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蔣瑾
摘 要:十三五以來,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政策逐步成熟,“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本文對項目組、科研部門、財務部門、內部監督部門等四大參與主體展開分析,提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科研經費;內部控制
近年來,我國科研經費總量及投入強度穩定增長,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企業科研經費占比最大,平均為76.88%;高等院校科研經費平均占比為7.10%,是僅次于企業、研究機構的第三大執行主體。
相比其他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側重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表達溝通共事能力的培養,與科研經費執行主體――企業的合作更為密切,因此科研項目多與企業實際問題相聯系,社會效益見效較快。同時,高職院校自身規模小、資源有限,其科研經費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優化空間更大。
一、科研經費管理的宏觀新形勢
十三五以來,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也在持續推進中。2016年7月,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開啟推進科技領域改革的大幕。2017年3月,包括教育部在內的多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提出具體實施要求。2018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指出:“擴大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自主權,改進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權益管理改革”。
綜合上述,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科研項目管理權限被下放,這對各單位科研項目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經費管理要求放寬管理權限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管力度,嚴肅違法違紀問題,達到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提高科研資金使用效率等優化目的。
二、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經費的內控建設現狀
1.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經費的特點
(1)科研經費金額較小。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極少承擔國家級大金額科研項目,一般以5萬元以內的縱向項目和1萬元以內的橫向項目為主。
(2)科研資源配置有限。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自有資金多用于教學儀器、實訓建設等基礎建設方面,科研經費投入較少。
(3)科研人員水平不足。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研發人員隊伍整體水平較弱,借助校外專家、校外助理等校外人力資源協助完成科研項目的情況更多。
2.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主要問題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主要涉及項目組、科研部門、財務部門、內部監督部門四大主體。現從這四大主體分析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項目組。項目組是整個科研項目的核心,負責申請項目經費、編制項目預算、審批部分經費、提供結項材料等工作,對科研經費的管理起主要作用。
首先,由于經驗和專業能力的限制,項目組成員往往無法在項目執行前準確預估項目支出情況,對預算分類項目的理解也時常產生偏差,導致預算編制不科學、執行效率低等問題。
其次,項目組成員一般由專業教師構成,對財務制度了解程度有限,經常因無法出具完整付款材料而難以完成經費使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科研積極性。
另外,項目組成員為整個項目的實施付出了極大的智力成本,為了彌補自己的個人貢獻,往往濫用職權利用虛假票據、虛假勞務、購買自用資源等方式套用項目經費。
(2)科研部門。科研部門是整個單位的核心監管部門,負責制定管理細則、組織立項、結項等工作。
在事前管理方面,科研部門缺乏細致的制度宣傳,預算審批粗放,忽視合理性,導致項目組、財務管理部門在財務經費使用上出現難以統一。
在事中管理方面,科研部門宏觀調配意識不強,導致設備重復購買、挪為己用、報廢不當等現象的出現;科研部門側重項目管理,在經費管理方面過度放權于項目負責人,缺少必要的牽制和監管,不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在事后管理方面,忽視項目經費實際使用情況和項目預算的偏差,缺乏有效的評價獎勵環節,一定程度上造成項目組對預算編制、經費使用質量的不重視。另外,科研部門對結余資金的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現結題不結賬的問題,給項目成員提供了結題后繼續套用經費的可能。
(3)財務部門。財務部門起到輔助管理作用,主要負責反饋入賬信息、審核發放科研經費。
財務部門更注重于財經紀律制度的審核,對于科研項目管理意識較為薄弱。財務審核人員對科研工作的了解不夠全面,在具體項目預算編制的環節上極少參與溝通,難以判斷經費的使用合理性及匹配度,導致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的沖突。
另外,財務人員對勞務費、人員費、會議費等敏感性支出有嚴格的控制,加上有時對項目組成員的信任不足,時常造成項目組成員和財務人員在經費使用時的沖突。
(4)內部監督部門。高職院校科研項目數量多、單個項目金額小,一般由上級部門指派外部審計單位對部分項目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抽查,內部監督部門極少主動抽查監督,對于違反科研經費管理紀律的行為關注和獎懲力度不夠。
三、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科研經費內部控制優化建議
四大參與主體各有工作出發點不同、管理相對獨立,是導致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問題頻出的根源。科研部門、財務部門、內部監督部門因以項目組為核心,主動了解、處理項目經費使用中的問題,加強溝通合作,在制度允許的條件下放寬相關政策并增設監督牽制機制,優化科研經費管理全過程的內部控制。具體建議如下。
1.協助預算編制,放寬人員經費,增加績效經費
在新形勢下,可以在下撥給研發部門使用的經費、獎勵經費設置中放寬,增加以經費使用情況評價結果為依據發放的績效經費加以監督牽制。
在日常研發使用經費的預算編制中,制定通俗易懂的說明書、開展溝通協調會,通過科研財務助理的參與牽制,了解項目組的具體需求,宣傳制度要求,提出參考意見,協助制定更為科學的預算。
在制度允許的情況下,參考國外科研管理組內人員費用的設置,通過收集組內人員的申請、分析項目工作報告、評估項目腦力成本占比等途徑進行審批牽制,加大直接發放給項目組的獎勵經費,從根源上遏制套取經費的情況。
2.增強事中反饋監督機制,科學分配資源
增加事中監督管理,財務部門應主動與科研部門、內部監督部門溝通異常情況,科研部門、內部監督部門也應該定期抽查部分項目使用合理性、匹配度,主動協助解決難點,引導項目組正確使用經費,嚴肅處理違法違紀行為。
加強設備采購的申請審批,科研部門應聯合資產管理部門對照國庫系統里面已有資產的情況,合理分配資源,避免重復購入,并監督其使用報廢情況。
3.加強事后評估,設立獎懲制度,跟蹤審查
在結項時不僅要收集相關報告、材料,還要對預算執行情況、項目完成質量進行合理評價分析,判定績效經費發放金額,對于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做出懲戒。
在新形勢下,項目組對于科研經費的管理權限越來越大,通過事前宣傳參與制定預算、事中部分項目反饋監督,已經極大地避免經費濫用的情況,事后對每個項目進行適量抽查能夠進一步牽制監督,確保賬目的正確性。此外,管理部門應及時對結余資金做出處理意見,避免事后的違規使用,循環跟蹤。
參考文獻
1.陳福喜,彭江.高校構建科研經費網絡監管平臺的研究.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40(1).
2.劉芳,張晨,朱衛東,彭杰.科學基金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中美比較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35(4).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