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躍軍
[摘 要]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應堅持以實現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為中心,緊緊圍繞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兩個目標,以質量促進就業、服務保證就業、創業帶動就業的三項舉措,逐步構建形成“123”的就業工作模式,促進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關 鍵 詞] 畢業生;就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224-01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模占高等學歷教育總人數的四成以上,畢業生規模也是逐年擴大。培養高技能高技術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能,是推動國家“大國工匠”精神的重要人才支撐,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檢驗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重要環節,構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體系有助于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缺乏個性化的指導,工作的精細化有待進一步提高。其次是畢業生就業工作隊伍力量不足,專業化、專家化建設需要不斷加強,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需要不斷完善。
一、構建就業工作的領導和保障體系
高職院校應堅持將就業工作納入“一把手”工程,成立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領導小組通過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年度就業工作,逐級落實責任,統籌推進工作,確保“人、財、物”充分到位。同時,學校應按照1 ∶ 500畢業生比例配備校級專職就業工作人員,各院系配備相應專職就業干部和輔導員。其次,充分保障學校就業工作經費預算,占畢業生在校期間學費的1%以上為宜。建設畢業生就業一站式服務平臺、面試室、宣講室、大型雙選會場地等就業工作基礎設施,保障畢業生就業工作需要。
二、以質量促進就業,構建高質量就業渠道
學校應將畢業生就業質量納入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形成連續式、遞進式的就業質量監控和整改體系。通過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跟蹤調研,對畢業生就業規模、就業行業、就業地域、薪酬福利、工作滿意度、工作穩定性、工作發展性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診斷畢業生就業質量,形成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依此報告反饋到各教育教學部門,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構建就業質量診斷與評價機制,不斷促進學校人才培養改革。
三、以服務保證就業,構建就業工作的指導和服務體系
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按照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質、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四個模塊,分別在大一、大二年級的每個學期進行。課程應保障有48個學時,2個學分,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學校可依托一站式服務平臺、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服務載體,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一對一”地開展就業咨詢、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等服務工作。通過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模擬招聘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
學校應堅持就業招聘活動“小型化、專業化、行業化”的原則,分專業、分行業舉辦校園特色雙選會,組織教師到市內外各地考察就業市場,鞏固就業單位資源,收集用人單位信息,拓展就業渠道,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打下堅實基礎。以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為載體,組織專場招聘會、行業雙選會、網絡雙選會、就業宣講會等活動,積極引進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確保招聘活動場次、崗位數量充分滿足畢業生需求。學校應充分運用就業網站、微信、QQ等新媒體,多渠道發布就業信息,并為畢業生提供檔案托管、人事代理、調整改派、檔案轉寄等服務。針對特殊困難群體畢業生應建立幫扶機制,采取了“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辦法,有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崗位推薦、心理疏導等服務,切實幫助困難群體畢業生落實就業崗位。
四、以創業帶動就業,構建就業工作的創業指導體系
學校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創業項目和創業活動為載體,不斷豐富形式和內涵,實現創業教育普及化、創業實踐項目化、創業管理規范化、創業平臺基地化、創業指導全程化,切實把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逐步構建“創業教學、創業模擬、創業實踐”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模式。從而實現學生創業精神養成、創業意識激發和創業知識積累。在融合中突出創業教學的導向作用,增強學生的創業信心。學校還在專業實踐環節融入創業教育內容,把實訓實習作為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第一實踐基地,作為創業教育深化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職業素養、創業意識與能力明顯增強,形成了“全員覆蓋+重點突破+特色培育”的創業教學理念。
學校應劃撥專項資金用于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和建立創業扶持基金,制定基地管理辦法、基金管理辦法、項目管理及考核辦法、項目申報評審辦法等制度,推進基地的制度化建設。孵化基地可以建設創業培訓區、支持服務區、創業孵化區和宣傳展示區,主要為商貿類、科技類、咨詢類、服務類、文化創意類等創業項目提供孵化平臺。同時,學校可以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在重點專業或特色專業中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必修課程,課程應結合專業特點,突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
構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體系關鍵在于學校的頂層設計,以高質量就業為目標,整合學校各方資源,搭建就業工作互動平臺。將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地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將畢業生就業質量作為衡量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從而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趙亞輝,李秀章,裴更生.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體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1(11):76-78.
[2]陳璐.互聯網思維下的“90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4):36-39.
[3]孟曉紅.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構建的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20):42-45.
[4]劉海斌.新時期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方法初探[J].教育論叢,2010(10):175-176.
[5]葉麗春.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體系構建的必要性與策略研究[J].才智,2014(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