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新
摘 要:在新醫改深入推進的過程中,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也暴露出來一系列問題。由于新醫改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醫院內部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和健全,給新醫改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有效提高醫院財務工作水平,確保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醫院必須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工作,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醫改;財務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創新
一、引言
我國醫療衛生行業近年來發展較快,但是也存在著較多問題。城市和鄉鎮的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其中鄉鎮醫療衛生系統的潛在問題較大,由于醫療制度不健全和醫院管理體制不成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鄉鎮普遍存在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由于一些地區的經濟并不發達,地方政府無法對本地醫療衛生事業給予足夠的經濟支持,同時也導致醫院相關管理工作水平難以提升。為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促進衛生服務水平提升,我國近年來公布了多項關于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這就是新醫改。新醫改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通過對醫療衛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整頓,不斷推進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解決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并建立起全新的醫療衛生保障系統。在新醫改工作中,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一直備受關注。現階段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著較多不足,這些問題應當及時分析并解決,避免其影響醫院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和財務內控機制可以為醫院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對醫院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也可以幫助醫院應對新醫改過程中的各種挑戰。
財務內部控制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醫改工作的推進,財務管理改革也至關重要,其中財務內控管理更是舉足輕重。但是當前,財務內控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對此醫院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二、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
1.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
現階段,很多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比如物資采購和資金管理工作缺乏相應的標準和制度。由于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各部門在工作過程中無法協調一致,對財務管理和統計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由于長期以來醫院較為重視醫生的職業技能培訓,而對于財務管理和內控管理等缺乏足夠的重視,相關培訓也很少開展,這也導致了醫院工作人員對于財務管理工作較為生疏,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也參差不齊。同時,醫院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不應該只停留在對財務信息的評估和核算上,應該系統地對財務人員進行專業的、全面的、科學的財務管理培訓,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使財務管理人員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決策能力。
另外,我國部分醫院對于財務內部控制的認識較為狹隘,僅僅制定了規章制度,并未將財務內部控制與醫院其他業務有機結合,導致財務內控工作成效不大。隨著新醫改的推進,對于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和風險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強財務內控管理,才能充分滿足新醫改的各項要求。
2.財務監管意識不強
我國大多數醫院的主要收入為業務收入,財務流通性較大。醫院財務部門對財務流通的監管意識不足,對于資金分配和成本管控也不合理。現階段,我國很多醫院分析成本結構的方法較為單一,無法對資金進行合理分配,對成本進行合理管控。由于醫院對各項費用支出無法做到嚴格控制,這樣會大大增加醫院的額外支出,導致醫院經營壓力陡增,不利于醫院的健康發展和新醫改的順利推進。
由于財務部門對財務流通的監管意識不足,會導致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較大風險。比如,醫院由于缺乏充分論證而購買了一些不必要的固定資產,導致無法按期償還債務。因此,醫院應該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系統,將審批、監督、管理融為一體,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同時加強醫院資產管理,提高資產的利用率。
3.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
目前很多醫院的財務信息化程度較低,財務系統信息安全意識也較弱,可能導致黑客對醫院財務系統入侵,給醫院造成巨大損失,影響到醫院財務信息安全。部分財務人員的信息化應用水平較差,往往對高效的信息化技術無所適從,在新醫改過程中不能滿足財務信息化需求,大大降低了醫院的財務效率。
4.內部審計工作落實不到位
很多醫院雖然建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是由于受到編制限制,往往由財務人員兼任,無法配置專業的審計人員。由于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審計效果大打折扣,這對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也造成了阻礙。同時,審計監管工作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相關工作人員難以滿足要求,這也影響了審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影響了財務內控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新醫改下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完善措施
1.建立健全財務內控管理制度
醫院應建立健全財務內控管理制度,覆蓋全體人員和所有業務環節。同時根據業務特點和業務流程,合理設置崗位,安排人員,使各項業務工作既不互相干涉又可以互相監督。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降低醫院經營和資產流失的風險。另外,結合新醫改要求和醫院的實際情況,借鑒醫療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逐步完善本醫院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提升制度的科學性、可操作性,不斷提升醫院財務內控管理水平。
2.加強資金監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對于資金流通要制定相應的審批制度,合理利用各項資金,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完善醫院的收支管理系統,對各項資金流通進行記錄分析,確保每一筆資金都得到合理使用。另外,需要對資金使用進行風險評估,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規避。創建合理、有效、科學的財務分析和風險評估體系,對醫院運營情況進行合理分析評估,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經營效率,降低可能出現的風險。
3.提升財務內控工作人員素質
為了滿足新醫改的各項要求,醫院必須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財務內控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舉辦相關培訓活動,及時介紹國家相關政策、行業動態以及先進經驗做法,不斷提升財務內控人員的業務水平。制定科學的激勵機制,對財務內控工作開展較好的部門和個人予以獎勵,保證醫院財務內控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可以通過公開招聘,優先錄用具備內控管理經驗的財務工作者,不斷提升醫院財務內控管理水平。
4.加強信息化建設,注重信息安全
醫院應該對計算機安全性進行提升,加強網絡系統安全建設,充分保障醫院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加強對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應用培訓,增強信息安全意識。另外,還可以利用全新的信息技術來提升財務內控的效率,通過在信息系統里合理設置模塊、科學分配權限,將財務內控和其他業務深度融合,明確權責,落實責任。
5.落實管理責任,建立風險評估機制
醫院在推進新醫改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全新的、符合新醫改要求的管理體系。新醫改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醫院建設科學的、完善的、全面的、高效的管理體系。在財務內控工作中,要合理安排財務內控崗位,根據業務流程和內控要求合理劃分崗位權限;確立工作原則,建立工作明細,落實責任到人,劃清權責關系。
另外,在新醫改過程中識別和防范財務風險至關重要,醫院應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及時識別并防范風險,保障醫院平穩運營和健康發展。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一般由審計監督、多元化控制和重大經濟活動決策機制等組成。其中,審計監督是醫院管理層對各個部門的財務情況進行核查,避免資金違規使用,杜絕挪用資金等違法行為;多元化控制是醫院管理部門從多方面、多層次,采取多項措施對各部門的財務情況進行約束監督和獎懲的管理模式,能有效規范各部門的財務收支,并且杜絕違規操作;重大經濟活動決策機制是確保公正性、科學性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經驗決策過程中的高風險,保障決策的科學性,避免醫院因決策失誤而陷入困境。
四、結論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有利于降低醫院運營風險,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新醫改要求醫院完善管理體系,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規避各種風險,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和全面覆蓋。在醫院改革過程中,建立健全財務內控制度,并落實相關要求,有利于醫院合理配置資源,避免資金濫用或資產流失,不斷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加強對財務內控人員的培訓,優化財務內控工作環境,完善工作流程,落實相關責任,使財務內控工作更具系統性、科學性。另外,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有助于規范業務流程,明確部門責任,確保財務內控工作落實到位,不斷提升醫院的競爭力,推動醫療衛生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蔣麗娟.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財經界(學術版),2017(1).
2.王澤偉.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創新.管理觀察,2016(9).
3.陳鵬.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創新.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2).
4.田起順.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管理研究.知識經濟,2017(18).
5.劉佳.新醫改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創新思考.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6(1).
6.姜華芳.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創新研究.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