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越
【摘要】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美術館能夠保存展示藝術文化作品,為人民群眾提供欣賞藝術作品的平臺。美術館能夠提高公眾文藝修養,促進藝術家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一步促進文化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美術館的藝術衍生品是指以美術館藏品作為原型并且對原作進行再創作,保證新的作品與原有的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與大眾的審美品位相一致,最常見的藝術衍生品以繪畫、雕塑、攝影作品為主。美術館衍生品屬于一種特殊的商品,通過美術館衍生品的開發不僅能夠提高美術館藝術作品的價值,而且能夠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但是在美術館藝術衍生品開發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與不足,為此必須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從而更好地促進美術館藝術衍生品開發的質量。
【關鍵詞】美術館;藝術衍生品;存在的問題;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J124 【文獻標識碼】A
美術館的發展不僅能夠見證人類文明的發展與變遷,而且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通過美術館將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進行展覽也能夠提高藏品價值傳播的效果。所以,為了進一步促進美術館藝術作品品牌價值傳播的效率,提升美術館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可以通過開發藝術衍生品的方式增強美術館社會影響力,為美術館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促進文化創意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主要概念
美術館藝術衍生品是以美術館中所展出的文藝作品作為原型,并且進行二次創作的藝術產品。美術館藝術衍生品具有一定的價值,能夠在人民群眾間進行自由的交流與傳播,通常情況下,美術館的藝術衍生品作為一種紀念品。[1]
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開發過程包括前期研發、創意設計以及后期的產品營銷,所以,藝術衍生品不僅具有原本藝術品的價值,同時具有普通商品的價值。
二、當前美術館藝術衍生品開發存在的不足
(一)產品同質化明顯
一般來說,在美術館衍生品開發的過程中,大部分衍生品缺乏創新,所以存在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同質化問題,尤其是很多的美術館沒有針對藝術品進行深刻的研究與分析,對美術作品所蘊含的藝術價值理解不到位,所以在藝術衍生品開發時實際上就是實物的縮小或放大版,也就是將原本的藝術作品進行復制粘貼,這樣的藝術衍生品開發只能夠起到一種紀念作用,不具有其他的含義。這樣的衍生品開發不僅缺乏現代化的設計元素,也沒有針對產品進行深入加工,導致大部分藝術衍生品失去了藝術價值。還有的美術館通常會批量采購藝術衍生品,造成藝術衍生品比較泛濫,缺乏紀念價值,無法充分發揮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實際作用。
(二)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缺乏文化內涵
從目前來看,大多數美術館在研發藝術衍生品的過程中沒有針對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研究,造成當前美術館的藝術衍生品發展受到影響,而且很多藝術衍生品缺乏一定的實用性。大多數藝術衍生品最主要的就是為了紀念,這樣就導致藝術衍生品在設計的過程沒有針對實用性方面進行整合,導致很多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形式比較單調,長此以往,很難有效吸引觀眾。
(三)美術館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
在參觀美術館的過程中,大部分觀眾自行選購產品,由于不同的觀眾對于產品的喜好各不相同,所以必須加強美術館工作人員對產品的推廣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出工作人員的主動作用。另外,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由于對藝術作品缺乏敬畏之心,對于藝術作品的內涵沒有進行深入了解,缺乏對產品屬性和藝術價值的詳細介紹,這樣就導致工作人員將藝術衍生品等同于一般產品進行工作,這樣的工作態度無法讓顧客充分感受到美術作品的魅力。
(四)藝術衍生品的工作渠道比較單一
從目前來看,由于國內各大美術館紛紛開展了藝術衍生品的研發與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美術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由于缺乏工作渠道的推廣,沒有針對藝術衍生品進行營銷渠道的開展,所以,盡管大多數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品種繁多,但卻缺乏有效的宣傳途徑,造成藝術衍生品的推廣效果不理想。
在很多的美術館藝術衍生品設計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藝術衍生品的攜帶性,所以導致很多觀眾在購買藝術衍生品之后無法將藝術衍生品帶回也無法妥善保管,從而影響藝術衍生品的銷售。
三、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改進措施
為了進一步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在針對美術館藝術衍生品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根據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充分研究,結合更加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手段,通過擴大美術館藝術衍生品文化內涵并且與現代文化進行緊密結合,更加有效激發人們對于藝術衍生品的喜愛。[2]
(一)打造互聯網+的藝術衍生品宣傳渠道
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傾向于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方式來購物,尤其是對美術館的藝術衍生品來說,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導致大部分人無法及時獲得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相關工作信息,所以限制了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銷量。
通過打造互聯網+的藝術衍生品宣傳平臺更好地增強與世界各地的觀眾進行互動,同時通過移動互聯網+宣傳平臺的構建,能夠讓美術館的藝術作品更加直觀地呈現在人們的手機屏幕上,利用智能手機的交互功能可以幫助觀眾更加深入地探索藝術作品的歷史背景,更好地與藝術作品進行互動,既能夠提高藝術作品的宣傳力度,也能夠增強藝術作品的趣味性,讓美術館的藝術衍生品更加親民接地氣。
例如,故宮展覽的手機APP,通過全方位的展現產品信息能夠幫助消費者及時了解藝術衍生品的各項內容,而且還能夠實現地圖導覽的功能,幫助觀眾更加快速地搜索藝術衍生品。同時,故宮展覽的手機APP還借助最先進的VR虛擬現實體驗技術,幫助用戶足不出戶就能夠親臨展廳,全方位瀏覽全景圖像。手機APP還可以實現全天候的線上展示,針對故宮的各種場館設置、特色展覽等活動及時告知給觀眾,將美術館內最精華的部分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找準藝術衍生品的特色
由于目前藝術衍生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所以很容易導致觀眾產生消費心理疲倦,為此,必須加強對于藝術衍生品的特色定制。通常情況下,人們購買藝術衍生品的需求往往是自身對于藝術作品非常的喜愛或者是對于某一個歷史階段的紀念,為此,美術館必須針對藝術衍生品的特色進行深入挖掘,使藝術衍生品具有更加豐富的藝術內涵,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滿足觀眾的消費需求。例如,在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中通過推出一系列紀念產品,能夠幫助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藝術魅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整個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與其他的美術館藝術衍生品有明顯的區別。例如《故宮升平樂士創意拼插風景畫》,通過將故宮的場景制作成類似拼圖的風景插畫,不僅能夠增強整個藝術作品樂趣,而且提高了觀眾與藝術衍生品之間的互動。
(三)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必須要符合時代需求
在美術館藝術衍生品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理念。首先,針對目前消費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深入分析,瞄準目標人群,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的配套服務,這樣才能夠促進藝術衍生品的銷量。[3]另外,必須積極打造獨一無二的藝術衍生品的品牌形象,幫助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藝術衍生品的價值。
例如,通過打造“鄭和下西洋”的品牌,擴大人們對鄭和下西洋歷史故事的了解,既能夠讓整個藝術衍生品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因素,也能夠增強藝術作品的商業價值。
(四)提高藝術衍生品的包裝質量
很多美術館為了更好地吸引觀眾,在包裝上大下功夫,這樣不僅造成了包裝過度,而且會造成喧賓奪主的效果,讓人們無法專注于藝術衍生品的質量。所以,必須加強對于藝術衍生品的包裝。藝術衍生品包裝必須具備兩個功能:首先是保護產品;其次是要便于攜帶。通過這兩個方面的設計進一步提高藝術衍生品的質感,另外,在藝術衍生品設計包裝設計方面必須與整個藝術衍生品的內容保持一致,提高整個藝術衍生品的整體特點。
四、結論
通過本文對于美術館文化歷史價值活化的初步研究發現,目前美術館藝術衍生品設計還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產品設計缺乏創新、產品設計缺乏實用性與歷史文化內涵,尤其是很多產品是模型,缺乏實際意義。通過本文的研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從而有效促進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良好發展,加強美術館藝術衍生品的深度。同時,結合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將美術館線上線下打通,從而形成整體的宣傳方式,更好地促進文物的傳播。
參考文獻:
[1]陳怡妮.當藝術遇上設計——藝術衍生品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8(13):52-53.
[2]孫春陽.藝術衍生品的品牌優化研究與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52.
[3]尚瑩.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研發探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