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化和全球化沖擊,民間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面對的既是危機,也是機遇。濰坊民間手工藝資源豐富,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是,要在當前極具競爭力的市場環境下實現自我突破,煥發新的時代生命力,就必須在產品創意研發、區域品牌建設、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和政府規范五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關鍵詞】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發展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是濰坊勞動人民在社會生活中,以民間審美為視角,在滿足自身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這種藝術產品帶有明顯的鄉土氣息和質樸的藝術內涵,它是濰坊地區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更完整地保留濰坊地區傳統文化中民俗、倫理等元素,同時對豐富現代濰坊人民物質精神生活起到積極作用。民間手工藝品由于內外因素陷入發展困境,如何讓濰坊民間手工藝品更好地發揮它的現代價值,是亟待我們思考解決的問題。
一、濰坊民間手工藝品內涵特征及其重要價值
(一)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的內涵特征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豐富,根據調查統計,其存量超過10個種類,涵蓋了畫、刺繡、雕刻、泥塑、漆器等多個領域,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內涵特征。首先,濰坊地域特色濃重。濰坊地處山東東部,山東半島中部,其手工藝品創作受到當地文化的深刻熏陶,更強調農耕文化,有著濃郁的山東泥土風情,而且在不同種類的手工藝品藝術內涵中與山東其他地區的藝術特色存在較強的差異性。其次,濰坊民間手工藝品集時代性、知識性和教育性于一身,它不僅呈現出歷史文化內涵,而且在發展和傳承過程中融入了現代內涵,使得其作品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在濰坊文化背景下創作的手工藝品充滿了豐富的地方文化意蘊,包含著濰坊地區人民改造自然過程中的智慧,有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屬性,豐富的知識性和時代發展等特征,使得濰坊民間手工藝品有著積極的教育屬性。[1]最后,濰坊民間手工藝品呈現出發展與消失并存的發展特征。隨著市場化發展,民間手工藝遭受極大沖擊,導致許多受眾群體的流失,直接導致手工藝品市場急速萎縮。同時,在政府和相關人士的努力下,部分濰坊手工藝品在時代背景下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二)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的重要價值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有著豐富的人文和歷史文化價值,是承載濰坊人民勞動創作與歷史發展的重要載體,有著豐富的地區文化、藝術、歷史等內涵。它有著豐富的藝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審美與實用的有機統一,濰坊人民在進行實用工具創造的同時進行一定的修飾,以表達情感和愿望等思想,在長期藝術創作和工具創造的過程中,人們的審美認知得到提升,并開始走向追求藝術之美的道路。而且在審美情趣方面,人們在手工藝品創作中融入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和濰坊地方文化特色,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美學意蘊引導人們走向真正“美”的追求,凈化了人們的心理,陶冶了群眾的情操,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此外,濰坊民間手工藝品還有著豐富的產業價值,隨著市場化發展,由于濰坊民間傳統手工藝品種類多、水平高等特點,其豐富的文化藝術價值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推動民間手工藝品走向產業化發展,對完善和豐富文化市場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發展現狀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緊貼民眾日常生活,迎合了社會大眾的精神和物質需求,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由于濰坊民間手工藝品資源豐富,相關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有些民間手工藝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如濰坊的風箏、核雕、漆器、年畫等成為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但是,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的發展還存在諸多不利因素,成為其產業化發展的掣肘。
(一)缺乏品牌意識與創新意識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更多遵循傳統藝術,加入現代文化內涵較少,出現產品單一、低端化的情況,缺乏文化創意和時代創新,產品結構單一,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方位需求。而且多數手工藝人缺乏品牌意識,依舊停留在建立個人知名度基礎上的產品認知,沒有延伸形成良好的手工藝品牌,[2]無法構建以產品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缺乏品牌意識與創新意識,使得濰坊地區許多手工藝品的產品在全球化、市場化的沖擊下競爭力下降,市場逐漸萎縮。
(二)單一化與傳統市場營銷思維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行業缺乏現代化市場營銷理念引領,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營銷計劃和完善的營銷策略,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銷售模式,營銷方式相對單一,模式分立,無法形成合力,而且,由于市場規范性差,濰坊當地手工藝市場出現各自為戰,甚至惡性競爭的情況,對整個手工藝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三)缺乏民間手工藝專業型人才
行業人才是保證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濰坊民間手工藝隨著時代發展,許多年輕人已經不再感興趣,還由于認知度和推廣宣傳力度小,直接導致民間手工藝品人才的嚴重缺失。在濰坊當地,許多手工藝傳承出現斷代危機,傳統技藝傳人年事已高,沒有技藝傳承人,或者繼承人老齡化已經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此外,從事民間手工藝相關行業的人才極度匱乏,相關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行業發展緩慢,缺乏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
(四)政府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雖然當地政府已經開始重視民間藝術的保護與開發,但由于濰坊地區的民間藝術種類多,政府投入的精力有限,出現政策法規不完善,使得在技藝傳承、產品保護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缺乏有效依據,無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手工藝品行業的規范管理。由于資金不足、保護力度不強等問題,導致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缺乏有效保護手段,對民間文化藝術宣傳力度不足,難以在社會大眾群體中建立傳統手工藝品傳承和保護意識,這些都不利于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的保護和產業化發展。
三、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策略
(一)突出產品創意研發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要實現自我突破,就要重點突出產品的創意研發,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并且將不同的元素進行整合開發,將手工藝產品的創新形成動態的多元化創作過程,實現產品與現代消費理念的融合。此外,濰坊民間傳統藝人要積極尋求利用現代技術,將傳統制作技藝與現代技術進行融合,保持“原生態”與“高科技”的有機統一。總之,要將創新理念貫穿于整個手工藝品發展的全過程,以創意創新推動民間手工藝行業煥發新的生命力。
(二)加強區域品牌建設
區域品牌建設是濰坊民間手工藝做大做強的保證,只有完整的產品品牌和文化內涵才能實現產品產業化發展。濰坊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這就是濰坊的品牌形象,要積極構建不同種類手工藝品的區域品牌,發揮品牌效應,構建屬于自身的品牌體系,要在個人品牌效應的基礎上善于利用節慶活動、相關產業以及市場帶動,構建手工藝產品的文化品牌,依托產品創新創意,延伸手工藝品牌產業鏈,擴大品牌影響力。
(三)重視市場營銷
濰坊民間手工藝品要實現產業化發展就要重視市場營銷策略,首先要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理念,[3]社會大眾作為手工藝品的消費群體,要準確把握消費需求,重視消費群體中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通過創新創意研發差異化新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其次要做好營銷宣傳工作,以產品定位找準市場和人群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廣告宣傳,通過多元化宣傳方式,積極參與政府提供的產品推介會,以及旅游活動等,提高民間手工藝品在大眾群體中的認知度。
(四)強化人才培育
專業人才是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發展的關鍵因素。政府和行業協會要精準定位民間手工技藝傳承人,并從經費和政策方面給予保證,協同技藝傳承人將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并且通過與地方高校進行合作,將技藝與高校課程進行融合,讓民間手工技藝進入高校課堂,通過多渠道挖掘專業技藝人才,培養手工技藝接班人。與此同時,要加大力度培養手工技藝相關專業的高素質人才,為濰坊民間手工藝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五)完善政府規劃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濰坊民間手工藝,政府有必要成為其中的重要主體,要積極發揮政府作用,開展合理規劃,統籌濰坊民間手工藝發展全局,設立專門管理民間藝術行業的機構,[4]為手工藝行業的發展明確發展方向。政府要通過構建和完善行業法律法規,在濰坊區域內創造良好的民間手工藝產業發展環境,同時,以政策性手段對不同手工藝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和開發,以激勵政策和資本支持給予民間手工藝產業體系和品牌建設指導,推動濰坊民間手工藝品行業實現可持續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秦璇.從藝術資源到產業品牌:民間藝術的傳承創新[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40.
[2]張文同,夏欣,張蕾.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發展研究—以山東省濰坊地區為例[J].商業經濟,2015(11):99.
[3]劉昂.山東省民間藝術產業開發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130.
[4]李賢.淺析中國民間藝術產業生態現狀[J].美與時代(上),2013(5):36.
作者簡介:路琳(1979-),女,漢族,山東省濟南市人,碩士,副高職稱,研究方向: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