適用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是教育成果優良的基礎,高校形成微環境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成長基礎,構建創業型師資隊伍,建立并完善創業課程指導體系,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平臺,通過這些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一)“雙創”教育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本質要注重知識傳授,認識到創新創業意識和思維啟蒙模塊主要包括創業概念與技術訓練,基礎訓練和創業方法指導案例分享等。這些都是提升高職學生創業意識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塑造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指導氛圍。符合現在社會實際環境以及中國實際情況,了解創業者價值觀,重視基礎知識技能實踐。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潛能,讓學生對“互聯網+”具有很強的判斷能力。
(二)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實訓
實踐是檢驗的重要途徑,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積極幫助學生采取課程學習法來開闊視野,提高創業知識的學習欲望,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產生更多有價值的創業想法、思路,在實踐環境中,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強化了基礎訓練,以實際行為來增加社會經驗,學習創業知識,正確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建立并健全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培訓機制,還需要進行實際的社會觀察和社會體驗。針對這樣的情況要促進校企合作,為學生的實踐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創業意愿較高,愿意創業的學生在行動上也具有堅韌性。在此過程中及時認識到創業動機與創業績效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聯系,簡單說,創業者創業動機越強,創業績效的質量越高。創新創業教育中可以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思想和人格類型進行評價,在具體的教學中要發揮創新創業實訓的針對性。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中,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倡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扎實的創新創業啟蒙教育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好的能力。在教學中,主要考慮學生創業需求,同時將創客空間作為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時刻堅持科學創新、經驗分享的現代理念,做到精益求精,具備一定的工匠精神,積極對高職學生的創業能力與思想作出正確引導和培養,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進一步提升。
(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服務
創新創業是當今社會賦予高職學生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所以在日常教學中主動適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環境,強化師資隊伍構建,努力打造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結合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國際教育界的先進經驗,組建具有時代特色的講師團隊,積極聘請SIYB創業培訓講師、KAB創業培訓講師,對高職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專業化的引導和教育。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培訓活動,將創業方法以及專業技術指導作為主要目標,加強對創新創業的技術指導,從而讓創新創業培訓活動得到有序開展。定期進行實戰演練,掌握基本理論,學習先進技術,了解創業形勢,創新教學方式,以此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人才市場和商業模式的適應能力,有效推動了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實訓指導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二、結束語
在當今大時代里,校方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體,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在“雙創”教學中要利用創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意識,打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體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宋玉,孫麗偉.協同創新視角下高職院校“雙創”教育實踐模式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3):49-52.
[2]陳詩慧.“雙創”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反思與戰略選擇[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