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是社會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部管理效果直接影響著社會公共服務質量。會計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內部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會計制度的構建,進而逐漸強化控制效果。本文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意義出發,結合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內控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內部控制是單位內部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和自我修正的內在管理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作為各項工作的核心調度環節,其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首先,有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不僅是單位發展的依據,更是政府制定宏觀政策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在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因此,通過嚴格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地保證會計工作的實效性;其次,規范單位內部的管理行為,傳統會計工作能夠通過記錄、核算等職能實現對內部工作的監督與管理,而在新形勢下會計工作增加了管理的職能,其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能夠提供全面的經濟活動信息,從而提升了單位管理者對各部門工作的了解,進而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規范。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會計內控意識薄弱。思想意識是實踐工作的前提和指導,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從管理層到基層會計人員對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使得其在實踐中受到制約。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會計控制意識薄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其一,管理層的忽視,影響了對整個會計內部控制氛圍的構建。一些管理者將會計內控制度的建立等同于會計規章制度的制定,而缺乏對內控理念的深入研究,形式化的建設措施使得內控成為一句空談、一紙空文;還有一些管理者將會計控制工作局限在財務部門,忽視了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造成了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會計信息溝通不順暢;其二,會計人員管理責任意識不強,多數會計人員將會計工作停留在傳統階段,缺乏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在工作中存在懈怠情緒,缺乏對市場經濟發展動態的敏感性,增加了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
(2)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效果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開展中,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國家相關的會計規范在實際執行中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嚴重影響了制度建設效果。例如,在一些單位內部,會計工作缺乏系統性,使得經濟活動無據可依、無章可循,嚴重影響了會計工作的嚴謹性;一些單位雖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在執行中教條、僵化,缺乏對實際情況的分析研究,嚴重影響了制度的可行性。
(3)預算管理不到位。預算是現代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全過程預算管理是單位內部控制的具體體現。但是在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管理制度的建設形同虛設,不僅在內容上缺乏針對性,在執行中也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嚴重削弱了預算管理的權威性。例如,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相關人員片面地參考上一年度的預算內容,并做出機械性調整,使得新的預算項目難以體現單位發展的整體規劃;在預算執行中,缺乏專門的機構,對預算執行效果缺乏監督與評價,這使得預算中的偏差在下一年度中得以延續,從而影響了整體的內部控制效果。
(4)缺乏有效的會計監督。會計工作的控制效果應該得到專業的評估與監督。但是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由于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內部監督或者出現制度空白,或者受到內部利益牽制,失去了獨立性,甚至使得會計工作成為某些部門謀取利益的工具,而這不僅削弱了單位的內部控制效果,也影響了國有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對策
(1)轉變內控理念,提高對會計控制的認識。實踐創新需要完善的理論體系的支持,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中,從管理者到基層的財會人員應該積極轉變、革新理念,提高對會計內部控制的認識,以推動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在轉變控制理念的過程中,首先,管理層應該凸顯自身的示范帶頭作用,率先垂范,深入研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相關規范,提高理論素養,并在工作中做出具體有效的指導,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加強財務部門信息中轉的核心功能,同時推動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構建,將制度真正落到實處,體現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規范化;其次,基層的財務管理人員也應該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根據信息時代的現實,對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出新的要求,提升會計電算化水平,加強信息意識,同時強化自身的職業責任感,從提高單位內部控制的角度不斷完善會計工作。
(2)健全會計控制體系,加強內部管理。(轉14頁)(接63頁)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會計控制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財務規范,制定嚴格的制度,以奠定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礎。針對目前制度建設不完善、體系構建不嚴謹的問題,管理者應該從會計工作的實際作用入手,一方面根據相關規范進行嚴格的職務分離,將會計工作環節做好分工,避免兼職、職務重疊等行為,提高內部管理的牽制效果;另一方面對內部重大項目的落實要制定嚴格的審批、核查制度,加強各環節的監督與控制。
(3)完善預算管理,提高預算執行效果。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會計控制的過程中,應該切實建立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結合全過程預算理念,將單位工作的各個環節納入預算,用預算約束各部門工作人員行為,提高單位內部資源配置效率。在預算管理中,單位內部首先要挑選專門的預算編制人員,深入調查,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現實,提出相應的預算管理方案,并做到對單位工作細致入微的管理;其次,保證預算制定效果,對隨意更改預算的行為進行嚴格控制,提高預算的權威性;最后,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評估,分析預算管理中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預算制定提供依據。
(4)重視會計監督,完善內控評價體系。監督是內部控制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會計控制的過程中,應該利用健全的監督機制,提高會計工作效果。在實踐中,一方面加強內部監督制度的建立,結合相關法律規范建立獨立的監督機制,保證會計監督、評價工作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發揮外部監督的效力,利用財政、審計部門的權威性,對會計工作進行控制,以提高單位優化會計工作的自覺性。
三、結語
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結合自身的職責,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優化。而會計作為內部控制的核心環節,其在實踐中應該得到進一步規范。在內控制度建設中,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應該從理念上進行轉變,對會計工作進行重新定位;其次,要注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為會計工作的信息化奠定基礎,并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再次,做好預算管理,將單位內部的各項工作納入到預算中來;最后,加強會計監督與監督評價,確保會計控制措施的順利實施,進而履行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公共服務中的職責。
參考文獻
1.湯珂.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經貿實踐,2016(13).
2.陳遠前.行政事業單位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對策的研究.財會學習,2016(12).(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