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菲
[摘 要]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融合,各國教育國際化趨勢愈加明顯。陜西省高職中俄合作辦學處于起步階段,俄語教學還在探索發展時期。基于此,結合工作,淺談幾點有關高職中俄合作辦學中俄語教學的體會。
[關 鍵 詞] 高職;中俄合作辦學;俄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00-01
俄語是我校中俄合作辦學專業的公共基礎課,也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課程,以赴俄留學的對外俄語要求為基準,培養學生的俄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用俄語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為出國深造打好基礎。但我院中俄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大都是俄語零基礎,學習主動性差,學習興趣不濃。如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高俄語教學效果是筆者思考和研究的一個主題。
一、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學過程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俄語教學目標的設定應從我校中俄合作辦學專業學生的學情入手,充分考慮學生外語基礎薄弱、學習能動性差、個體差異較大等現狀,課堂教學目標應將繁瑣、零碎的語法知識和大量的生單詞相結合,以培養學生俄語聽說的實際應用能力為主,循序漸進地加深課程深度,引導學生多聽、多說、多用,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種活動中。
二、融入俄羅斯國情文化,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影響因素,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求知探索的動力。我校中俄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大都是俄語零基礎,存在俄語學習畏難情緒重、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等問題。因此,適時適當地融入俄羅斯國情文化知識,可以增強學生俄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學活動中可以結合教材教學內容加入國情文化知識。如,教材課文中出現的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紅場),Кремль(克里姆林宮),借助這些單詞向學生介紹俄羅斯紅場和克里姆林宮的位置和歷史;利用新單詞хлеб(面包),соль(鹽),介紹俄羅斯待人接物的風俗習慣等。或者,通過中俄兩國文化、節日對比,介紹兩國不同的傳統習俗,如“春節”Праздник Весны,“俄羅斯新年”Праздник Нового года等。除此以外,可讓學生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利用課外時間收集資料制作成PPT,課前5分鐘給大家進行講解或分享。
三、優化課堂設計,豐富教學手段
我校中俄合作辦學專業學生學習自主性低,無法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通過優化課堂設計,增強課堂趣味性,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進行互動交際,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課堂環節設計應充分考慮教學目標需要,設計可操作性強、趣味性強、時效性強的趣味活動,結束后及時總結,客觀、公正地給予學生評價。課堂教學可利用多媒體輔助趣味活動進行。如,在學習俄語名詞性的時候,可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希沃白板”中的趣味游戲設計競賽環節,兩名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準確地找出規定性屬的名詞,這種方法在鞏固考查所學內容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四、創建俄語微環境,俄語交際常態化
我校中俄合作辦學自創辦伊始便不斷引進多名俄羅斯外教,這對我校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通過外教日常授課、課后輔導以及俄語第二課堂等多種形式,給學生提供了原汁原味的俄語微環境,使學生不僅可以聽到純正的俄語發音,而且可以了解有關俄羅斯的言語習俗,有助于快速培養和提高學生俄語的聽說能力,為出國學習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大一新生一入校,外教便會給每一個學生起一個俄語名字,日常交際打招呼都用俄語,營造出濃烈的俄語氛圍;外教純俄語授課,中國助教輔助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外語授課模式,融入俄語學習氛圍中;多形式俄語課外活動,如俄語詩歌朗誦、俄語技能大賽、校際交流等,給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俄語聽說機會,既培養了學生的俄語學習興趣、提高了俄語交際能力,又豐富了他們的大學生活。
我校中俄合作辦學為陜西高職教育發展提供了新途徑,注入了新活力。筆者希望通過以上方法幫助學生建立俄語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打好初級俄語基礎,為出國留學深造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晶,張曉冰.創設語言環境提高高職俄語專業學生聽說技能[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6).
[2]周小梅.高職院校俄語二外教學的幾點體會[J].職業技術,2011(6).
[3]李娜.淺談高職俄語教學中學生俄語應用能力的培養[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4]高云.高職俄語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