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駿
[摘 要] 從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線工作者的經驗出發,對職業學校不同類型學生心理狀態、學習動機、個人潛能進行分析,從積極視角挖掘其個性中的閃光點,將職校生不為人熟知的積極面,如單純執著、積極外向、自強不息、團結拼搏、感恩回報展現出來。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職業學校學生,客觀地評價該群體,推動其正視自我,發揮潛能,展現自我價值。
[關 鍵 詞] 職校生;積極視角;個性特點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092-02
當今社會,有這樣一個現實對比:“我是一名重點高中的學生!”這句話說出來時對方必定自信滿滿,神采奕奕;但是,如果是一名職校生呢?也能如此自信地說:“我是一名優秀職業學校的學生”嗎?也許再優秀的職業學校,學生也很難達到如此自信。究其原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社會群體的評價和認可度動搖了職校學生的自信心,也有可能是一直以來沒怎么成功過的學習經歷讓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但是,是不是職校生真的與高中生相差甚遠呢?筆者從事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十載,擔任過班主任、學生管理和教學等工作,結合日常點滴生活事件,感受到職校生在其學習無力感的背后潛藏著未曾被發掘的個性魅力和人格閃光點,相信只要社會更多地重視職業教育,給職校生搭建發揮自我的平臺,他們必將展現出不一樣的自己,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
一、職校生入校前的心理準備狀態剖析
五年制高職學校學生,從初中畢業后直接進入五年制高職學校學習,學習成績中等,少有成績非常優異者。正因如此,人們大多認為其未能以優異成績進入普通高中學習,所以是在國民教育序列選拔中被淘汰的孩子。無奈之下,父母只能安排其就讀職業學校,學點技術,有一技之長,以期在社會尋得較好的工作,這對家長來說無論在面子上還是精力上都是最好的抉擇。其中也不乏一部分家長選擇職業學校是為了讓孩子不在家荒廢度日,處于無人管理狀態,惹出禍端。在此種社會或自我期待下,職校生的學習動力不會像童年時那樣充滿好奇有沖勁,也不像中小學時那樣因老師或旁人的不斷正強化而奮進,此時的他們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渺茫,對學習的挫敗,缺乏進取之心。
二、社會群體消極視角下的職校生
(一)無關者視角
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后的學校選擇,是剛接受完義務教育尚未成年的孩子的第一次帶有職業傾向的升學選擇。在當前的社會認知下,職業教育還戴著一層厚厚的面紗,大家對職業教育還缺乏足夠的了解,職業教育沒有像普通教育一樣受到社會的重視,學生對職業的認識還很局限,認為做工人、服務員等簡單勞作的工作是不體面、無尊嚴的。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校生在中學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中考成績分數一般低于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在品德素養方面也表現出種種問題。職校生的這些所謂負面形象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在一部分群體中口耳相傳,對職校生自我個性的塑造和自信心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親密者視角
與學生親密的家人親屬人才觀念普遍陳舊,對孩子的成長規律還缺乏清晰的認識,選擇上職業學校往往是比較之中的無奈選擇,是必須繼續接受教育的文化背景下的自我撫慰。或許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考不上普通高中,但他們在機械加工、計算機操作、烹飪技術、市場營銷等方面可能具有與眾不同的才能,只要在這方面加以發展,他們一樣會成為社會優秀的人才,但卻不能得到家長的認同。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家長一心讓孩子讀高中,而忽視孩子自身職業發展的特點,導致孩子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積極視角下的職校生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好的心態對人的成長和生活都是有積極作用的。積極能讓人變得向上,自信。積極視角是以積極心理學視角,通過關注人的潛能和優勢,激發和培養人的積極品質及積極力量。用積極的視角走進職校生的內心,碰觸他們的思想,不經意間,你會發現他們看似一塊頑石,其實一塊璞玉,真實而可塑。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一些積極閃光點,是那么的明顯,也許只是之前選擇沒看見或被灰暗的成績遮掩!
(一)單純執著型
有這么一類學生,他們確實不擅長學習,但也不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正常作息,生活規律,不用老師為他們多操心。當他們信任你時,會經常跑到你面前展露笑顏,期待你對他們的表揚與鼓勵;當你批評他們時,他們會委屈得像個孩子,避開你;當你誤解他們時,他們會像沉睡醒來的獅子般暴怒,與你爭執對立,直到你為他洗清冤屈。當你靜下來傾聽他們時,他們會幡然悔悟,與你搭建友誼之橋。這樣的他們是單純的,不揉捏,不做作,真實的讓你感覺到生活可以如此多彩。
(二)積極外向型
積極外向,是一種性格。這種性格的造就多來源于學生對自我的評價,當他更多看到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并正視時,他便會打開自我,擁抱社會。因此,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自信的孩子,在國內,學生的自信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學習成績,但在職業學校,不是的!有這樣一類孩子,成績也許不很突出,但是他們依然自信,他們有自己喜愛的科目,有自己擅長的手藝,他們堅信,行行出狀元的真理。他們會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會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去研究他們所感興趣的領域。相信這樣的他們必然能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條成功之路。
職業學校也通過每年的社團節、科學文化藝術節等舞臺,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在那里,你會看到平時在課堂上、在試卷旁神情黯然的孩子,突然變得那么神采奕奕,如同一顆閃耀在舞臺的明珠,展現出光彩照人的一面。都說“認真的人最美麗”!看著這些學生在自己的特長中,發揮自我的能力,展現最真實的自己,那是一份自信,更是一份付出后的回報。
(三)自強不息型
有這樣的一類學生,他們沒有美滿幸福的家庭,有些父母離異,有些家人遭遇車禍,家庭特別困難,但即便如此,這類學生依然樂觀向上,他們會牢牢抓住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提升自我,設立目標,不斷拼搏,積極參與各項比賽,在省級甚至國家級比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
從事資助工作時我遇到了這樣一個孩子,他家庭條件一般,父母離異,由父親獨自撫養長大。成績不算突出但對本專業計算機特別熱衷。同學們游戲時,他在編程序;大家午休時,他在畫模型;很多時候忘記了午餐,一個人沉浸在動漫的設計制作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他如愿進入了技能小組進行訓練。在技能上他獲得了許多優異的成績,比如,“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動漫制作項目一等獎、“省技能標兵”和“市優秀共青團員”,多次獲得“校三好學生”以及“技能之星”稱號。因其優秀突出的表現,獲得學院國家獎學金。在這個20歲的少年身上,有著與其年齡不符的淡然與開朗。他謙虛而友善,總是微笑著面對一切。回顧過往,他不斷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大步流星。也許是特殊的境遇和經歷,造就了他的品質,家庭的變故并沒有使他沉淪或者迷失,而是激勵著他不斷前進。
(四)團結拼搏型
在普通高中的學生身上更多的是一起學習、研習課題的同窗之誼,但在職業學校的學生之間有的是“同命相連”般的兄弟情誼。他們走在一起有一種相互扶助的情愫,正是這種類似的情感讓他們走得更近,心貼得更緊,在班級團隊的培養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學生之間的交往不是專注于學習,他們沒有作業的巨大壓力,有更多的時間談天說地,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培養出了真情摯意。職業學校課外活動豐富,經常開展元旦晚會、科藝節、社團秀、運動會等更是為同學之間建立深厚友誼創設了平臺,讓他們在豐富自己課外活動的同時能展示出自己的交往能力,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學生總是能抓住這樣的機會,團結周圍的同學,設計出精彩的活動,給人意外之喜。
(五)感恩回報型
有些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雖出生在幸福的家庭,但突發變故,父母分開后讓他們只能生活在家中老人身邊,缺乏父母關愛的他們是孤獨的,為了彌補他們失去的父愛母愛,老人總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和包容,久而久之,他們的脾氣變得易怒暴躁,難以溝通。老人們也失去了應對之法,但這樣的學生也有自己的軟肋。他們內心充滿著對父愛母愛的渴求,只是缺乏與父母之間和諧溝通的橋梁,一旦坐下來好好溝通了解父母對其的關愛依然不減后,便不再那么桀驁不馴,父母對他們也不再那么放任自流,也許這就是常說的“浪子回頭金不換”,相信如此坎坷流露出的骨肉親情,將更加深刻,更具感染力。在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會明顯表現出更多的珍惜和感恩。
近十載的學生任教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沒有絢麗浮華的辭藻,更多是與學生相處的點滴經驗概述。從他們身上,筆者看到了職業學校學生的獨特個性與魅力,他們不再是一個個調皮搗蛋的小惡魔,不再是難管執拗的后進生,而是一群可愛、天真、充滿活力和發展潛能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獨特的價值觀,他們敢愛敢恨,敢想敢做,性情耿直,想法豐富,也許乍看下這是一群頑石,但筆者堅信在不斷的關愛與磨礪中他們終將成為璞玉。
參考文獻:
[1]李厚儀.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應用:從理論構建到實踐探索[J].統計與管理,2017(12).
[2]孫妍菲.重視職校生的人格教育勢在必行[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8).
[3]趙文進.積極心理學視野中的心理教育與咨詢[J].甘肅高師學報,2007(4).
[4]張瀾,王洪飛.積極心理學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實踐[J].理論觀察,2006(4).
[5]張萍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及管理[J].職業教育,2014(3).
[6]毛宇星.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J].文學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