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章宗對女真文化的復興政策大致分為科舉、學校和騎射三個方面:科舉方面就是女直策論進士;學校方面就是興建大量女直學校;騎射方面就是通過狩獵和科舉加試弓箭的方式復興女真文化,維護女真尚武傳統。章宗并非反對漢化,而是因為看到了金朝的腐化之風,戰斗力下降的狀況。因此,章宗基于國防角度的考慮,采取了一系列復興女真文化傳統的措施。
【關鍵詞】女真文化;科舉;學校;騎射
【中圖分類號】K246.4 【文獻標識碼】A
一、女真策論進士
自世宗大定年間設女真學,“以女真大小字譯經書頒行之,后擇猛安謀克良家子弟為學生”,用女真文字翻譯漢文典籍經書,以此選拔女真人入仕,告誡女真人勿忘國語國俗,后又以策詩取士,并設女直國子學,諸路又設府學22所,每謀克取二人,每三日寫一道策論,金章宗沿襲了這一制度。明昌元年,由于漢人人數眾多,女真人人數較少,在科舉考試錄取人數總量上,女真人并不占優勢,而且海陵王以后,女真人漢化的速度又很快,金世宗曾說:“汝輩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不知女真純實之風,至于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闭伦谘永m了世宗的政策,因此章宗下令猛安謀克戶“是止許女真進士毋令試漢進士也”“欲國人兼知文武,令猛安謀克舉進士,是以策論及射,以定其科甲高下”。“明昌元年,猛安謀克愿試進士者擬依余人例,不可令直赴御試。上曰:‘是止許女真進士毋令試漢進士也。又定制,余官第五品散階,令直赴會試,官職俱至五品,令直赴御試?!迸孢M士的考試程序基本依照漢進士,也分鄉試、府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并分上中下三甲,三年一考。第一日試策和詩,第二日試論,明昌元年,增設北京西京益都府三處女真人聚居的考點。
金章宗為復興女真文化,延緩女真漢化的速度,只得實行某種程度上的民族保護政策,優待女真人,以延緩女真族漢化的速度。承安二年罷河南陜西女真學,其余未作改動。章宗此舉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延緩了女真人忘記國語國俗的全面漢化;另一方面可以為金朝的官僚機構吸納大量的人才,希望女真人文武雙全,頗有一舉兩得之意,也是章宗在維護女真傳統上最后的掙扎。為了使女真人不丟掉尚武的傳統精神文化,承安三年又規定:“女真人以年四十五歲以下,試進士舉,于府試前十日前,委佐貳官善射者試射?!痹鲈囼T射項目。為了保證國家有充足的兵員,針對女真人大量棄武習文的狀況,規定女真人限丁學習?!俺邪捕辏凡哒撨M士限丁習學。遂定制,內外官員、諸局分承應人、武衛軍、若猛安謀克女真及諸色人,戶止一丁者不許應試,兩丁者許一人,四丁二人,六丁以上止許三人。三次終場,不在驗丁之限”。
同時,女真進士的升遷速度快于其他出身和其他民族的官員,比如世宗十三年女真進士出身的徒單鎰在章宗明昌元年的短短十七年時間就升到參知政事的高位;另一位女真進士出身的蒙古綱也是短短十七年就升任參知政事,大力提拔女真人中的俊杰擔任要職,章宗以此阻止女真人去考漢進士的潮流。
二、女真學,女真譯使和女真學各級學校
譯史,省女真譯史。世宗大定年間,“制以見任從七、從八人內,勾六十歲以上者相視用之”。選擇懂得女真語的高齡老人充任。章宗時期有了新規定:“明昌三年,取見役契丹譯史內女真、契丹字熟閑者,無則以前省契丹譯史出職官及國史院女真書寫,見任七品、八品、九品官充?!庇放_譯史。明昌三年,“截罷見役吏人,用三品職事官子弟試中者、及終場舉人本臺試補者,若不足,于密院六部見役品官、及契丹品官子孫兄弟選充?!闭伦谕瑫r大力推行女真語言文字學,明昌二年,為確保女真文字推行順利,廢除契丹文字。明昌五年,章宗下詔對創制女真文字的完顏希尹和葉魯二人加以封贈,依照倉頡廟建造。為了督促女真貴族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承安二年,“親王宣敕始用女直字”,以國家政令的形式確保女真文字的推行和使用。章宗以授官的方式大量挖掘通曉本族語言文字的女真人,從而吸引女真人學習本民族的文化,達到復興女真文化的目的。同時,通過大規模地追封女真文字創立者,將其創立文字之功與倉頡比肩,以此提升女真文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提醒女真人勿忘國語,以此挽救正在衰落的女真文化。
女真進士令史。吸納大量精通女真語和漢語的文人充任譯史和令史,世宗時“二十七年格,一考注正七品,兩考注正六品。二十八年,敕樞密院等處轉省者,并用進士?!闭伦诿鞑旮臑椤半分寥颊吲c漢人兩考者同除。明昌三年,罷契丹令史,其闕內增女真令史五人。五年,以與進士令史辛苦既同,資考難異,遂定與漢進士一考與從六品,兩考與從五品”。章宗在世宗的基礎上減少女真進士令史的資考年限,并提高授職的等級,使女真進士令史更容易升遷,以迅速升官的待遇吸引諸多女真人學習并傳承本民族的文化。
女真學校分為女真節鎮學、女真府學、女真州學、女真防御州學、諸路女真學、女真國子學。女真各級學校始設于世宗時期,“自大定四年,以女真大小字譯經書頒行之。后擇猛安謀克內良家子弟為學生,諸路至三千人?!闭伦跁r期對此進行發展,女真學仍基本保持20處的規模。章宗繼承世宗的政策,仍在諸路保留各級女真學校,招收大量的女真學生,以求保持女真傳統國俗。
三、維護女真人騎射尚武傳統
延續女真春水秋山,習騎射的傳統。設立提刑司,專管猛安謀克,章宗禁止用網捕獵,提拔女真進士中騎射中選者,錄取功臣子孫善射者,以求保持尚武傳統?!敖褂镁W、群雕獵捕野獸、飛禽,唯恐女真人不習騎射:擢升女真進士騎射中選者…以一切手段維持女真人的尚武傳統?!迸嫒舜核锷降挠潍C活動是承襲于遼,章宗共有十四次春水之行,十次秋山之行。除春水秋山以外,章宗還經常進行狩獵。一方面是他本人對狩獵的狂熱;另一方面也是章宗竭力維護女真騎射傳統的表現之一。
自金朝滅亡北宋,入主中原以來,女真貴族大多沾染奢靡之風,驕奢淫逸,尚武之風漸弱。作為入主中原的非漢族,女真人為求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向漢族學習治理經驗和儒家文化這一做法是正確的,但隨著入主中原的時間漸長,大量女真人從白山黑水之地遷入中原,導致其生活方式從漁獵變為農耕。整個女真群體迅速漢化,女真人整體趨于文弱,極大地削弱了女真人的戰斗力和尚武精神。尤其在金章宗時期,金朝的經濟文化達到極盛,整個金國的統治階層充斥著驕奢淫逸之風。金章宗中后期,北方的蒙古諸部蠢蠢欲動,章宗死后不久,金朝就受到蒙古的進攻,國力迅速衰退,一蹶不振,金章宗死后短短26年,金即為蒙古所滅。若非女真族的尚武之風大幅度減弱,金也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滅亡。章宗并不反對漢化,而且他本人的漢化程度還相當高,之所以采取種種復興女真文化的措施,是因為看到了金國奢靡之風的日益增長和尚武傳統的逐漸衰落,而北方的蒙古諸部日益強大,給金朝的北方邊防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心知長此以往會造成國防危機。故而想重拾女真尚武傳統,守衛邊疆,保家衛國,制定出復興女真傳統的政策。
參考文獻:
[1]元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李桂芝.遼金簡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關璐瑩(199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哈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學生,碩士研究生,從事宋遼金元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