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摘 要] 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只有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豐富體育教學活動,才能達到在豐富性、創新性與實踐性教學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關 鍵 詞] 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58-01
本文在分析傳統體育教學問題的基礎上,總結現代體育教學理念下培養學生體育終身意識應當尊重的基本教學原則,著力滿足學生的參與體育學習需求,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意識。
一、傳統體育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體育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未能充分地尊重體育教學的客觀實際情況,因此體育教學的課程安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未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基礎學習條件,現有體育教學方式方法沒能充分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無法達到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目標。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過于注重技能訓練,這使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過于單調機械,不僅不能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習慣,而且沒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因此達不到較好的體育教學效果,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內容過于枯燥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指導下,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主要以競技性項目訓練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追求訓練成績,因此忽略了體育文化與體育精神的熏陶,這使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提升訓練成績上,而沒能在體育訓練中體會到必要的娛樂性、互動性和情感性內容。傳統體育課堂不能發揮出游戲、娛樂、健身等其他教學價值。學生在從事體育學習時往往有較大的壓力感,學生沒能在體育訓練中獲得心理與精神上的滿足,因此影響了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效果。由于有些競技體育項目對具體學生難度過大,傳統訓練方式枯燥乏味,這使體育教學未能得到廣泛好評,導致體育教學支持率不高。
(三)學生體育能力不足
在傳統體育教學方式方法的影響下,學生往往只具備從事一種體育項目的能力,教師沒能在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的一般方法與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學生的體育能力不足,這制約了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效果。當前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并不十分靈活,體育教學沒能充分地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體育教學沒能把豐富的課外項目引入教學活動中來。體育鍛煉僅從某項技能出發,沒能在體育訓練中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因此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只有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體育訓練,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達到全面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當前體育教學不能僅局限于課堂,還要解決當前學校業余體育組織不豐富的問題,著力在完善各類體育組織的基礎上,發揮體育對學生的吸引力。
二、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原則
(一)轉變師生關系原則
只有轉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熱情,解決好傳統枯燥體育課堂的問題。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要消除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的意識,要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要在簡單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在了解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合理布置體育教學內容,使用各種體育教學手段,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二)貫徹因材施教原則
體育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學習愛好制定體育教學目標,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更好地滿足個體學生的不同體育學習需求,只有強化使用因材施教原則,才能在有針對性地豐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性別、年齡因素,不斷了解學生的體育水平,貫徹落實好具體有效的教學策略,發揮出不同教學策略的價值,解決好學生從事體育練習時的實際問題。因此,只有根據學生的具體特征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體育能力成長需求,解決傳統體育教學的不足。
(三)落實趣味教學原則
只有使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才能消除傳統體育機械訓練方式帶來的枯燥乏味感,切實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有效落實高效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從事體育訓練活動。因此,教師應當把體育教學與具體的游戲項目結合,要合理地使用教學規則,提高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當前應當把游戲、比賽、活動融入體育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三、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一)建立起完善的體育教學關系
當前應當建立起完善的體育教學關系,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根據學生體育學習需求,創新使用科學完善的體育教學策略。首先,從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著眼,完善體育教學的計劃,在全面培養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愉快地從事體育訓練。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因材施教理念,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基礎地位,根據學生的需求豐富教學手段,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再次,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掌握豐富的體育技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意識。最后,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情感與文化熏陶,引導學生認識體育運動的價值。
(二)提高體育課程的合理性
當前應當重點提高體育課程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應當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借助體育教學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首先,加強教學的軟硬件配置,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從事體育學習活動的條件,在豐富的教材、必要的體育器材、創新性教學內容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事體育訓練的價值。其次,創設有效的體育教學情境,形成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在優化配置體育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最后,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在體育教學中能夠運用游戲、比賽、合作、項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應當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切實創新形成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從而提高體育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殷征輝.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淺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5(4):67-69.
[2]劉富順.浙江省高校大學生終身體育價值觀及運動技能訓練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