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王娜娜 孔永祥 李積桂
[摘 要] 針對高職大學生校園網貸,主要是由于大學生自身的攀比心理及對金融知識的匱乏導致的,為有效消除校園網貸對在校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提出基于高職、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校園網貸防范模型研究,構建三維校園網貸思想教育新方法,對大學生遠離校園網貸及維護校園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方法指引和幫助。
[關 鍵 詞] 大學生;校園網貸;三位一體;模型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82-02
隨著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基于計算機大數據云平臺的應用和開發,人們的生活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代大學生是生活在平均發展速度較快、接受新思想最多、價值觀尚未成熟的群體,面對紛繁復雜的時代,消費就變得更加沒有約束,科技帶給大學生的誘惑與快感體驗與倡導的勤儉節約價值觀形成了鮮明的現實對比與內心矛盾,這恰恰給了校園網貸可乘之機,讓全國各大高職成為校園網貸的天然獵物[1]。從2015年貸款規模260億元到2016年的800億元,增長超200%[2],這催生出諸多暴力及重大傷亡事件,對整個校園及社會持續安全穩定造成一定的影響[3]。
“校園貸,生命貸”,如何才能有效杜絕大學生校園網貸成為各大高職及學者歷年來研究的重要課題[4][5]。滁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陶楊和劉順分析校園網貸產生的原因,最后從高職、貸款平臺、行業監管等方面研究解決辦法[3];遼寧工業大學學生工作處么元昱闡述了互聯網時代校園網貸對在校大學生的影響,并從學生工作視角分析了對大學生校園網貸的教育和防范方法[6]。
大學生校園網貸從另一個方面講是屬于高職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從現階段大學生校園網貸發展的現實狀況出發,為了更高效地遏制大學生校園網貸的發展勢頭,本文提出基于高職、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校園網貸防范模型,具有教育全覆蓋、全方位地筑牢大學生內心不穩定因素的特點。
一、基于高職、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校園網貸防范模型
當代大學生頻頻爆出校園網貸事件的本質原因:(1)大學生盲目的攀比心理,通過實際的物質滿足自己的虛榮心;(2)對金融知識的匱乏,被誘導性選擇網絡貸款。而構建基于高職、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校園網貸防范模型,有重點、有策略地解決了大學生的心理缺陷和金融知識匱乏的現實問題。
(一)基于高職視角的校園網貸分析
高職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學習場所,它既是大學校園網貸事件的重災區,也是解決校園網貸的主要途徑。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入了新時代,應當牢牢把握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特點的改變,堅持和加強新思想、新理論指導大學校園網貸問題。
高職應當從制度層面創新,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大學生價值觀、消費觀活動。(1)創新教育宣傳模式,改變傳統單一的“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講座式”的宣傳途徑和“校報式”的宣傳手段,大學生校園網貸思想教育是長期性的,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才會引起大學生的注意,最終達到受教育目的;(2)大學生課堂學習的時間相對多于課余時間,教師作為大學生課堂教學的主講人,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這對大學生校園網貸危害性宣傳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3)輔導員對大學生校園網貸思想教育的引導作用,輔導員與大學生具有天然的親和力,接觸時間較長,對大學生思想動態有宏觀的掌握[7][8]。
所以,本文提出開展學校與學生、輔導員與班委、班委與學生三維校園網貸思想教育新模式。針對大學生縱向角度,通過主題班會、校園講座等形式接收到來自學校、輔導員以及班委的校園網貸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讓大學生遠離網貸,保證校園和諧穩定。學校應開展校內輔導員隊伍建設,保障輔導員知識過硬、技能精湛,并有條件地鼓勵輔導員進行校外校園網貸類題材的培訓活動,促進高職間的交流。此外,輔導員要積極組織班委,開展校園網貸主題的班委會,增加班委學生之間的教育能力。下圖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2017級學生在舉行校園網貸主題班會后,開展的“理性消費,拒絕網貸”主題班會的匯報活動,讓所有大一新生逐步了解網貸知識,吸取經驗教訓,對合理規劃大學生職業生涯起到重要作用[9]。
(二)基于家庭視角的校園網貸分析
通過近幾年的校園網貸事件分析,家長往往都是事件消息的末端,即是被告知孩子欠款數萬貸款,處于校園網貸事后的被動方和焦慮方,那么基于家庭視角的校園網貸分析,就是針對校園網貸事前的分析,從源頭進行制止,讓家庭的作用回歸主動。
(1)家風的構建。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教育人,應當建立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念,并從小給孩子潛移默化的正確引導,樹立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良好家風。(2)金融知識的交流。家長不能因忙于事業而采用金錢彌補的方式,應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實時了解他們心里的真實想法,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大學生樹立量力而行的消費觀,并教育孩子不能盲目地與同學攀比,陷入消費的攀比漩渦。
(三)基于社會視角的校園網貸分析
1.社區教育
社區是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形成的特殊群體,社區教育在終身教育系統和打造學習型社區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高等院校在解決大學生校園網貸問題上應立足于地方,服務地方社區教育,同時帶動優秀大學生加入社區教育,讓社區大學生在社會大環境中更好地學習[10]。創新校園網貸社區教育,有助于拓寬宣傳渠道,讓大學生全方位地了解大學生校園網貸的危害,達到有力制止的目的。
2.法律及制度完善
相關行政部門應盡快規范網貸平臺的行為,建立健全完備的經營監管法律體系。另外,要對校園網貸的利率進行明確的限定,針對貸款金額、范圍都要明示,并告知其監護人。互聯網金融消費平臺應對大學生進行風險評估,倡導適度消費,量力而行。
3.金融知識普及
鼓勵校園開展金融知識大講堂等普及性的講座,讓更多大學生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識,鼓勵社會金融領域的銀行等機構進入校園開展大學生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創新教育模式,并可結合當代學生喜歡的創新形式,如手繪、動畫游戲、包含傳統文化的皮影等,讓高職學生和專業名師一起策劃、錄制創意金融知識課件視頻,讓金融知識更加生動。
二、結論
本文分析了大學生校園網貸的現狀,闡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特征、價值觀的形成以及知識架構的構建等特點,并總結大學生校園網貸的兩大主要原因:(1)大學生的攀比心理;(2)金融知識的匱乏。最后建立基于高職、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校園網貸防范模型,對大學生遠離校園網貸及維護校園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方法指引和幫助。
參考文獻:
[1][9]戴維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引導論析:以“高職貸”校園市場火暴現象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9(5):105-111.
[2]王興芝.淺談高職“校園貸”[J].山東紡織經濟,2017(7):35-37.
[3]陳勵.關于大學生校園網絡貸款情況的調查[J].中國教育學刊,2016(S1):136-137.
[4]陶楊,劉順.校園網貸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5):80-81.
[5]么元昱.學生工作視角下校園網貸風險防范[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3):100-101.
[6]王曉莉.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職教育全過程[J].人民論壇,2018(1):118-119.
[7]徐敏.輔導員處理校園不良網絡貸款事件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9):284.
[8]機電工程系第二屆“理性消費,遠離網貸”主題演講比賽順利開展[EB/OL],2017-10-31.
[10]吉飛躍,吳錦程.高等院校服務地方社區教育路徑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18(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