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勝陽
摘 要:預算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醫改的深入,政府補償力度有所增強,藥品實行零差價,降低醫療價格,藥品采購推行“兩票制”,分級診療試點范圍擴大等等,對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要求更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利于真實反映出醫院的財務狀況,完善醫院內部控制,提高醫院的運營能力和社會效益。本文通過分析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
一、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預算管理是利用預算對單位各部門、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醫院上年的經營狀態和未來的發展計劃、目標編制年度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醫院所有收支都要納入醫院預算統一管理,以便把經營管理的成果以數量化指標顯示出來,便于醫院管理層更清楚了解現狀,更好管理整個醫院。預算編制要客觀、全面、科學、及時、準確,這樣才能使全院職工團結協調一致發展。
二、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編制內容單一
公立醫院一般只編制財務預算,財務人員根據上年財務數據在國家規定的增長范圍內編制收入預算,再在收入預算的基礎上根據上年的支出數據編制支出預算,并沒有業務科室和其他相關科室的參與。例如當年醫院根據發展需求要購買大型醫療設備,而支出預算是根據上年的支出數據編制的,就根本無法體現出這項重要的業務情況。醫院實際經營狀況嚴重脫離預算軌跡,本該納入預算的關鍵業務沒有考慮到,使預算編制失去意義。
2.管理層對預算管理不重視
有些醫院管理層重視業務發展,著眼于醫院收入增長,忽視預算管理工作。一般由財務人員根據上年的財務數據編制預算,應對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使得預算流于形式。醫院支出缺乏規范流程管理,如業務處室要增加一臺新設備,就去辦相關手續購買,沒有經過相關調查研究購買的必要性和資金利用率,使得醫院資金利用效率低下。而財務部門管理也缺乏主動性。
3.預算編制存在風險
預算編制方法主要有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零基預算、概率預算等等。由于預算編制時間短,預算人員缺乏,醫院往往只選擇最簡單的編制方法,但只用一種方法編制會使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大打折扣,再加上醫院各科室之間缺乏溝通或相關的業務科室不參與預算編制,這就導致預算編制的質量低,預算編制結果不能得到全院職工認同,與醫院當年實際發生的收支匹配度低,沒有起到引導和監督作用。
4.預算執行不到位
目前很多醫院預算執行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強,醫院缺乏對預算執行剛性的監督機制。預算人員沒有及時將預算管理目標下達到各科室、各相關部門。在進行成本核算時,與目標管理不相匹配,脫離預算;對個人的績效考核也沒能參照管理目標進行考核,對各科室和個人沒有獎懲辦法,科室和個人缺乏主動配合、參照預算管理目標執行的動力,無法調動全院職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財務部門對費用支出的管理往往只是事后核算,只能在業務部門憑發票到財務處報銷時對票據進行審核。對收支的考核也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主動。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沒有合理、有效的控制、分析。預算事前無論證,事后無評價,造成預算執行困難,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完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建議
1.為預算管理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首先應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和認知。大力開展宣傳和培訓,發放資料,促使全院職工對預算管理深入了解。形成人人皆知、人人參與、全院覆蓋、全方位控制的預算運行機制。預算編制人員更應到各部門、各科室,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實際情況,為預算編制提供真實有用的資料。有了問題要及時解決,做好溝通爭取消除預算執行時職工的不滿情緒。醫院的預算目標與個人目標通過績效考核密切結合在一起,不僅能提高職工積極性和參與性,還能有效保證全面預算的實施更加順利通暢。
2.健全預算管理制度體系
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勢在必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預算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預算執行時有章可尋,有制度參照,井然有序。制度應涵蓋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整個過程。不能違背國家法律法規,要綜合考慮醫院實際發展情況,適應外在環境變化,做到內外兼顧。全面預算管理還要和績效考核相結合,不僅調動職工積極性還使預算執行高效快捷。醫院制定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必須與時俱進,隨著政府政策變化及時修正,切忌一成不變。同時設立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包括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責任部門、預算科室等。預算管理委員會處于核心地位,具有絕對的決策權。
3.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編制原則及方法
(1)公立醫院預算編制原則。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以患者為中心;始終以醫院發展目標作為總導向,對收入和支出的預算目標予以科學全面預算,對醫院內部的可用資源實行有效運用和配置;全面預算編制程序要公開透明,上至院長下至職工都要有知情權,調動全院職工積極參與;始終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堅決不能進行赤字預算編制;始終堅持勤儉節約原則,先重點后一般,區分輕重緩急,對支出預算進行科學合理編制等。
(2)公立醫院預算編制方法。隨著醫院環境不斷變化,本著謹慎的原則,預算要充分考慮近幾年醫院發展水平和國家政策。收入預算要考慮新增加的病種及數量、各科室新增添的收費服務項目和新開展的專業技術服務項目,以及上一年和預算年度比較特殊因素等;各科室工作量預算需要考慮科室性質、床位增減、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轉率、人員增減,并參考上一年及預算年度內特殊因素等。支出預算一般是依據收入預算為前提,“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以收定支,實現收支平衡。由于預算編制專業性比較強,應由財務人員會同各個熟悉業務部門醫療骨干人員充分溝通、協調完成。預算編制要科學、全面、合理,這樣預算執行才不會被職工抵觸。
4.公立醫院全面預算分析及考核
(1)公立醫院全面預算分析。全面預算分析在預算管理中非常重要,是對職能部門、各預算執行科室通過預算管理賬戶進行統計,分析預算完成情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并有效利用結構分析、差異分析、因素分析、多維分析法、趨勢分析等不同方法對預算目標數與預算執行數之間的差額、當期預算執行數與上年同期預算執行數之間的差額進行比較和分析。應該建立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這樣可以有效控制預算分析流程和方法,最終確保預算分析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2)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的考核。預算考核按照預算完成情況來評價預算執行者的業績,是動態考核,每期預算執行完成應及時進行考核。考核要行之有效,確保考核結果能夠及時執行到科室或個人。預算考核還應該體現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可以按月、季、年度進行考核。運用績效考核這種激勵方法不僅能調動全院職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還可以增強醫院的生命力,讓職工暢所欲言,發揮想象力使得全面預算考核更加深入。當然還要建立對應的約束機制,保障全面預算管理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四、結束語
現代社會醫療行業競爭激烈,公立醫院必須跟上當前形勢發展,借鑒企業方式管理醫院,改變醫院管理方式落后的現象。要創新公立醫院管理模式,有計劃、有規定、有約束。就當前的全面預算管理而言,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不斷改進、完善,使之越來越適應現代公立醫院發展趨勢,并在“新醫改”的大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不可輕視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燕汝.對公立醫院在新醫改環境下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價值的探討.中文科技,2015.
2.張鴛.公立醫院預算管理若干問題探討.中國經貿,2015(11).
3.于欣.加強公立醫院全面預算提升醫院成本管理的探討.醫藥衛生,2017(3).
4.安玲梅.淺談縣級公立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與控制.中國科技,2016(4).
5.李忱.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和實施預算管理問題的探討.財稅前沿,2015(4).