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互聯網科技高速發展,電視新聞媒體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傳統的新聞編輯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現階段的工作所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的視野變得更加寬闊,現階段的新聞節目應該向多樣化發展,保證新聞的受眾群體更加廣泛。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有很大的影響,要對新聞編輯質量進行整體提升。本文對如何加強電視新聞編輯的質量意識進行了分析,并且給出了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電視新聞;新聞編輯;質量意識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在現階段眾多的媒體中,新聞媒體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主要因為新聞媒體與人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電視新聞的發展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并且在我國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處于新聞行業的壟斷位置,直到互聯網大數據化技術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通常情況下,新聞欄目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電臺整體運作的質量,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電臺的核心,新聞節目是體現其傳播速度、現場感以及靈活性的綜合欄目,所以,新聞欄目的編輯質量是非常重要的。現階段,我國很大一部分新聞編輯人員自身并沒有足夠的質量意識,導致在實際工作展開的時候,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對其進行了分析,并且給出了相應的策略。[1]
一、電視新聞編輯平存在的問題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說,其自身的責任重大,編輯工作完成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新聞欄目播出的整體質量。目前,我國電視新聞行業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應該向多樣化方向發展,很多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已經不能夠很好地滿足現階段的觀眾口味。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說,一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的時候還是會很大程度的受到傳統工作方式的束縛,從而導致電視新聞欄目的觀眾逐漸流失。宣傳手段的落后以及操作手段的落后是電視媒體與互聯網新聞媒體相比最為明顯的弊端,想要提升電視新聞播出的整體質量,就要努力改善電視新聞欄目所存在的弊端,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夠在現階段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中獲得發展空間。傳統的電視新聞在播出的時候,往往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傳統的電視新聞通常是大量的時政新聞堆積,不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觀看需求,并且在播出的時候,播音員經常會說一些較為難懂的專業名詞,對新聞的評價以及解讀不夠生活化,直接導致新聞欄目的受眾群體較小,容易使觀眾產生反感。其次,還有很大一部分新聞欄目在進行播出的時候,僅僅起到信息的傳遞作用,所陳述的內容空洞,毫無感情,無論新聞事件所表述的內容是違反社會道德標準的壞現象,還是值得頌揚的好人好事,播音員僅僅是面無表情地對其進行陳述,這使事件的渲染力下降了很多,更像是電子播報一樣,不帶有情感的新聞欄目注定不會得到公眾的歡迎及認可。最后,一部分新聞欄目的時效性很差,導致觀眾對新聞的關心程度不高,很多新聞欄目所播出的新聞距現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可能再次播出之前,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已經對新聞的內容有所了解,這樣一來,在新聞播出的時候很難再次引起觀眾的興趣。[2]
二、電視新聞編輯策劃的質量原則
(一)電視新聞的編輯應該有較強的質量意識
對于電視新聞欄目的編輯來說,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電視新聞必須發揮其主流媒體輿論導向的作用,電視媒體在進行言論發布的時候一定要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同時,電視新聞媒體也起著將黨和國家的政策第一時間傳遞給人民群眾的任務。所以,電視媒體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要注意對時政新聞的中心進行精準的把握。時政新聞在電視新聞欄目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在對其進行播出的時候,電視新聞欄目應該把握好時政新聞的中心思想,圍繞時政的中心進行播出,這樣才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還要注意在時政新聞當中適量加入一些本臺較為客觀的事件看法,以此代表本臺的立場,從而增加了新聞的可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輿論導向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對新聞的內容進行選材以及編排上,要注意對價值觀的精準把握。不能使新聞事件對民眾有煽動性,要注意對客觀事實的精準闡述,在進行語言加工的時候,要注意面向群眾,盡量使語言流暢并且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播出的效果。[3]
(二)高質量的電視新聞應當更具有吸引力
想要提升電視新聞的質量,就要著手提升電視新聞的吸引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宣傳的時候,大眾是新聞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是新聞信息的接受者,大眾對于新聞內容有自己的評判,他們不可能只是被動地接受,在很多時候大眾會參與到新聞的播出中。電視新聞媒體在進行新聞欄目策劃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要發揮大眾對新聞欄目的好奇心理以及娛樂心理,保證新聞欄目對大眾有較強的吸引力,這樣才能夠真正起到宣傳的作用。[4]
(三)精準的把握對播音文字稿的編輯要求
在文字的使用上,要注意對闡述的準確性進行把握,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應該使用貼近生活的語言進行敘述,盡量減少專業名詞的使用,這樣可以使受眾的年齡段更加寬泛。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還要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生硬的事實堆積,同時還要保證語言的邏輯性以及合理性,通常情況下,不要對文字稿進行更改。
三、電視新聞編輯提高質量的要點
(一)完善傳播行為以及方案
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在我國應用已經非常普遍,是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并且已經開始逐漸代替了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所以,現階段的電視新聞媒體應該積極對自身的運作模式進行改革,主動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調整自身的傳播行為以及傳播活動。新聞編輯要當好媒體與群眾之間的紐帶,要對新聞內容進行采集以及整理,還要對播出的內容進行策劃以及排序,在對新聞內容新型采集的時候,應該秉著貼近群眾生活為主要原則進行。除此之外,新聞編輯在日常的編輯事務工作上要注意在微觀層面上對新聞資源進行分析,保證新聞資源的含金量。[5]電視新聞編輯還要對現階段大眾感興趣的新聞進行調查采集,以此滿足大眾的觀看需求。[6]從新聞播出后產生的效果來看,通常情況下,新聞效果主要有兩種,即必須效果和期待效果,就必須效果來說,最為新聞欄目所播出的事件必須具有新聞性,也就是說,該事件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受到有關群體的關注。顧名思義,新聞事件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相對較少的事件,并且當其發生的時候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如果一個新聞事件連必須的效果都沒有達到,那么就夠不成新聞事件。[7]其次,新聞事件還應該具有一定的期待效果,每個新聞事件由于所產生的原因以及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各有不同,所以,其期待效果也有很大不同。期待效果通常是指當新聞播出之后會帶來怎樣的反響,在群眾當中的反響越強烈,證明其起到的效果越理想。從新聞效果的類型來看,新聞傳播的效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即普遍認知效果和觀念效果,普遍認知效果是指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環境里面,對世界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網絡以及電視。因此,電視新聞在進行報道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對外界的認知,也可以認為新聞媒體的報道在某種程度上控制著我們對外界的認知。觀念效果通是指在新聞播出的時候,應該發揮其輿論導向作用,新聞媒體也應該給出自己較為客觀的立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以正視聽的效果。[8]
(二)新聞客觀的引導力
傳統的新聞觀念認為媒體在對新聞進行播報的時候應該秉持客觀性原則,重點強調新聞的客觀準確,但從性質上對其進行劃分,無論是是正面新聞還是負面新聞都是客觀準確的新聞,媒體有對其進行播出的義務,從而滿足觀眾的知情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如何加強電視新聞編輯的質量意識進行了探討及分析,并給出了筆者的看法,希望對我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展開起到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黃荷.淺談如何加強電視新聞編輯的質量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4,21(13):88,119.
[2]崔勇.廣播電視編輯加強新聞輿論引導的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8,5(3):119-120.
[3]王瑞玲.加強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幾點思考[J].活力,2016,25(4):68.
[4]劉濤.加強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幾點思考[J].活力,2014,35(18):134.
[5]廖麗.多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思路探究[J].科技傳播,2018,8(7):15-16.
[6]張志毅.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應具備的素質與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19(22):182.
[7]楊建設.淺談新時期地方電視臺如何加強電視新聞編輯[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7):7,22.
[8]齊雪皎.淺議如何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7,14(18):139.
作者簡介:韓淑妍(1975-),漢族,本科,中級編輯,海拉爾區新聞中心,研究方向:電視新聞方面的編輯制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