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麗
[摘 要] 為了更好地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體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提升思政課程教學質量,如何在思政課程中優化教學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介紹了在思政課程中優化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并探尋思政課程優化教學設計的有效措施,為推動我國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貢獻微薄之力。
[關 鍵 詞] 思政課程;優化教學設計;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34-01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縱深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課程的教育質量和水平,切實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程的獲得感,我國高校思政課程雖在實踐教學中也開展了各種改革與立德樹人方式方法探究,并取得可喜成效,但在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教材處理等方面仍存在傳統、守舊的現象。可見,優秀的教學設計對思政課程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思政課程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的必要前提和必然基礎。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思政課程如何優化教學設計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思政課程優化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傳統的思政課程教學主要采用老師講授,學生被動聽的方式,即使有多媒體,也不過是放一兩部電影。這樣既調動不了學習思政課程的興趣與主動性,也拓展不了學生的知識面,更談不上提升教學效果與大學生對思政課程的獲得感。因此,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就必須優化教學設計。一堂精彩的課,源于精心的教學設計。優化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催化劑,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在上專題二《毛澤東思想》時,由于學生是從中職報考來的,為此,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優化。(1)書本理論問題化:為什么學毛澤東思想,學什么等;(2)教法采用講授、視頻討論、成果展示、答疑解惑等方式;(3)小組情景再現。通過這些教學設計,學生紛紛發出感嘆原來思政課程還可以這樣來學。思政課程優化的教學設計,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興趣,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思政課程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二、思政課程中優化教學設計的有效措施
所謂教學設計,是指按照課程要求以及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把各種教學元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最終確定出合適的教學方案和教學實施過程。簡單而言就是在教學中整合好教材,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解化、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活動豐富化。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及相關資料得知,要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達到育人功能,真正讓黨的理論政策、價值觀走進學生內心,走進學生頭腦,教師在教學前,應該將思政課程的教學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并且加以優化升級。教師應該對學生以及教學任務進行深度剖析,進而對思政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材料等多方面進行科學的設計,全方位、多角度地來展開教學設計工作。就思政課程來講,如何優化教學設計?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對教材和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認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眾所周知,思政課程理論性、政策性強。在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按照教材框架進行講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教材為中心”的教材觀,容易照本宣科,導致思政課程無聊無趣學生厭學。為了體現優化教學設計時效性,在使用教材時,應著力于把學生引導到教材以外的世界中,改變“教材為中心”的教材觀,打破教材框架,結合專業特長與地方經濟優勢,并以問題形式展現給學生。立足職院學生知識能用夠用,對教材進行細致的研究加工整合,結合學生就業機遇,適應社會、回報社會的需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按書本章節逐章逐節地講解。例如,在講怎樣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這一課時,不是直接把書本知識拋給學生,而是通過設計主題活動“我心中的偉人”,讓學生從自己所學的專業出發開展活動。其中旅游班就要求他們展示我心中的偉人——貴州紅色旅游,從導游、旅游的角度來展示我心中的毛澤東或偉人。以這樣的形式,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了書本以外的知識,增加了課堂知識量,發揮了學生的主導作用,也大大鍛煉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二)思政教師應充分應用現代化工具,以疏導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
隨著我國信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現代信息工具,尤其是智能手機。其是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作為教師與其感嘆手機害人,不如引導學生用手機的某些功能進行線上線下學習。有效打破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真正獲得知識。比如,思政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搖一搖功能,讓某某學生回答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更迭,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為了提高思政課程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思政教師應利用現代化工具,將教學設計優化升級,緊跟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腳步,推動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余玲.高職思政課基于“五星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以理想信念為例[J].速讀(下旬),2017(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