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艦艇
摘要:近年來隨著“三農”及惠民政策的實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問題備受重視。作為我國政府體系的基層組織,鄉鎮的財政資金監管對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時發現賬務混亂問題、抑制貪污腐敗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當前工作實踐來看,財政資金監管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改進。因此,今后基層鄉鎮應當積極健全財政資金監管制度,明確財政資金監管范圍,完善財政資金監管的信息公開,打造高素質的財政資金監管隊伍。
關鍵詞:鄉鎮;財政;資金;監管
鄉鎮財政工作關系當地經濟建設與發展,尤其是在我國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今天,廣大鄉鎮地區的財政資金使用更要保持審慎的態度,加強資金監管尤為重要。因此,新時期鄉鎮政府應當認真審視工作中的問題,進而制定嚴格的財政資金監管舉措,確保國家民生政策的貫徹落實,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
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貫徹“三農”政策以及農村惠民政策,因而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對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及時發現財務混亂問題、抑制貪污腐敗行為具有重要意義,基層鄉鎮必須對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
第一,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我國“三農”政策的提出旨在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繁榮農村經濟,財政也因此不斷加大“三農”投入。所以鄉鎮對于財政資金的使用必須保持審慎的態度,加強資金監管才能使有限的資金用于鄉鎮最急需的建設領域,確保廣大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第二,及時發現賬務混亂問題。新時期鄉鎮各項財政支出較為復雜,會計賬務記錄容易出現混亂,尤其是伴隨“三農”資金投入力度的加大,為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到位,準確記錄資金使用流向,就必須通過嚴格的財政資金監管,杜絕各種違規違紀問題,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第三,抑制貪污腐敗行為。按照現有法律的約束,鄉鎮一級財政部門不能超越權限從事財政監督,而縣級的財政監管力量又相對薄弱。各級下發的“三農”資金涉及多個部門,不僅資金分散,還有可能導致多頭管理,出現資金截留、占用等問題,所以財政資金監管也是抑制貪污腐敗行為的需求所在。
二、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工作實踐來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財政資監管制度不完善、財政資金監管范圍有限、監管信息不透明、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
第一,財政監管制度不完善。財政資金監管制度是工作開展的依據和保障,但是鄉鎮現有監管制度在預算、執行、評價等方面并不完善。預算管理不科學,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不規范,極易造成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下降。而監管工作的執行缺少詳細的責任機制約束,也會流于形式。此外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成果未能得到及時反饋和評價,難以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第二,財政資金監管范圍有限。鄉鎮財政資金不僅來源廣泛,而且使用和分配過程比較復雜,現有財政資金監管的范圍和內容并不明確,監管范圍有限,因而導致監管職能的發揮不足。鄉鎮本身在我國行政級別中的位置低,資金監管工作中難免會存在盲區。例如,惠農補貼資金就是財政資金監管的一個盲區,其中牽涉的部門很多,涉及不同的管理階段,管理較為困難。
第三,財政資金監管信息不透明。財政資金劃的劃撥及使用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而現有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鄉鎮群眾對資金使用情況并不完全清楚,例如,從惠民政策提出到具體的資金劃撥,還需要經過逐級落實,本身就會造成政策公布與資金補貼之間存在時間差。而財政資金監管的結果也沒有實現有效的信息公開,或是信息披露明顯滯后于資金使用,很多群眾關心的問題仍未解決。
第四,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我國廣大鄉鎮地區經濟基礎薄弱,鄉鎮從事財政工作的人員往往缺乏專業學歷基礎,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對于資金監管的知識了解有限,自身對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執行也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從而影響財政監管職能的發揮。而且現有崗位設置并不合理,人員存在崗位職責上的交叉,權責界定不清,導致監管工作落實不到位。
三、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舉措
針對當前工作中的問題,新時期基層鄉鎮應當積極健全財政資金監管制度,明確財政資金監管范圍,完善財政資金監管的信息公開,打造高素質的財政資金監管隊伍,從而為新農村各項建設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一,健全財政資金監管制度。鄉鎮政府應當增強財政資金監管意識,規范鄉鎮財政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根據國家“三農政策”、惠民政策的導向,科學分配預算資金。同時政府應制定財政資金監管的科學流程,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人,確保鄉鎮財政人員能夠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工作,防止資金監管流于形式。而且鄉鎮政府要針對財政資金發放、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的績效考評,根據考評結果對相關部門給予獎勵或處罰,充分保證財政資金監管制度的嚴肅性。
第二,明確財政資金監管范圍。鄉鎮財政資金監督的內容較多,為避免監督工作中出現盲區,給財政資金的使用帶來隱患,政府應進一步細化各項財政資金監督工作,對財政資金流動和使用的各個環節明確相對應的監督內容。同時政府還應借助信息平臺,將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到財政監管工作當中,促進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財政資金監管的每個環節更加透明。
第三,完善財政資金監管信息公開。鄉鎮政府部門應當建立系統的信息公開渠道,在財政資金使用前應向上級部門報備,并將資金使用規模及方向通過信息公開渠道,及時傳遞給基層群眾,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對于群眾提出的疑問,政府要耐心給予解答。隨著財政資金的使用和劃撥,政府也應按時披露資金使用細節。對于財政資金監管的結果,政府應給予詳細的信息披露,從而對財政人員形成紀律約束。
第四,打造高素質的財政監管隊伍。新時期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人才選拔與任用制度,根據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實際需求,科學劃分崗位,吸納具備高度責任感、專業學歷基礎、豐富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實現崗位與人員的合理匹配,并加強對財政人員的業務培訓與績效考評,全面提升鄉鎮財政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鄉鎮是我國政府體系的基層組織,也是財政管理體制的基礎環節,其財政資金監管是落實“三農”及惠民政策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財政資金必須投入到鄉鎮最急需的領域,因而資金監管也是對廣大群眾負責的體現。這就要求鄉鎮政府能夠充分認識到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性,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制定積極的改進措施,提高財政資金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