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汐
【摘要】氣息,意為呼吸時進出的氣,是人的“生命線”。本文所強調的是舞蹈中的氣息運用,即隨著舞蹈的韻律和情感有意識、主動地進行呼吸。實踐證明,氣息與舞蹈韻律、節奏、情感等有著密切聯系。本文以安徽花鼓燈作品《說蘭花》為例,通過自身表演體悟,詮釋氣息運用不僅能有效地幫助舞者處理動作節奏、動作幅度,更有助于舞者表達舞蹈情感和舞蹈內涵。可以說,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氣息運用是構成舞蹈作品“生命線”的重要因素,是推進中國民族民間舞事業深入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關鍵詞】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氣息運用;情感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氣息是人的“生命線”,也是舞蹈的原動力,無論是中國民族民間舞還是中國古典舞,無論是芭蕾舞還是現代舞,氣息的運用在舞蹈中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不僅是外在肢體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內在情感的抒發以及韻味、律動的展現,而這些正是通過氣息來貫穿的。本文以“氣息”為切入點,嘗試從人體本身、民族文化、身體文化的角度進行思考,以切身的感受提煉、總結表演經驗,探尋氣息在中國民族民間舞作品中的運用,以期為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學科的建設起到推動性的作用。
一、生活中的氣息與舞蹈中的氣息
(一)“氣息”的含義
氣息是人呼吸時進出的氣,能夠帶動人體心臟跳動,它以呼吸為載體,是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舞蹈中的氣息是指舞者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對自然呼吸進行控制及處理,使其與舞蹈動作、節奏、情感形成完美結合與統一。在舞蹈中,吸氣時動作情感多為向上、提、起,有剛強之意;呼氣時多為向下、落、沉,有柔弱之意。
(二)“氣息”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不同的呼吸狀態能夠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高興時氣息是急促的,安靜時氣息則是舒緩的。可見,氣息運用與感情表達息息相關。“我國唐代《樂府雜錄》有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意為善于歌唱的人首先要調整好他的氣息。”氣息對肢體動作的影響也同樣重要。我國著名舞蹈家吳曉邦就曾把“氣”歸結為舞蹈藝術的三元素之一。在舞蹈中,良好地控制、運用氣息,有利于保持舞者內環境的基本恒定,更有利于提高訓練效果和充分發揮舞者的機體能力,以創造出最美的舞臺形象與舞蹈情感。
(三)舞蹈中“氣息”的運用
舞蹈藝術非常重視氣息的運用,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萊姆認為,現代舞始于呼吸這一生命本身的開端;中國古典舞把氣息作為完成各種動作的原始推動力;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而言,氣息運用則是把握各民族舞蹈風格特點的重要途徑,是抒發各民族舞蹈情感的重要手段,是演繹各民族舞蹈精神的重要方式。
二、《說蘭花》作品分析
(一)從創作的角度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舞作品《說蘭花》是以安徽花鼓燈為創作素材,獲第九屆“桃李杯”中國民族民間舞創作二等獎。作品以“情”貫穿,用“彎”表達,表現了安徽女性堅韌質樸、含蓄細膩的性格。作品創作基于安徽歷史文化基礎之上,對中國民族民間舞進行繼承與發展。
1.繼承性
作品《說蘭花》以安徽歷史文化和安徽花鼓燈舞蹈風格特點為創作核心。一是在塑造人物形態上,編導緊緊抓住安徽花鼓燈女性典型的“三道彎”動作形態;二是在人物造型設計上,編導傳承了蘭花頭戴繡球兩條飄帶隨風飄舞的鮮艷裊娜的人物形象;三是在作品音樂選擇上,編導遵循安徽花鼓燈典型的“鑼鼓節奏”,每個動作都與相應的鑼鼓節奏相扣;四是在舞蹈風格特點上,編導始終把握“溜得起、剎得住”“流動中的擰傾”“急如風、停要陡”“鑼鼓點子跟腳走”等安徽花鼓燈舞蹈風格特點。
2.創新性
“創新”是中國民族民間舞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滿足當下人們文化生活的客觀要求。在作品《說蘭花》中,為塑造蘭花形象,傳達蘭花情,編導在把握傳統舞蹈風格的基礎上,對動作力度、幅度、節奏等方面進行創新與突破,其動作語言具有很強時代感。
(二)從人物的角度分析
1.蘭花的形象
“說蘭花、唱蘭花,頭戴繡球身穿花,扇子一擺鳳展翅,手巾飄飄像蘭花。”作品以“說”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將“蘭花”的形象呈現在觀眾眼前。“蘭花”是安徽花鼓燈中女性的形象,S型“三道彎”體態是蘭花的典型特征,她扮相俏麗動人,頭戴繡球,兩邊綴著長飄帶,右手持扇、左手拿巾,腳踩“寸子”,是安徽花鼓燈中小花場演出的核心人物。淮河兩岸的人們既有北方人的質樸、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細膩、俊俏,因此,蘭花的性格既粗獷而又含蓄。
2.蘭花的動作特點
(1)“溜得起、剎得住”。蘭花在做碎步、野雞溜、單雙拐彎等流動性動作時,腳下碎步要快如一陣疾風,剎住亮相時如急剎車一般,動作快并穩。
(2)“流動中的傾擰”。蘭花因腳踩寸子,重心在前半腳掌上,腳下沒有靜止站立的時間,因此,在流動動作中身體始終呈“傾擰”狀態。
(3)“腳下艮住勁兒”。蘭花的腳下步伐由于腳落地時腳掌先著地,要求小腿和腳部要有力量,同時集中發力并快速起步。
三、“氣息”在作品《說蘭花》中的運用
筆者通過對作品《說蘭花》的表演實踐,將安徽花鼓燈的風格特點和代表性動作配以不同的氣息方式,對《說蘭花》作品中的氣息運用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分析研究。
(一)“以氣帶力”,塑造蘭花形象
“以氣帶力”,即以氣息帶動身體的動作及力量,動作的力度與呼吸的輕重緩急相結合。下面筆者結合作品《說蘭花》中的典型動作具體說明。
1.以“快吸氣、慢吐氣”配合“三道彎”
作品《說蘭花》中的典型形態即“三道彎”,蘭花無論是靜態造型,還是動態流動,始終以“彎”貫穿。舞者應如何把握“三道彎”?筆者認為,以“快吸氣、慢吐氣”的呼吸方式帶動身體的律動,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三道彎”形態。例如,作品開場蘭花漫步而出,表現其含蓄與優雅,凸顯“三道彎”形態。“快吸氣”配合快速上步,強調“形止意不止”,隨著舞者氣息慢慢地吐出,身體形態隨之成“彎”,以氣帶力,在反復動作中形成“彎”的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